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插头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2.电源插头是用电设备的必备器件之一,其一般包括两个电源插片,两个电源插片分别用于连接零线和火线;当电源插头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的充电器上时,为了充分减小充电器的体积以便于充电器的携带和收纳,其电源插头往往设计成折叠式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插头仍然存在着厚度较大,即体积相对较大的问题,进而不利于进一步减少充电器的体积;例如申请号为202022988543.2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插脚可更换的折叠插头,具体来说,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插头是通过导电弹片实现电源插片与电路板之间的导通的,其中导电弹片随着电源插片的展开后相互形成电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导电弹片与电源插片良好导通,电源插片的端部会设置有一凸起部,随着电源插片展开后凸起部会压向导电弹片,同时为了保证导电弹片的可靠工作,即,弹片受到电源插片上凸起部的挤压时需要给予其一定的弹性变形空间;因此,综合起来以后,就会从整体上增加了折叠插头的厚度,进而增加了充电器的整体体积也使得充电器不易于携带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缩小充电器体积而更易于携带收纳的折叠插头。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折叠插头,包括基座以及至少两个电源插脚和电连接件,所述电源插脚间隔设置,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电源插脚可相对于所述基座展开或折叠,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电源插脚厚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源插脚形成电连接。
6.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插脚之间还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转动轴绝缘固定,所述电源插脚以所述转动轴为基准点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电源插脚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触头,所述触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抵接。
7.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头位于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上。
8.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
9.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座体上还设置有凹槽,相对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所述凹槽由延伸至所述第二座体处,且所述电源插脚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后,所述电源插脚置于所述凹槽内。
10.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座体上还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
座与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座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限位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压向所述触头。
11.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为插接件。
12.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夹持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所述连接件上相对于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的定位柱。
13.作为对所述折叠插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凸起部或凹陷部,所述第二座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部或所述凹陷部相抵接。
14.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如上所述的折叠插头,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折叠插头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折叠插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将电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电源插脚的一侧,具体来说,第一连接端子位于电源插脚相对于基座旋转轴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电源弹片(导电片)的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电源插脚端的旋动轨迹处来说,有效减少了插头的厚度,进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充电器的体积,使得充电器更易于携带收纳。
附图说明
16.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折叠式插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折叠式插头俯视方向的不完全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折叠式插头后视方向的不完全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充电器的不完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插头,包括基座1以及至少两个电源插脚2和电连接件3,电源插脚2间隔设置,其中,两个电源插脚2分为对应于供电电源中的火线和零线;电源插脚2与基座1通过转动轴21形成转动连接,且电源插脚2可相对于基座1展开或折叠,电连接件3与基座1固定,电连接件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31,第一连接端子31与电连接件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端子31位于电源插脚2厚度方向的一侧,且第一连接端子31与电源插脚2形成电连接,具体来说,通过第一连接端子31与电连接件3的相互配合在电源插脚2与充电器的电路板之间形成导通。通过将电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端子31设置在电源插脚2的一侧,具体来说,第一连接端子31位于电源插脚2相对于基座1旋转轴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电源弹片(导电片)的第一连接端子31设置于电源插脚2端的旋动轨迹处来说,有效减少了插头的厚度。
24.如图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源插脚2之间还设置有转动轴21,电源插脚2与转动轴21绝缘固定,本实施例中的转动轴21为塑料,且通过注塑的方式使转动轴21与电源插脚2形成固定;进一步的,电源插脚2以转动轴21为基准点相对于基座1进行转动,即电源插脚2相对于基座1转动以实现展开或是折叠状态。进一步的,电源插脚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触头22,触头22与电源插脚整体成型,且触头22与第一连接端子31相抵接进而与电连接件3形成导通。进一步的,触头22位于转动轴21的轴心线上,具体来说,随着电源插脚2的展开或折叠动作会同步带动触头22相对于第一连接端子31进行转动,而由于触头22位于转动轴21的轴心线上则会使得触头22相对于第一连接端子31的运动摩擦为转动摩擦,进一步来说,相对于滑动摩擦而言转动摩擦对第一连接端子31及触头22的磨损较小,从而保证了折叠插头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现有技术中电源插脚上的凸起部(相当于本技术方案中的触头22)则是远离电源插脚2的转动轴线,因此,凸起部随着电源插脚2转动时,凸起部相对于电连接件中的第一连接端子来说则是滑动连接,进而,当长时间使用时,凸起部与第一连接端子彼此的磨损会相对较大。
