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4-11-10  16


本发明涉及胶辊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随着聚氨酯原料合成、设备更新、工艺技术、应用研究等项目的快速发展,普通橡胶辊有被新型聚氨酯胶辊(主要是浇注型聚氨酯橡胶 cpu)所取代的趋势。聚氨酯胶辊的浇注生产工艺不同于普通胶辊的生产工艺,它是液体胶料经精确计量混合注入模具凝结而成。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66799a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胶辊的卧式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融化混合、预聚体的合成、胶辊浇注模具的预处理、浇注成型、硫化和车磨加工步骤,其特征在于:胶辊浇注模具的预处理步骤为胶辊浇注模具水平放置并加热至80~85℃;所述浇注成型步骤为温度保持80~85℃的条件下浇注成型。由此可见,所述聚氨酯胶辊的卧式生产工艺存在由于胶辊模具发生磨损导致热固化过程中出现热传递不均匀的现象从而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精准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胶辊模具发生磨损导致热固化过程中出现热传递不均匀的现象从而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精准性下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搅拌机对聚氨酯预聚体、弹性体以及助剂进行混合以输出聚氨酯胶料,并将所述聚氨酯胶料注入辊体模具中以对聚氨酯胶料的空间构型进行限定;将所述辊体模具放入加热炉中进行热固化处理以输出聚氨酯固体,对所述聚氨酯固体进行表面加工处理以输出聚氨酯胶辊;基于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对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进行确定,或,对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进行获取;基于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进行确定,或,基于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和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对所述加热炉的对应阀门开度进行确定;获取按照所述第一对应进料高度将聚氨酯胶料倒入所述辊体模具后输出的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基于所述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进行确定;其中,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对应进料高度。

3、进一步地,确定所述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的步骤还包括基于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判定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

4、其中,若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满足第一方差条件或满足第二方差条件,则判定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

5、进一步地,在所述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满足对所述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进行确定的触发条件时,控制搅拌机的搅拌桨按照与竖直方向的对应夹角对聚氨酯预聚体、弹性体以及助剂进行搅拌;

6、其中,所述触发条件为所述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仅满足所述第二方差条件,所述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通过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确定。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差条件为,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大于预设第一方差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方差;所述第二方差条件为,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大于预设第二方差。

8、进一步地,确定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的步骤包括:

9、对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进行获取;

10、将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分别与预设第一直线度和预设第二直线度进行对比;

11、若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大于所述预设第一直线度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直线度,则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进行确定;

12、其中,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通过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与预设第一直线度的差值确定。

13、进一步地,若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大于所述预设第二直线度,则初步判定聚氨酯胶料的损失程度超出允许范围。

14、进一步地,确定所述加热炉的对应阀门开度的步骤还包括基于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二次判定聚氨酯胶料的损失程度,

15、若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大于预设厚度,二次判定聚氨酯胶料的损失程度超出允许范围,控制加热炉按照对应阀门开度对辊体模具进行加热;

16、其中,所述对应阀门开度通过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与预设厚度的差值确定。

17、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18、,

19、其中,z为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xa为第a个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厚度,n为聚氨酯胶辊的厚度采样数量,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20、进一步地,确定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的步骤包括:

21、对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进行获取;

22、将所述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与预设长度进行对比;

23、若所述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大于所述预设长度,则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进行确定。

24、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通过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与预设长度的差值确定。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根据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对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搅拌机的搅拌桨发生老化导致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原料搅拌不均匀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精准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模具发生磨损导致热固化过程中出现热传递不均匀的现象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对加热炉的对应阀门开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防粘涂剂有损失,从而导致胶料有部分损失在模具内,因此造成了原料的损失和成品的结构损坏,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精准性下降的影响,通过根据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降低了由于进料高度过低导致进入模具的胶料流动较慢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下降的影响,实现了对于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精准性的提高。

26、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与预设第二方差的差值,对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搅拌机的搅拌桨发生老化导致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原料搅拌不均匀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调节搅拌桨展开的角度,可以重新调整搅拌桨的位置,以减少搅拌桨的松动和振动,进一步实现了对于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精准性的提高。

27、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与预设第一直线度的差值,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模具发生磨损导致热固化过程中出现热传递不均匀的现象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精准性的提高。

28、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与预设厚度的差值,对加热炉的对应阀门开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防粘涂剂有损失,从而导致胶料有部分损失在模具内,因此造成了原料的损失和成品的结构损坏,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精准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精准性的提高。

29、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设置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与预设长度的差值,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进行调节,降低了由于进料高度过低导致进入模具的胶料流动较慢造成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下降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对于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精准性的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的步骤还包括基于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判定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满足对所述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进行确定的触发条件时,控制搅拌机的搅拌桨按照与竖直方向的对应夹角对聚氨酯预聚体、弹性体以及助剂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差条件为,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大于预设第一方差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方差;所述第二方差条件为,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大于预设第二方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大于所述预设第二直线度,则初步判定聚氨酯胶料的损失程度超出允许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加热炉的对应阀门开度的步骤还包括基于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二次判定聚氨酯胶料的损失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平均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的步骤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通过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与预设长度的差值确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胶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胶辊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搅拌机对聚氨酯预聚体、弹性体以及助剂进行混合以输出聚氨酯胶料,并将所述聚氨酯胶料注入辊体模具中以对聚氨酯胶料的空间构型进行限定;将所述辊体模具放入加热炉中进行热固化处理以输出聚氨酯固体,对所述聚氨酯固体进行表面加工处理以输出聚氨酯胶辊;基于聚氨酯胶辊的若干采样点硬度的方差对搅拌桨展开的对应角度进行确定;基于所述聚氨酯胶辊表面的直线度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一对应进料高度进行确定;基于所述聚氨酯胶辊非工作面的边缘缺口长度对聚氨酯胶料的第二对应进料高度进行确定。本发明提高了聚氨酯胶辊的生产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黄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融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57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