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2.水体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恢复演替的良性循环。
3.目前针对水体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通过投放生物酶、沉睡植物种植,过滤含藻类水体等方法,对于水环境能够在短期内立刻成效,使得水环境快速改善,恢复清澈度,但通过人工干涉的方式难以达到水体内的生态平衡,水体修复项目完成后,水体自我维持、自我演替能力较弱,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返污,对此提出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具备水体生态平衡,水体自身修复能力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体生态修复采用大量人工干预净化的方式,并未增强水体自身净化能力,使得水体在一段时间后会再次返污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体和湿地,所述水体内部设置有修复组件,所述湿地表面种植有修复植被;
6.所述修复组件包括定床、淤泥层和水生生物,所述定床上种植有水体植被,所述淤泥层设置在水体两侧的河坡上,所述水生生物投放于水体内部;所述修复植被包括草坪、灌木和树木。
7.进一步,所述定床内水平铺设有鹅卵石。
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定床能够沉于水体底层并对水体植被进行有效的固定。
9.进一步,所述水体植被为浮叶植物且根部贯穿定床,同时延伸至河、湖底泥内。
10.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水体植被能够对水体底层环境进行改善。
11.进一步,所述淤泥层倾斜的构筑在河坡上,淤泥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12.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对湿地和水体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修复,加固边坡结构。
13.进一步,所述水生生物低密度投放于水体的中层,穿梭于水体内部的水体植被之间。
1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水体的中层水的流动性能够得到缓解。
15.进一步,所述树木的树冠延伸向水体上空,灌木穿插于树木和草坪之间。
1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树木的树荫能够对水体边侧进行遮挡,从而改善温度和湿度条件。
17.进一步,所述水体的表面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漂浮船,所述漂浮船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筒,所述循环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循环筒的内部连通有贯穿隔板以及循环筒底部的水管,所述循环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通于水管的水泵,所述循环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通于循环筒内部的分水器。
1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对水体内含氧量进行调节。
19.进一步,所述水管延伸至水体的内部,同时所述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滤网。
20.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水体内的水进入曝气装置时能够减少堵塞曝气装置的现象发生。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该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通过设置位于湿地上的修复植被配合湿地土壤形成土壤生态系统,能够改善水体侧边上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能够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减少有机物的冲击影响;通过设置水体内的修复组件将水体分为底层、中层和表层进行分层改善,并能够相互之间形成交互,来对水体的整个立体结构进行改善,使得水体生态达到平衡,提高水体自身的修复稳定能力,从而改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后水体返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水体;2、湿地;3、定床;4、水体植被;5、淤泥层;6、水生生物;7、草坪;8、灌木;9、树木;10、曝气装置;101、漂浮船;102、循环筒;103、隔板;104、水管;105、滤网;106、水泵;107、分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体1和湿地2,水体1内部设置有修复组件,湿地2表面种植有修复植被。
28.本实施例中的,修复组件包括定床3,定床3内水平铺设有鹅卵石,使得定床3能够自然沉入水体1底部,定床3上种植有水体植被4,水体植被4为浮叶植物且根部贯穿定床3,同时延伸至河、湖底泥内,从而构件水体水生植物群落,形成水下优势物种。
29.需要说明的是,水体1两侧的河坡上固定安装有淤泥层5,淤泥层5取材于河底淤泥,倾斜的构筑在河坡上,形成了斜坡湿地带,同时淤泥层5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通过淤泥层构建生长环境,能够通过根须直接伸到水体中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减少有机物对河道、湖泊的冲击以及减少营养化的现象发生。
30.本实施例中的水体1内部还投放有水生生物6,水生生物6低密度投放于水体1的中层,穿梭于水体1内部的水体植被4之间,使得水体的流动性增强。
31.本实施例中的,修复植被包括草坪7、灌木8和树木9,树木9的树冠延伸向水体上
空,能够通过树木9扎根于土壤内,使得树木9的根须和草坪7形成土壤生物体系,加强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能够通过树木9树冠的遮挡,使得湿地2的湿度和温度能够得到改善和维持。
32.需要说明的是,灌木8穿插于树木9和草坪7之间,能够形成陆域和水域之间的过度带,灌木8和草坪7共同结合土壤,改善了水体1旁侧的温度和湿度,使得水体1的环境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能够对水体1旁侧边坡进行稳定,减少水土流失的问题。
33.请参阅图2,为了提升水体曝气度,本实施例中的水体1表面漂浮有曝气装置10,曝气装置10包括漂浮船101,漂浮船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筒102,循环筒1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03,隔板103将循环筒102的内部分隔为两个部分,分别用于存储河水以及安装动力元件,循环筒102的内部连通有贯穿隔板103以及循环筒102底部的水管104,循环筒10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连通于水管104的水泵106,循环筒1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通于循环筒102内部的分水器107,分水器107的底部与循环筒102连通,同时分水器107的外部开设有呈环形的出水孔,能够将循环筒102内输送的水分到不同的出水孔处,从而均匀的喷撒。
34.本实施例中的,水管104延伸至水体1的内部,同时水管1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105,能够有效减少避免水体1内杂物进入曝气装置10内部,减少堵塞的现象。
35.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36.前期工程下通过控制藻类繁殖,并通过定床3对水体植被进行固定,使得水体1底层的自演替能力增强,并通过水生生物6来夹块水体中层的流动循环性,通过水泵106工作,使得水管104对水体1表层水进行抽取,并通过循环筒102曝气后通过分水器107均匀的喷洒回水体1,从而增强水体的立体循环,以及含氧量提高水体的水动力,通过修复植被对水体1的富营养化进行抑制,从而增强水体1的稳定性,实现生态系统实现自我维持的效果。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体(1)和湿地(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1)内部设置有修复组件,所述湿地(2)表面种植有修复植被;所述修复组件包括定床(3)、淤泥层(5)和水生生物(6),所述定床(3)上种植有水体植被(4),所述淤泥层(5)设置在水体(1)两侧的河坡上,所述水生生物(6)投放于水体(1)内部;所述修复植被包括草坪(7)、灌木(8)和树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床(3)内水平铺设有鹅卵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植被(4)为浮叶植物且根部贯穿定床(3),同时延伸至河、湖底泥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层(5)倾斜的构筑在河坡上,淤泥层(5)上种植有挺水植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生物(6)低密度投放于水体(1)的中层,穿梭于水体(1)内部的水体植被(4)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9)的树冠延伸向水体上空,灌木(8)穿插于树木(9)和草坪(7)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1)的表面设置有曝气装置(10),所述曝气装置(10)包括漂浮船(101),所述漂浮船(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筒(102),所述循环筒(1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03),所述循环筒(102)的内部连通有贯穿隔板(103)以及循环筒(102)底部的水管(104),所述循环筒(1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通于水管(104)的水泵(106),所述循环筒(1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通于循环筒(102)内部的分水器(10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4)延伸至水体(1)的内部,同时所述水管(10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滤网(10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属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水体和湿地,所述水体内部设置有修复组件,所述湿地表面种植有修复植被,所述修复组件包括定床、淤泥层和水生生物,所述定床上种植有水体植被。该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系统,通过设置位于湿地上的修复植被配合湿地土壤形成土壤生态系统,能够改善水体侧边上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能够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减少有机物的冲击影响;通过设置水体内的修复组件将水体分为底层、中层和表层进行分层改善,并能够相互之间形成交互,来对水体的整个立体结构进行改善,使得水体生态达到平衡,提高水体自身的修复稳定能力,从而改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后水体返污的问题。而改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后水体返污的问题。而改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后水体返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麦炳坤 谢雪梅 邓志业 陈松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4/1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