本技术涉及铝模板校直,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
背景技术:
1、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按模数设计,由专用设备挤压成型,可按照不同结构尺寸自由组合。铝模板的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2、虽然现有的铝合金模板在使用时虽然不易变形,但是在进行拆卸放置时,如果工人未按照要求进行拆卸或者暴力放置,铝合金模板的边角处容易发生形变。铝合金模板的边角处发生形变后,在下次进行使用,不仅仅两个模板之间难以连接,同时浇筑出来的混凝土还有瑕疵,可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故有待对比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铝合金模板的形变导致的不良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
2、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包括铝合金模板本体以及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任一侧边进行校直的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放置在加工台上,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进行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和所述校直机构传动连接;
4、当所述校直机构完成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的某一侧边的校直后,所述校直机构能够通过所述转向机构带动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转至所述校直机构正下方;
5、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传输至所述校直机构正下方的传输机构,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加工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侧边的正对方向进行周向纠偏的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侧边。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机构能够对铝合金模板本体进行传输,使铝合金模板本体先经过纠偏机构进行纠偏,再到达校直机构对铝模板的各个侧边进行校直。当完成某一侧边的校直后,校直机构的校直部分上升过程中,会通过转向机构带动铝合金模板本体转动一定角度,使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转动至校直机构的正下方,以便校直机构对铝合金模板本体进行校直,不需要人工对铝合金模板本体的侧边进行调整,缩短了校直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校直的效率。且下次使用时,两个铝合金模板本体之间的连接不会受到影响,浇筑出来的混凝土也不会产生因此而产生瑕疵,尽可能减少了对浇筑出的混凝土整体结构的影响。
7、可选的,所述校直机构包括安装柱、升降件、校直夹爪以及位置检测组件,所述安装柱安装于所述加工台上,所述升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柱上,且所述升降件的伸缩端垂直于所述加工台设置,所述校直夹爪设置于所述升降件的伸缩端上,所述校直夹爪能够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的侧边进行校直,所述位置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柱上,且能够对所述校直夹爪的升降高度进行检测。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机构的带动下,铝合金模板本体移动到校直夹爪正下方,此时控制升降件动作,使升降件带动校直夹爪下降,在校直夹爪下降的过程中,位置检测组件能够对校直夹爪的下降位置进行检测,使校直夹爪能够下降到合适的高度,此时校直夹爪对铝合金模板本体的某一个侧边进行夹持,以此来实现对铝合金模板本体侧边的校直。
9、可选的,所述升降件的伸缩端和所述校直夹爪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二者的连杆,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杆上的定位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柱侧壁上的位置传感器,所述定位块能够对所述位置传感器发射端发射出的信号进行接收,且所述定位块能够于升降过程中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的发射端正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校直夹爪的下降过程中,连杆上的定位块会下降,在定位块下降的过程中,会下降到与位置传感器正对的位置,此时位置传感器发射端发射的信号会被定位块接收到,此时即可控制升降件停止升降,使校直夹爪停留在合适的高度,以便对铝合金模板本体侧边进行校直。
11、可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直线导轨电机和滑座,所述直线导轨电机设置于所述加工台上,且所述直线导轨电机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校直机构,所述滑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电机上,所述滑座上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供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放置的卡槽,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部分卡接于所述转盘上的卡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导轨电机能够带动滑座移动,使滑座带动转盘上的铝合金模板本体移动到校直机构处进行校直。
13、可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单向联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当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移动至所述校直夹爪正下方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单向联动组件传动连接,且当所述校直夹爪上升时,所述单向联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座带动铝合金模板本体移动到校直夹爪正下方时,此时传动组件和单向联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校直夹爪对铝合金模板本体一侧进行校直后,校直夹爪上升,此时校直夹爪通过单向联动组件输出动力,使传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一定的角度,即使转盘的相邻侧边转动至与校直夹爪的正下方,此时校直夹爪即可对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进行校直,此过程不需要人为调节转盘转动,使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转动至校直夹爪的正下方,使整个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15、可选的,所述单向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齿轮、齿条、内接棘轮件、固定板以及插杆,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加工台上,所述齿轮同轴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连杆上,且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
16、所述内接棘轮件包括外盘、内盘以及棘爪,所述内盘和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同轴固定,所述外盘转动套设于所述内盘中,且所述棘爪安装于所述外盘内壁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盘固定,所述插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内盘的一侧,当所述滑座滑动至所述校直夹爪正下方时,所述插杆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校直夹爪下降时,会对铝合金模板本体侧边进行夹持校直,此时虽然齿条会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转轴带动内盘转动,但是外盘上的棘爪不会与内盘的边缘形成锁止,因此外盘也不会带动固定板转动。
18、而当校直夹爪完成对铝合金模板本体一侧的校直后,此时会上升,齿轮带动第一转轴反向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内盘反向转动,此时外盘上的棘爪与内盘的边缘形成锁止,此时内盘转动通过棘爪带动外盘转动,以此来带动固定板带动,而插杆在校直夹爪对铝合金模板本体校直之前就已经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因此此时会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一定角度,使铝合金模板本体上另一相邻侧边转动至校直夹爪正下方,来对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进行校直。
