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及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1-23  22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及抛光机。


背景技术:

1、在对工件进行研磨抛光前或者抛光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抛光轮进行打蜡。目前一般都是采用人工上蜡,即人工将上蜡组件微压在抛光轮表面并来回移动,以使抛光轮表面均匀涂满抛光蜡。由于抛光轮在研磨抛光时会快速旋转,因此人工上蜡很容易会造成操作人员手受伤,使得上蜡过程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及抛光机,为了解决上蜡过程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及抛光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包括安装板、上蜡组件,所述安装板设置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滑移连接有滑移板,所述上蜡组件设置于所述滑移板上,所述滑移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沿所述滑移杆的长度方向滑移的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抛光轮上蜡时,将上蜡组件安装在滑移板上,将安装板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使滑移杆与抛光轮配合,驱动组件驱动滑移板朝滑移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使上蜡组件朝靠近抛光轮加工面的方向运动,即在抛光轮转动的同时使上蜡组件不断地对抛光机进行上蜡,从而完成对于抛光轮的打蜡。

5、采用驱动组件驱动上蜡组件运动,即由驱动组件对上蜡组件进行施力且有滑移板对上蜡组件进行夹持,无需人工手持和驱动上蜡组件朝抛光轮的加工面运动,减少了上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移杆上的丝杆、设置于所述滑移杆上的驱动件,所述滑移板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滑移板设置有用于限制自身转动的限位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丝杆转动,滑移板螺纹连接在丝杆上,限位组件限制了滑移板在丝杆上的转动,从而使得滑移板可以相对于丝杆进行移动,从而实现驱动滑移板沿滑移杆的长度方向滑移。丝杆和驱动件的配合使得无需人工驱动即可实现上蜡组件的运动,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8、同时驱动件和丝杆的配合能够精准地控制上蜡组件的移动距离和速度,从而能够对抛光轮进行上蜡的时间、速度和上蜡量进行精确的控制,提高了装置的上蜡效果。

9、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移板上的连接块、开设于所述滑移杆上且与所述连接块滑移配合的滑移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与滑移槽滑移配合,当驱动件驱动丝杆转动,使得滑移板具有随着丝杆转动的趋势时,滑移槽的槽壁与连接块抵接,从而限制连接块的转动,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滑移板上,从而限制了滑移板的转动,使得滑移板能够相对于丝杆进行直线方向的移动,降低了因滑移板转动影响上蜡组件上蜡效果的风险,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滑移板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扳手,所述支座与所述扳手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扳手上,所述支座、所述扳手、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夹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上蜡组件进行固定时,将上蜡组件放置在夹板和滑移板之间,使扳手朝靠近支座的方向转动,第二连接板朝靠近第一连接板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板带着夹板朝靠近上蜡组件的方向转动,直到扳手转动到最大限度,此时夹板与上蜡组件抵接,且对上蜡组件施加压力,从而将上蜡组件固定连接在滑移板上。当需要将上蜡组件拆卸下来时只需使扳手朝远离支座的方向转动,第二连接板朝远离第一连接板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板带着夹板朝远离上蜡组件的方向转动,直到取消夹板与上蜡组件的配合,使夹板不再与上蜡组件接触,之后便可将上蜡组件从滑移板上拆卸下来。其中四连杆机构使得上蜡组件的拆装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13、可选的,所述滑移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移杆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两个所述滑移杆之间设置有间距。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滑移杆之间存在间距降低了两个滑移杆同时工作时相互影响的风险,使得装置能够满足两个上蜡组件同时工作的加工要求,同时两个滑移杆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使得装置能够对不同方位上的两个抛光轮进行上蜡,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上蜡要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可选的,两个所述滑移杆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角为30°~60°降低了两个滑移杆在使用时相互干扰或影响其他加工步骤的风险,同时防止了两个滑移杆之间夹角过大导致安装板无法承受,降低了因支撑强度过大导致安装板变形或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17、可选的,两个所述滑移杆之间的间距为10㎝~50㎝。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滑移杆之间存在间距使得两个滑移杆同时工作时不会相互影响,且间距为10㎝~50㎝使装置在安装使用时更加稳定,降低了因两个滑移杆间距过大影响安装板的支撑强度的风险,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19、一种抛光机,包括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底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抛光轮,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定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抛光轮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具有带着工件转动的运动轴线,所述抛光轮具有自身转动的转动轴线,所述滑移杆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和所述运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抛光机对工件加工时,使用定位组件夹持待加工工件,使工件的待加工面与抛光轮的加工面抵接,定位组件将带着工件沿运动轴线转动,转动组件使抛光轮以转动轴线的中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于工件的抛光。

