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补偿结构及动力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0-23  4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包,特别涉及一种公差补偿结构及采用该公差补偿结构的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目前为满足整车的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尺寸不断增大,导致动力电池包的电芯组端板的尺寸以及下箱体的尺寸都比较大,致使组装时电芯组端板与下箱体在某些位置无法自然贴合,从而导致电芯组端板安装稳固性不好。

2、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手段来使提升电芯组端板的安装稳固性:

3、一种是依靠螺栓的紧固力强制电芯组端板或者下箱体的部分位置变形来使两者贴合,这样做的弊端是:变形位置内应力较大而且容易开裂,影响动力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4、另一种是在下箱体上卡装公差补偿器,将电芯组端板的部分位置连在公差补偿器上、与公差补偿器贴合,这样做的弊端是:公差补偿器结构复杂较难实施,公差补偿器的高度尺寸较大会占用动力电池包的较多的高度空间,导致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尺寸需要设计得更大,增加了动力电池包的成本。

5、有鉴于此,上述两种手段各有其弊端,如何规避上述弊端,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公差补偿结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容差部件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部件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容差部件旋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部件、所述容差部件后旋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容差部件与所述螺纹紧固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旋转所述螺纹紧固件带动所述容差部件向靠近所述第二部件的方向移动。

2、公差补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容差部件包括外螺纹连接部和抵靠部,所述外螺纹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旋接,所述抵靠部设置在所述外螺纹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所述抵靠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抵靠。

3、公差补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抵靠部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外螺纹连接部的外径尺寸。

4、公差补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容差部件内周和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外周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容差部件和所述螺纹紧固件通过所述弹性件紧密接触,以此实现所述容差部件和所述螺纹紧固件的传动连接。

5、公差补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为软质材料件或者钣金件。

6、公差补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容差部件组装在一起或者与所述容差部件一体成形。

7、公差补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凸出于所述容差部件的内周面,在所述容差部件内部形成凸起。

8、公差补偿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沿360°周向依次均匀间隔布置多个弹性件。

9、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

10、动力电池包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件为动力电池包的下箱体,所述第二部件为动力电池包的电芯组端板。

11、本申请提供的公差补偿结构具有整体结构简单、高度尺寸较小的优势。动力电池包的电芯组端板和下箱体以上述公差补偿结构连接,既能保障电芯组端部的安装稳固性,也不会占用动力电池包较多的高度空间,也避免了电芯组端板和下箱体通过变形实现贴合而导致产生内应力和开裂的问题。



技术特征:

1.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200)、容差部件(300)和螺纹紧固件(400),所述第一部件(100)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孔(101)和第二螺纹孔(102),所述容差部件(300)旋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01),所述螺纹紧固件(400)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部件(200)、所述容差部件(300)后旋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02),所述容差部件(300)与所述螺纹紧固件(400)传动连接,以通过旋转所述螺纹紧固件(400)带动所述容差部件(300)向靠近所述第二部件(200)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差部件(300)包括外螺纹连接部(301)和抵靠部(302),所述外螺纹连接部(301)用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01)旋接,所述抵靠部(302)设置在所述外螺纹连接部(301)靠近所述第二部件(200)的一端,所述抵靠部(302)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200)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302)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外螺纹连接部(301)的外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差部件(300)内周和所述螺纹紧固件(400)的外周之间设有弹性件(500),所述容差部件(300)和所述螺纹紧固件(400)通过所述弹性件(500)紧密接触,以此实现所述容差部件(300)和所述螺纹紧固件(400)的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0)为软质材料件或者钣金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0)与所述容差部件(300)组装在一起或者与所述容差部件(300)一体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0)凸出于所述容差部件(300)的内周面,在所述容差部件(300)内部形成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沿360°周向依次均匀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弹性件(500)。

9.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公差补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00)为动力电池包的下箱体,所述第二部件(200)为动力电池包的电芯组端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公差补偿结构及动力电池包,所述公差补偿结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容差部件和螺纹紧固件,第一部件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容差部件旋接于第一螺纹孔,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二部件、容差部件后旋接于第二螺纹孔,容差部件与螺纹紧固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旋转螺纹紧固件带动容差部件向靠近第二部件的方向移动,第一部件为动力电池包的下箱体,第二部件为动力电池包的电芯组端板。采用本申请,既能保障电芯组端部和下箱体的安装稳固性,也不会占用动力电池包较多的高度空间,也避免了电芯组端板和下箱体通过变形实现贴合而导致产生内应力和开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葛海龙,黄佳杰,陈海平,谢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48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