19、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杆、第二转轴以及转板,所述蜗轮与所述转盘的转动圆心同轴固定,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座内,所述蜗杆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传动啮合,所述转板与所述第二转轴端部同轴固定,且所述转板伸出所述滑座侧壁,所述转板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杆正对,当所述滑座移动至所述校直夹爪正下方时,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插槽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座移动至校直夹爪正下方时,插杆会插入插槽内,此时固定板和转板相互锁定,即固定板和转板只能一同转动,此时转板会通过第二转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以此来使转盘转动。
21、可选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加工台上且位于所述直线导轨电机两侧的两组第一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转盘侧边且关于所述转盘圆心对称的两组第二磁铁,两组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对置的磁极相反,两组所述第二磁铁背离所述转盘的磁极相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盘经过两组第一磁铁时,第二磁铁会受到不同磁极的第一磁铁的吸引,从而使转盘发生转动,实现对转盘的纠偏过程,使转盘上的铝合金模板本体的侧边在到达校直夹爪正下方前正对校直夹爪。
23、可选的,所述转盘和所述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盘的转动进行辅助支撑的支撑结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结构能够对转盘的转动进行支撑,使转盘的转动过程更加稳定。
25、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底部的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中心在所述转盘上的投影与所述转盘的转动圆心重合,所述滑座上对应所述环状支撑板开设有环状的支撑槽,所述环状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槽内。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盘转动时,环状支撑板能够在支撑槽中转动,以此来使转盘的转动更加稳定。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传输机构能够对铝合金模板本体进行传输,使铝合金模板本体先经过纠偏机构进行纠偏,再到达校直机构对铝模板的各个侧边进行校直。当完成某一侧边的校直后,校直机构的校直部分上升过程中,会通过转向机构带动铝合金模板本体转动一定角度,使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转动至校直机构的正下方,以便校直机构对铝合金模板本体进行校直,不需要人工对铝合金模板本体的侧边进行调整,缩短了校直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校直的效率;且下次使用时,两个铝合金模板本体之间的连接不会受到影响,浇筑出来的混凝土也不会产生因此而产生瑕疵,尽可能减少了对浇筑出的混凝土整体结构的影响;
29、2.当滑座带动铝合金模板本体移动到校直夹爪正下方时,此时传动组件和单向联动组件传动连接,在校直夹爪对铝合金模板本体一侧进行校直后,校直夹爪上升,此时校直夹爪通过单向联动组件输出动力,使传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一定的角度,即使转盘的相邻侧边转动至与校直夹爪的正下方,此时校直夹爪即可对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进行校直,此过程不需要人为调节转盘转动,使铝合金模板本体的另一侧边转动至校直夹爪的正下方,使整个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1.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模板本体(11)、加工台(1)以及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进行校直的校直机构(4),所述校直机构(4)位于所述加工台(1)上,所述加工台(1)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传输至所述校直机构(4)正下方的传输机构(2),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2)上,所述加工台(1)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进行转向的转向机构(5),所述转向机构(5)和所述校直机构(4)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机构(4)包括安装柱(41)、升降件(42)、校直夹爪(43)以及位置检测组件(44),所述安装柱(41)安装于所述加工台(1)上,所述升降件(42)设置于所述安装柱(41)上,且所述升降件(42)的伸缩端垂直于所述加工台(1)设置,所述校直夹爪(43)设置于所述升降件(42)的伸缩端上,所述校直夹爪(43)能够对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的侧边进行校直,所述位置检测组件(44)设置于所述安装柱(41)上,且能够对所述校直夹爪(43)的升降高度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42)的伸缩端和所述校直夹爪(4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二者的连杆,所述位置检测组件(44)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杆上的定位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柱(41)侧壁上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升降件(42)电性相连,所述定位块用于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使所述升降件(42)停止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2)包括直线导轨电机(21)和滑座(22),所述直线导轨电机(21)设置于所述加工台(1)上,且所述直线导轨电机(21)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校直机构(4),所述滑座(22)滑动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电机(21)上,所述滑座(22)上转动安装有转盘(221),所述转盘(221)上开设有供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放置的卡槽(222),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部分所述卡槽(222)内,且部分突出于所述转盘(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单向联动组件(51)以及传动组件(52),所述传动组件(52)与所述转盘(221)传动连接,当所述铝合金模板本体(11)移动至所述校直夹爪(43)正下方时,所述传动组件(52)和所述单向联动组件(51)传动连接,所述单向联动组件(51)与所述校直夹爪(43)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校直夹爪(43)上升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2)带动所述转盘(22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联动组件(51)包括第一转轴(511)、齿轮(512)、齿条(513)、内接棘轮件(514)、固定板(515)以及插杆(516),所述第一转轴(511)转动安装在所述加工台(1)上,所述齿轮(512)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11)上,所述齿条(513)固定在所述连杆上,且所述齿条(513)和所述齿轮(51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2)包括蜗轮(521)、蜗杆(522)、第二转轴(523)以及转板(524),所述蜗轮(521)与所述转盘(221)的转动圆心同轴固定,所述第二转轴(523)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座(22)内,所述蜗杆(522)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523)上,且所述蜗轮(521)和所述蜗杆(522)传动啮合,所述转板(524)与所述第二转轴(523)端部同轴固定,且所述转板(524)伸出所述滑座(22)侧壁,所述转板(524)远离所述第二转轴(523)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杆(516)正对,当所述滑座(22)移动至所述校直夹爪(43)正下方时,所述插杆(516)插入所述插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加工台(1)上且位于所述直线导轨电机(21)两侧的两组第一磁铁(31),以及设置于所述转盘(221)侧边且关于所述转盘(221)圆心对称的两组第二磁铁(32),两组所述第一磁铁(31)相互对置的磁极相反,两组所述第二磁铁(32)背离所述转盘(221)的磁极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21)和所述滑座(2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盘(221)的转动进行辅助支撑的支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221)底部的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中心在所述转盘(221)上的投影与所述转盘(221)的转动圆心重合,所述滑座(22)上对应所述环状支撑板开设有环状的支撑槽,所述环状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