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装置及掘进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1-23  26


本技术涉及掘进机,特别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及掘进机。


背景技术:

1、煤矿机械产品发展至今,掘进机产品已在煤矿井下以及矿山隧道中广泛应用。掘进工作面是井下煤矿煤尘最多的场所,很容易引起煤尘爆炸和相关安全问题。喷雾装置是掘进机最有效的降尘方式,所以掘进机都配有喷雾降尘装置。

2、目前,现有掘进机中截割头的喷雾装置,将喷雾装置的喷头外置在截割头的截割齿外部的结构,以螺栓密封固定的结构形式。将喷头外置的形式从结构上来看,简单可靠,经济实惠,便于更换和维护。但是直接将喷头的喷水口暴露在截割岩层下,很容易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装置及掘进机,以解决容易堵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雾装置,包括壳体和活动件,所述壳体开设有供水流喷出的第一出水孔和供水流进入第一进水孔,所述活动件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开设有水流通道,用于供供水管路的水流通过,其中,水流从所述第一进水孔进入所述壳体内,并绕经所述活动件的周侧后于所述第一出水孔流出。

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出水孔、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第一进水孔顺次连通,所述活动件包括储纳部和喷嘴,所述储纳部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储纳部的外壁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喷嘴固定连接于所述储纳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出水孔内,所述水流通道贯穿于所述储纳部和所述喷嘴。

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储纳部的外形结构为球状或椭球状,所述容置腔的形状与所述储纳部相对应。

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孔的截面面积沿靠近所述容置腔的方向逐渐减小。

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喷嘴的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容置腔的方向逐渐减小。

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喷嘴开设有第二出水孔,在正常喷水状态时,所述第二出水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轴线方向平行,在所述容置腔有异物堵塞时,所述第二出水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轴线方向呈夹角,所述夹角为1°~30°。

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储纳部开设有储纳腔和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所述储纳腔和所述第二进水孔顺次相连通,且连通形成所述水流通道,所述第二出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进水孔的孔径。

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进水孔的孔径

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部分开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二部分开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孔。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掘进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喷雾装置。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装置及掘进机中,通过设置壳体和活动件,其中,壳体开设有供水流喷出的第一出水孔和供水流进入第一进水孔,活动件开设有水流通道用于水流通过,且活动件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活动连接,当壳体内有泥沙等异物堵塞时,活动件能够在壳体内剧烈摆动,避免进一步堵塞,同时形成紊流冲刷堵塞物,从而达到自清洁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和活动件(12),所述壳体(11)开设有供水流喷出的第一出水孔(112)和供水流进入第一进水孔(114),所述活动件(12)置于所述壳体(11)内并与所述壳体(1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开设有水流通道,用于供供水管路的水流通过,其中,水流从所述第一进水孔(114)进入所述壳体(11)内,并绕经所述活动件(12)的周侧后于所述第一出水孔(112)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开设有容置腔(113),所述第一出水孔(112)、所述容置腔(113)和所述第一进水孔(114)顺次连通,所述活动件(12)包括储纳部(121)和喷嘴(122),所述储纳部(121)置于所述容置腔(113)内,且所述储纳部(121)的外壁与所述容置腔(113)的腔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喷嘴(122)固定连接于所述储纳部(121)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出水孔(112)内,所述水流通道贯穿于所述储纳部(121)和所述喷嘴(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纳部(121)的外形结构为球状或椭球状,所述容置腔(113)的形状与所述储纳部(121)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孔(112)的截面面积沿靠近所述容置腔(113)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22)的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容置腔(113)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22)开设有第二出水孔(1221),在正常喷水状态时,所述第二出水孔(12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出水孔(112)的轴线方向平行,在所述容置腔(113)有异物堵塞时,所述第二出水孔(12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出水孔(112)的轴线方向呈夹角,所述夹角为1°~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纳部(121)开设有储纳腔(1211)和第二进水孔(1212),所述第二出水孔(1221)、所述储纳腔(1211)和所述第二进水孔(1212)顺次相连通,且连通形成所述水流通道,所述第二出水孔(122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进水孔(1212)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孔(114)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进水孔(1212)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113),所述第一部分开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孔(112),所述第二部分开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孔(114)。

10.一种掘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喷雾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装置及掘进机,包括壳体和活动件,壳体开设有供水流喷出的第一出水孔和供水流进入第一进水孔,活动件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活动连接,活动件开设有水流通道,用于供供水管路的水流通过,其中,水流从第一进水孔进入壳体内,并绕经活动件的周侧后于第一出水孔流出。在本技术的喷雾装置及掘进机中,通过设置壳体和活动件,其中,壳体开设有供水流喷出的第一出水孔和供水流进入第一进水孔,活动件开设有水流通道用于水流通过,且活动件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活动连接,当壳体内有泥沙等异物堵塞时,活动件能够在壳体内剧烈摆动,避免进一步堵塞,同时形成紊流冲刷堵塞物,从而达到自清洁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卢其文,马瑞明,苟苛,王胜利,刘世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4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