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空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1、全热交换器是一种具有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全热交换器通常具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风道的新风和排风风道的排风通过热交换芯体交换热量。
2、对于全热交换器整机产品来说,由于新风侧与排风侧中会因为存在风道结构、滤网放置位置、滤网选型等因素差异,而出现两侧风道压损不同的现象,为了保证风量就需要加大压损较大一侧的风机功率,从而造成能耗的增加以及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能够减少新风侧和排风侧的压损差异。
2、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机壳,其内设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热交换芯体,设于机壳内,热交换芯体包括:第一流道体,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与新风风道连通;第二流道体,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排风风道连通,多个第二流道体和第一流道体交替层叠;热交换膜,设置在第一流道体和第二流道体之间;第一流道的流道截面的总面积大于第二流道的流道截面的总面积。
3、本申请中,热交换芯体的第一流道的总截面积大于第二流道的总截面积,使得第一流道的压损小于第二流道的压损,并将压损小的第一流道连通新风风道,压损较大的第二流道连通排风风道,以减少甚至避免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之间的压损差,避免了新风风道压损大时送风机需要增大功率而带来的能耗和噪音问题。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的数量与第二流道相同,单个第一流道的宽度与单个第二流道的宽度相同;第一流道的高度大于第二流道的高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体包括:第一边框;至少一个第一分隔筋,设于第一边框内,以将第一边框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体包括:第二边框;至少一个第二分隔筋,设于第二边框内,以将第二边框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第二流道。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同,第一分隔筋的数量少于第二分隔筋的数量。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筋的数量少于第二分隔筋的数量,第一边框的厚度大于第二边框的厚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框的厚度小于第二边框的厚度,第一分隔筋的数量少于第二分隔筋的数量。
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流道在第一流道体上均匀排布,多个第二流道在第二流道体上均匀排布。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过滤单元,具有至少两个,设于新风风道内,用于过滤新风;第二过滤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设于排风风道内,用于过滤排风,第二过滤部单元的数量少于第一过滤单元。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上设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新风口和送风口连通在新风风道的两端;回风口和排风口连通在排风风道的两端;第一过滤单元包括:第一粗效滤网和第一高效滤网,设置在新风口和热交换芯体之间;第二过滤单元包括:第二粗效滤网,设置在回风口和热交换芯体之间。
12、本申请的另一方面,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体;热交换芯体包括:第一流道体,其上形成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体,其上形成有第二流道,多个第二流道体和第一流道体交替层叠;热交换膜,设置在第一流道体和第二流道体之间;第一流道的流道截面总面积大于第二流道的流道截面总面积。
13、在本申请中,热交换芯体的第一流道的总截面积与第二流道的总截面积不同,使得热交换芯体具有两条压损不同的流道,通过热交换芯体的压损差异来平衡掉全热交换器中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的压损差异,避免了全热交换器两侧风道压损不同时所导致的能耗和噪音问题。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流道相同,单个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与单个所述第二流道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相同,所述第一分隔筋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分隔筋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筋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分隔筋的数量,所述第一边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厚度,所述第一分隔筋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分隔筋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流道在所述第一流道体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二流道体上均匀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
10.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