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1-19  1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普遍,基坑开挖深度加大,基坑侧壁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越来越小,基坑施工难度在加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在增加,咬合桩因其同时具备支护及止水功能,单价又较地下连续墙低廉,在基坑施工中有广泛的应用。

2、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根钢筋混凝土桩(a桩)和一根素混凝土桩(b桩)间隔布置。施工时利用混凝土超缓凝的性能,先施工b桩,在b桩混凝土凝固前进行a桩施工。a桩施工时采用全套管钻机切割掉与相邻b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实现a、b桩间咬合。

3、在钻孔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因b桩超缓凝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出现早凝现象或机械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钻孔咬合桩的施工未能按正常要求进行已经凝固无法切割而形成事故桩,目前事故桩的处理情况之一:当一侧b桩无法切割时,平移a桩桩位,使套管钻机单侧切割相邻侧b桩施工a桩(凿除原桩位导墙,并严格控制桩位),并在无法切割的b桩和a桩外侧另增加一根旋喷桩作为防水处理。采用旋喷桩作为防水处理,一方面旋喷桩的防水处理相较于桩体之间的咬合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易污染环境,工作要求高,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发明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在阻水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在未被钢筋混凝土a桩d位覆盖的区域为混凝土桩e位内浇筑混凝土桩,如此通过混凝土桩实现与无法切割的素混凝土b桩的重新咬合,防水效果好,造价低。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导墙,所述导墙的表面开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钢筋混凝土a桩c位和素混凝土b2桩位,布置在素混凝土b2桩位内部的素混凝土b2桩,无法切割的素混凝土b2桩定为素混凝土b1桩,在所述素混凝土b1桩相邻的素混凝土b2桩的一侧开有咬合部,在所述导墙上开设与咬合部重叠的钢筋混凝土a桩d位,在钢筋混凝土a桩d位内部布置有钢筋混凝土a桩,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包括钢筋笼和阻水结构,所述阻水结构随钢筋笼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内部,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c位包括未被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覆盖的区域为混凝土桩e位,所述混凝土桩e位内设有混凝土桩,通过混凝土桩实现素混凝土b1桩的重新咬合。

4、可选的,凿除所述导墙的钢筋混凝土a桩c位和素混凝土b2桩位,并在钢筋混凝土a桩c位和素混凝土b2桩位之间开设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c位包括未被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覆盖的混凝土桩e位。

5、可选的,所述阻水结构包括挡水桩,所述挡水桩的一侧壁开有多个排料孔,所述挡水桩的内部中空,所述挡水桩的顶部开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6、可选的,所述挡水桩沿钢筋笼的长度布置,所述挡水桩的一侧壁焊接于所述钢筋笼上。

7、可选的,所述挡水桩呈弧形结构,所述素混凝土b1桩的竖直中心面经过所述挡水桩的竖直中心面,所述挡水桩上的排料孔对称设置在竖直中心面的两侧。

8、可选的,所述挡水桩和钢筋笼连接后的外圆径不大于套管的内径,且所述挡水桩的外弧面与套管的内径贴合。

9、根据上述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还包括一种防渗水方法,包括:

10、步骤一、沿导墙的表面开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钢筋混凝土a桩c位和素混凝土b2桩位,待先施工的导墙达到要求强度后,移动套管钻机,使套管钻机报管器中心对应定位在导墙孔位中心;

11、步骤二、先向相邻两侧素混凝土b2桩位压入套管,然后用抓斗从套管内取土,一边抓土一边下压套管,须始终保持套管底口朝前于取土面大于2.5米,期间,采用锤球检测其成孔垂直度;如果垂直度偏差超过设计值,需重新回填孔口,拔除套管进行纠偏作业;如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则安装第二节套管继续下压取土,直到达到设计孔底标高,然后向素混凝土b2桩位浇筑超缓凝混凝土;

12、步骤三、钢筋混凝土a桩c位成孔施工时,若一侧素混凝土b1桩的混凝土已经凝固,使套管钻机不能按正常要求切割咬合素混凝土b1桩,凿除所述导墙的钢筋混凝土a桩c位和素混凝土b2桩位,并在钢筋混凝土a桩c位和素混凝土b2桩位之间开设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使套管钻机单侧切割素混凝土b2桩;

