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汇流条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04-19  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汇流条和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光伏组件作为一种光电转换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产业。一个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和汇流条,多个电池串并联于汇流条上,最终电流汇聚至汇流条进行输出。
3.有些光伏组件需要特殊的电路,在这些特殊电路中,存在相邻但电势不同的汇流条,这两根汇流条在光伏组件中并排排列。
4.由于这两个汇流条是分离的,各自独立的,因此,一方面,排布电池串和汇流条时,需要的时间较多;另一方面,在层压时,汇流条可能产生一些位移,该位移可能造成这两个并排的汇流条搭接在一起,影响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汇流条和光伏组件,该双汇流条能够在同时连接两组电池串的情况下,所需占地面积较小。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汇流条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一个绝缘层,绝缘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安装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层使得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相互绝缘,避免了两个导电层相互接触而短路的风险,因此,两个导电层可以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两个汇流条,对于一些需要并排排列两根电势不同的汇流条的光伏组件来说,可以使用双汇流条。与现有技术中两个汇流条并列排放的方案相比,一方面,两个导电层叠放,可以减少在光伏组件中的所需占据面积,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留白面积,提高光伏组件效率;另一方面,两个导电层和一个绝缘层层叠,双汇流条结构稳定,进行光伏组件层压时,层压的压力与层叠分布方向相同,可以避免在层压时两个导电层发生相对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汇流条能够在同时连接两组电池串的情况下,所需占地面积较小。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面与第一导电层粘接,和/或,第二侧面与第二导电层粘接。粘接的方式可以尽量减小双汇流条厚度,从而可以尽量减小光伏组件的厚度。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层为耐高温的双面胶带。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方便将两个导电层与绝缘层连接起来,并可以使得双汇流条的厚度较小。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层为特氟龙双面胶带。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层具有多个沿双汇流条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电池串的焊带引出端;和/或,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双汇流条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焊带引出端与容纳槽内壁连接,容纳槽容纳焊带引出端,从而可以减小甚至避免焊带引出端高于双汇流条表面,从而可以减小光伏组
件的厚度。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焊带引出端的厚度,并且,容纳槽的深度小于所在导电层的厚度。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焊带引出端高于双汇流条表面,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纳槽的延伸长度等于双汇流条的宽度;或,容纳槽的延伸长度小于双汇流条的宽度,并且,当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具有多个容纳槽时,第一导电层上容纳槽的进口与另第二导电层上容纳槽的进口分别位于双汇流条的左右两侧。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第一导电层上的多个容纳槽沿双汇流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位于第二导电层上的多个容纳槽沿双汇流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具有多个容纳槽时,两层容纳槽在双汇流条的长度方向上一一对应。采用该技方案的情况下,可以连接于双汇流条左右两侧的电池串在双汇流条的长度方向上一一对应,可以减少光伏组件的留白面积。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和上述的双汇流条。基于上述双汇流条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具有良品率高、生产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汇流条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20.图3为图2对应的电路原理图。
21.附图标记:
22.1-双汇流条,11-第一导电层,12-第二导电层,13-容纳槽,14-绝缘层,2-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汇流条1,参考图1所示,该双汇流条1包括第一导电层11、第二导电层12和一个绝缘层14,绝缘层1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分别安装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层14使得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相互绝缘,避免了两个导电层相互接触而短路的风险,因此,两个导电层可以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两个汇流条,对于一些需要并排排列两根电势不同的汇流条的光伏组件来说,可以使用双汇流条1。与现有技术中两个汇流条并列排放的方案相比,一方面,两个导电层叠放,可以减少在光伏组件中的所需占据面积,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留白面积,提高光伏组件效率;另一方面,两个导电层和一个绝缘层14层叠,双汇流条1结构稳定,进行光伏组件层压时,层压的压力与层叠分布方向相同,可以避免在层压时两个导电层发生相对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汇流条1能够在同时连接两组电池串的情况下,所需占地面积较小。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面与第一导电层11粘接。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简单方便的将第一导电层11连接在绝缘层14的第一侧面;另一方面,粘接的方式可以尽量减小双汇流条1厚度,从而可以尽量减小光伏组件的厚度。还可以避免对较薄的导电层造成破坏。同理,第二侧面也可以与第二导电层12粘接,并具有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1.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均与绝缘层14粘接,这时,双汇流条1的厚度包括两个导电层的厚度、绝缘层14的厚度以及两层粘胶的厚度。一般的,现有技术中粘胶的厚度可以较小,双汇流条1的厚度略大于两个导电层厚度与绝缘层14厚度的总和。因此,粘接的方式可以尽量减小双汇流条1厚度。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绝缘层14可以为耐高温的双面胶带。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方便将两个导电层与绝缘层14连接起来,并可以使得双汇流条的厚度较小。由于光伏组件是用于吸收太阳光发电的,因此,用于粘接的双面胶带需要耐高温,以在高温时也能够保证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粘接性能,其耐热阈值可以是200℃到260℃。