25.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基座1包括第一座体11和第二座体12,第一座体11与第二座体12通过螺栓形成可拆卸式连接,且转动轴21转动连接于第一座体11与第二座体12之间,具体来说,在第一座体11与第二座体12之间形成供转动轴21转动的轴承位13。进一步的,第一座体11上还设置有凹槽14,相对于凹槽14的宽度方向,凹槽14由延伸至第二座体12处,且电源插脚2相对于基座1折叠后,电源插脚2置于凹槽14内。电源插脚2折叠后置于凹槽14内时,有助于对电源插脚2形成保护,以避免与其他物件因为磕碰而造成电源插脚2的损伤或者造成物件的损伤。
26.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座体11上还设置有限位座15,限位座15与第一座体11一体成型,且限位座15与第一连接端子31相对应,第一连接端子31与限位座15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片32,第一弹片32与第一连接端子31一体成型,第一弹片32用于将第一连接端子31压向触头22。进一步的,电连接件3上相对于第一连接端子31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33,第二连接端子33为插接件。具体来说,充电器在装配时,在电路板上设置相应的插接位,通过插接位与第二连接端子33(插接件)的插接形成电连接,相对于传统方式中通过连接线钎焊的方式可便于充电器的快速组装。
27.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电连接件3夹持于第一座体11和第二座体12之间,电连接件3上相对于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34,第一座体11上设置有与定位孔34相互配
合的定位柱16。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柱16和定位孔34皆设置有两个,即通过两点即可以固定电连接件3在第一座体11上的位置,从而便于折叠插头的装配。
28.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转动轴21上还设置有凸起部17或是凹陷部,第二座体12上还设置有第二弹片18,第二弹片18的一端与第二座体12一体成型,另一端与凸起部17或凹陷部相抵接。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凸起部17以及第二弹片18可以对转动轴21的转动形成阻尼,即,避免电源插脚2相对于基座1展开后会相对于基座1自由转动,从而不便于插头插入插座中。具体来说,当驱动电源插脚2相对于基座展开时会带动转动轴21进行旋转,转动轴21转动时则会带动凸起部17进行转动,当电源插脚2展开后,凸起部17克服第二弹片18的阻力由第二弹片18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进而形了电源插脚展开后的定位。
29.如图4所示,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其包括壳体4、控制电路板5以及如上所述的折叠插头,控制电路板5安装于壳体4内,折叠插头与壳体4通过胶粘或焊接固定,且折叠插头的第二连接端子33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3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将电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电源插脚的一侧,具体来说,第一连接端子位于电源插脚相对于基座旋转轴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电源弹片(导电片)的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电源插脚端的旋动轨迹处来说,有效减少了插头的厚度,进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充电器的体积,使得充电器更易于携带收纳。
31.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3.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至少两个电源插脚和电连接件,所述电源插脚间隔设置,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电源插脚可相对于所述基座展开或折叠,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电源插脚厚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源插脚形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脚之间还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转动轴绝缘固定,所述电源插脚以所述转动轴为基准点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电源插脚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触头,所述触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位于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上还设置有凹槽,相对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所述凹槽由延伸至所述第二座体处,且所述电源插脚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后,所述电源插脚置于所述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上还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座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限位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压向所述触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为插接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夹持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所述连接件上相对于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的定位柱。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凸起部或凹陷部,所述第二座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部或所述凹陷部相抵接。10.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插头,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折叠插头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折叠插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插头及充电器,包括基座以及至少两个电源插脚和电连接件,所述电源插脚间隔设置,所述电源插脚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电源插脚可相对于所述基座展开或折叠,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电源插脚厚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源插脚形成电连接;还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以及如上所述的折叠插头,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折叠插头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折叠插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该折叠插头具有结构合理,可缩小充电器体积而更易于携带收纳的优点。带收纳的优点。带收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邬以浪 黄必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斯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4/1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