21、其中抛光自动上蜡装置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底座上,使滑移杆位于合适的位置,即上蜡组件与抛光轮的加工面相配合,在抛光轮工作的同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上蜡组件运动,使上蜡组件不断地给抛光轮上蜡,而无需人工手持或驱动上蜡组件,减少了对抛光轮上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2、滑移杆的中轴线与转动轴和运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从而使得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对抛光轮进行加工的位置不同于定位组件进行加工时所处的位置,降低了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和定位组件相互干扰而影响抛光机工作的风险,提高了抛光机使用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滑移杆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和所述运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120°。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角为60°~120°使得在满足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和定位组件同时工作的情况下,进一步地降低了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和定位组件相互干扰而影响抛光机工作的风险,提高了抛光机使用的稳定性。

25、可选的,所述滑移杆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轴心相对应。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杆长度方向上的中轴线与转动轴线的轴心相对应,使得上蜡组件的运动路径始终与抛光轮的加工面保持垂直,使得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对抛光轮进行上蜡时更加均匀,使得抛光轮能够更好地对工件进行抛光,提高了抛光机的抛光效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无需人工手持和驱动上蜡组件朝抛光轮的加工面运动,减少了上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9、2、驱动件和丝杆的配合使得能够对抛光轮进行上蜡的时间、速度和上蜡量进行精确的控制,提高了装置的上蜡效果;

30、3、限位组件降低了因滑移板转动影响上蜡组件上蜡效果的风险,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31、4、两个滑移杆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上蜡要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2、5、支座、扳手、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形成的四连杆机构使得上蜡组件的拆装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33、6、降低了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和定位组件相互干扰的风险,提高了抛光机使用的稳定性;

34、7、使得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对抛光轮进行上蜡时更加均匀,提高了抛光机的抛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上蜡组件(2),所述安装板(1)设置有滑移杆(11),所述滑移杆(11)滑移连接有滑移板(111),所述上蜡组件(2)设置于所述滑移板(111)上,所述滑移杆(11)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111)沿所述滑移杆(11)的长度方向滑移的驱动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设置于所述滑移杆(11)上的丝杆(31)、设置于所述滑移杆(11)上的驱动件(32),所述滑移板(111)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31)上,所述驱动件(32)用于驱动所述丝杆(31)转动,所述滑移板(111)设置有用于限制自身转动的限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滑移板(111)上的连接块(41)、开设于所述滑移杆(11)上且与所述连接块(41)滑移配合的滑移槽(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板(111)设置有支座(5),所述支座(5)设置有扳手(51),所述支座(5)与所述扳手(51)通过第一连接板(52)和第二连接板(5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3)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5)上、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扳手(51)上,所述支座(5)、所述扳手(51)、所述第一连接板(5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3)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板(52)固定连接有夹板(5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移杆(1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两个所述滑移杆(11)之间设置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移杆(1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移杆(11)之间的间距为10㎝~50㎝。

8.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自动上蜡装置(7)、底座(6)、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6)上的抛光轮(61),所述安装板(1)设置于所述底座(6)上,所述底座(6)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定位组件(62)、用于驱动所述抛光轮(61)转动的转动组件(63),所述定位组件(62)具有带着工件转动的运动轴线(621),所述抛光轮(61)具有自身转动的转动轴线(611),所述滑移杆(11)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611)和所述运动轴线(621)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11)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611)和所述运动轴线(621)所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1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11)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611)的轴心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抛光自动上蜡装置及抛光机,涉及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上蜡组件,安装板设置有滑移杆,滑移杆滑移连接有滑移板,上蜡组件设置于滑移板上,滑移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板沿滑移杆的长度方向滑移的驱动组件。本申请解决了上蜡过程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具有安全便捷的效果,无需人工手持和驱动上蜡组件朝抛光轮的加工面运动,减少了上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徐锦波,赵冬生,刘洪伟,郑璐,吕黎亨,金福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骏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4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