33.在一种示例中,绝缘层14可以为特氟龙双面胶带。该胶带具有电绝缘性能好,耐热性能好,耐久性好的优点。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导电层11具有多个沿双汇流条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13,容纳槽13用于容纳电池串的焊带引出端;和或,第二导电层12具有多个双汇流条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13。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一方面,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上的多个容纳槽13均可以分别用于连接多个电池串;另一方面,焊带引出端与容纳槽13内壁连接,容纳槽13容纳焊带引出端,从而可以减小甚至避免焊带引出
端高于双汇流条1表面,从而可以减小光伏组件的厚度。
3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容纳槽13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焊带引出端的厚度,并且,容纳槽13的深度小于所在导电层的厚度。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避免焊带引出端高于双汇流条1表面,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焊带引出端与容纳槽13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还可以使得焊带引出端与容纳槽13焊接。
36.在一种示例中,当两个导电层均具有容纳槽13时,容纳槽13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焊带的厚度,在光伏组件中双汇流条1与焊带连接后,双汇流条1厚度仍保持不变。与现有技术中,焊带引出端叠置于单个双汇流条1上,双汇流条1厚度增加的情况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汇流条1厚度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焊带引出端与单个汇流条叠加后的厚度之和相同。这样,在不改变层压条件和层压方式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汇流条1。
3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容纳槽13的延伸长度等于双汇流条1的宽度;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容纳槽13具有在双汇流条1的宽度方向上分布的两个进口,焊带引出端可以从任一个进口进入容纳槽13中,在组装光伏组件时,方便排布电池串和双汇流条1。
38.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容纳槽13的延伸长度小于双汇流条1的宽度,并且,当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均具有多个容纳槽13时,第一导电层11上容纳槽13的进口与另第二导电层12上容纳槽13的进口分别位于双汇流条1的左右两侧。这里,左右方向和双汇流条1的宽度方向相同。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每个容纳槽13具有一个进口,位于第一导电层11上的容纳槽13开口均可以朝向左侧,位于双汇流条1左侧的电池串可以连接于第一导电层11,位于第二导电层12上容纳槽13开口均可以朝向右侧,位于双汇流条1右侧的电池串可以连接于第二导电层12。
39.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导电层11上的多个容纳槽13沿双汇流条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位于第二导电层12上的多个容纳槽13沿双汇流条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其中,可以根据将要连接的电池片2尺寸来设计容纳槽13的分布间距,以使得每个容纳槽13对应连接一个电池串,且电池串之间的间距尽量较小,以减小光伏组件的留白面积。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两个导电层上均具有多个容纳槽13时,两层容纳槽13在双汇流条1的长度方向上一一对应。采用该技方案的情况下,可以连接于双汇流条1左右两侧的电池串在双汇流条1的长度方向上一一对应,可以减少光伏组件的留白面积。
41.基于上述的双汇流条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和上述的双汇流条1。排布一个双汇流条1就相当于排布了两个现有技术中的汇流条,减少了排布时间,也避免了两个并列的汇流条在层压时移动而搭接的情况,提升了产品良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具有良品率高、生产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光伏组件中的部件排布可以如图2中所示,对应的电路如图3所示,一个电池串包括12个电池片2,电池串沿双汇流条1的左右方向延伸,位于双汇流条1左右两侧的两组电池串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显然,双汇流条1在占据一个现有技术中汇流条所需面积情况下,可以实现两个现有技术中汇流条的功能,减小了光伏组件的留白面积。
4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汇流条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一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粘接,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耐高温的双面胶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特氟龙双面胶带。5.根据权利要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多个沿所述双汇流条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电池串的焊带引出端;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所述双汇流条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所述容纳槽。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焊带引出端的厚度,并且,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小于所在所述导电层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延伸长度等于所述双汇流条的宽度;或,所述容纳槽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双汇流条的宽度,并且,当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具有多个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导电层上所述容纳槽的进口与另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所述容纳槽的进口分别位于所述双汇流条的左右两侧。8.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多个所述容纳槽沿所述双汇流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多个所述容纳槽沿所述双汇流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9.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双汇流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具有多个所述容纳槽时,两层所述容纳槽在所述双汇流条的长度方向上一一对应。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和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汇流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汇流条和光伏组件,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该双汇流条能够在同时连接两组电池串的情况下,所需占地面积较小。该双汇流条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一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技术研发人员:翟卫鑫 涂中东 余永林 朱琛 吕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4/1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22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