13、步骤四、成孔检查合格后进行吊放钢筋笼,阻水结构随钢筋笼进入到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内部,旋转钢筋笼,使得阻水结构位于素混凝土b1桩的一侧;

14、步骤五、套管、钢筋笼和阻水结构安装就位后,立即进行钢筋混凝土a桩d位的第一次混凝土灌注;灌注完成后拔除套管;

15、步骤六、打开挡水桩上方密封盖,通过注浆孔进行第二次混凝土灌注操作,混凝土经挡水桩的排料孔向两侧进行输送,利用混凝土对混凝土桩e位进行灌注。

16、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7、本发明在钢筋混凝土a桩施工时,一侧的素混凝土b桩无法切割时,通过在素混凝土b桩相邻的素混凝土b桩的一侧开有咬合部,导墙上重新开设与咬合部重叠的钢筋混凝土a桩d位,在钢筋混凝土a桩d位内部布置有钢筋混凝土a桩,钢筋混凝土a桩包括钢筋笼和阻水结构,钢筋混凝土a桩c位包括未被钢筋混凝土a桩d位覆盖的区域为混凝土桩e位,在阻水结构的作用下,可将该混凝土桩e位内浇筑混凝土桩,如此通过混凝土桩实现与无法切割的素混凝土b桩的重新咬合,防水效果好,造价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包括导墙(1),所述导墙(1)的表面开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钢筋混凝土a桩c位(101)和素混凝土b2桩位(102),布置在素混凝土b2桩位(102)内部的素混凝土b2桩(2),无法切割的素混凝土b2桩(2)定为素混凝土b1桩(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素混凝土b1桩(3)相邻的素混凝土b2桩(2)的一侧开有咬合部(201),在所述导墙(1)上开设与咬合部(201)重叠的钢筋混凝土a桩d位(103),在钢筋混凝土a桩d位(103)内部布置有钢筋混凝土a桩(4),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4)包括钢筋笼(401)和阻水结构(402),所述阻水结构(402)随钢筋笼(401)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103)内部,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c位(101)包括未被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103)覆盖的区域为混凝土桩e位(104),所述混凝土桩e位(104)内设有混凝土桩(5),通过混凝土桩(5)实现素混凝土b1桩(3)的重新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凿除所述导墙(1)的钢筋混凝土a桩c位(101)和素混凝土b2桩位(102),并在钢筋混凝土a桩c位(101)和素混凝土b2桩位(102)之间开设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103),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c位(101)包括未被所述钢筋混凝土a桩d位(103)覆盖的混凝土桩e位(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结构(402)包括挡水桩(402a),所述挡水桩(402a)的一侧壁开有多个排料孔(402b),所述挡水桩(402a)的内部中空,所述挡水桩(402a)的顶部开有注浆孔(402c),所述注浆孔(402c)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02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桩(402a)沿钢筋笼(401)的长度布置,所述挡水桩(402a)的一侧壁焊接于所述钢筋笼(4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桩(402a)呈弧形结构,所述素混凝土b1桩(3)的竖直中心面经过所述挡水桩(402a)的竖直中心面,所述挡水桩(402a)上的排料孔(402b)对称设置在竖直中心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桩(402a)和钢筋笼(401)连接后的外圆径不大于套管的内径,且所述挡水桩(402a)的外弧面与套管的内径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防渗水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应用在基坑工程咬合桩的防渗水系统,包括素混凝土B1桩相邻的素混凝土B2桩的一侧开有咬合部,在导墙上开设与咬合部重叠的钢筋混凝土A桩D位,在钢筋混凝土A桩D位内部布置有钢筋混凝土A桩,钢筋混凝土A桩包括钢筋笼和阻水结构,阻水结构随钢筋笼位于钢筋混凝土A桩D位内部,钢筋混凝土A桩C位包括未被钢筋混凝土A桩D位覆盖的区域为混凝土桩E位,混凝土桩E位内设有混凝土桩,通过混凝土桩实现素混凝土B1桩的重新咬合;在阻水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在未被钢筋混凝土A桩D位覆盖的区域为混凝土桩E位内浇筑混凝土桩,如此通过混凝土桩实现与无法切割的素混凝土B桩的重新咬合,防水效果好,造价低。

技术研发人员:蓝文浩,刘立军,曹昕,孙浩,冯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