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1-15  27


本技术涉及工程检测,特别涉及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结构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

2、在公告号为cn2100895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包括检具,其特征在于,检具包括底座和检具体,底座和检具体之间设置有测量台,底座底端转动连接有车轮;测量台上方设置有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测头,测头固定连接于测量板上,测量板下方设置有定位板,测量板通过测研与测杆连接,测研固定设置在测量板内,测杆与千分表连接,千分表与测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通过设置在底座底面的车轮驱动检测装置移动,并通过将钢结构放置在测量台上的方式对钢结构进行检测。然而,工作人员操作测量装置的过程中易对检测装置施加使其移动的作用力,测量的精度较差,进而不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底面安装有行驶轮,所述安装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钢结构的检测装置主体,所述安装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槽,所述安装箱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的内顶壁上,所述安装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杆的驱动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钢结构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将安装箱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启动驱动组件,从而使滑杆对安装箱进行支撑。随后,工作人员需使钢结构与进料槽相互连接,即可使钢结构移动至安装箱内。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检测装置主体,即可对钢结构进行检测,从而减小了钢结构检测过程中安装箱晃动的概率。

4、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驱动槽,所述安装箱的底面固定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驱动槽内的驱动杆、一端固定在驱动杆靠近转动槽侧壁上的连接绳以及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转动杆,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转动杆的侧壁相互固定,所述滑杆靠近驱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内底壁与滑杆靠近驱动杆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

5、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槽远离驱动槽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滑槽远离驱动杆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的底面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相互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安装箱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需启动驱动电机,从而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进而使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四根连接绳同时缠绕在转动杆上。此时,四根驱动杆同时在转动杆的作用下向靠近转动杆的方向移动,进而使驱动杆抵紧邻近的倾斜面,从而使滑杆向下移动并抵紧地面。进一步的,滑杆与第一限位孔相互连接,安装箱在滑杆的作用下向上升起,从而使行驶轮与地面相互分离,进而提高了安装箱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槽远离转动槽的内壁上固定有电磁铁,所述驱动杆靠近电磁铁的侧壁上固定有铁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移动安装箱时,工作人员需使行驶轮与地面相互连接。此时,工作人员需对电磁铁进行通电,进而使电磁铁对铁块进行吸附,从而使驱动杆复位并与滑杆相互分离,进而使安装箱向下移动。此外,当驱动杆由于公差而无法完全进入第二限位孔内时,工作人员只需对电磁铁施加反向的电流,即可使电磁铁的磁极反转,从而使驱动杆受到来自电磁铁的推力,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远离转动槽的侧壁上固定有稳定弹簧,所述稳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槽远离转动槽的内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电磁铁断电时驱动杆与滑杆相互接触的概率,从而降低了驱动杆对滑杆进行阻挡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提高滑杆稳定性的橡胶片。

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磁铁电连接。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钢结构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将安装箱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启动驱动组件,从而使滑杆对安装箱进行支撑。随后,工作人员需使钢结构与进料槽相互连接,即可使钢结构移动至安装箱内。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检测装置主体,即可对钢结构进行检测,从而减小了钢结构检测过程中安装箱晃动的概率;

16、2、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安装箱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需启动驱动电机,从而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进而使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四根连接绳同时缠绕在转动杆上。此时,四根驱动杆同时在转动杆的作用下向靠近转动杆的方向移动,进而使驱动杆抵紧邻近的倾斜面,从而使滑杆向下移动并抵紧地面。进一步的,滑杆与第一限位孔相互连接,安装箱在滑杆的作用下向上升起,从而使行驶轮与地面相互分离,进而提高了安装箱的稳定性;

17、3、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移动安装箱时,工作人员需使行驶轮与地面相互连接。此时,工作人员需对电磁铁进行通电,进而使电磁铁对铁块进行吸附,从而使驱动杆复位并与滑杆相互分离,进而使安装箱向下移动。此外,当驱动杆由于公差而无法完全进入第二限位孔内时,工作人员只需对电磁铁施加反向的电流,即可使电磁铁的磁极反转,从而使驱动杆受到来自电磁铁的推力,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箱(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箱(1)的底面安装有行驶轮(11),所述安装箱(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钢结构的检测装置主体(2),所述安装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槽(21),所述安装箱(1)的底面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滑动设置有滑杆(31),所述滑杆(31)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弹簧(4),所述定位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3)的内顶壁上,所述安装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杆(31)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槽(3)的内壁上开设有驱动槽(41),所述安装箱(1)的底面固定有转动槽(42),所述转动槽(42)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43),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滑动设置在驱动槽(41)内的驱动杆(51)、一端固定在驱动杆(51)靠近转动槽(42)侧壁上的连接绳(52)以及转动设置在转动槽(42)内的转动杆(53),所述连接绳(52)的另一端与转动杆(53)的侧壁相互固定,所述滑杆(31)靠近驱动杆(5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置槽(54),所述安置槽(54)的内底壁与滑杆(31)靠近驱动杆(5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置槽(54)远离驱动槽(41)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6),所述滑槽(3)远离驱动杆(5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箱(1)的底面固定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转动杆(53)相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槽(41)远离转动槽(42)的内壁上固定有电磁铁(71),所述驱动杆(51)靠近电磁铁(71)的侧壁上固定有铁块(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杆(51)远离转动槽(42)的侧壁上固定有稳定弹簧(81),所述稳定弹簧(81)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槽(41)远离转动槽(42)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杆(3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提高滑杆(31)稳定性的橡胶片(8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9),所述控制开关(9)与电磁铁(71)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钢结构安装工程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底面安装有行驶轮,所述安装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钢结构的检测装置主体,所述安装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槽,所述安装箱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的内顶壁上,所述安装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杆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检测装置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支晨俊,王绍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三友仁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0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