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3-12-06  80



1.本实用新型属于膜法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


背景技术:

2.在传统膜法分离技术领域,产水用净水出口采用密封螺纹进行管路密封,在螺纹旋合时,一般与生料带配合使用。由于密封螺纹中内外螺纹为锥面与锥面或锥面与直面配合,当螺纹旋合不紧密时,易造成渗漏;在使用生料带时,由于内外螺纹间隙的不确定性,当缠绕较少时易发生渗漏,缠绕较多时又易发生螺纹的损坏,给净水出口的密封造成非常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以解决现有净水出口的连接易渗漏、易损坏螺纹,密封连接不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它包括净水出口本体和密封结构,所述净水出口本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流通道、密封槽和螺纹部分,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结构,所述螺纹部分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
5.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和螺纹部分之间设置有光滑孔部分,所述连接件前端通过光滑孔部分并穿过密封结构。
6.更进一步的,所述光滑孔部分的孔径小于螺纹部分的最小小径。
7.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堵头或连接管路。
8.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为o型密封圈、方型密封圈、x型密封圈、异型密封圈或平垫。
9.更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出口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连接形式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在净水出口内部加工有密封槽,槽内安装密封结构,净水出口与连接件之间主要靠密封结构进行密封;在密封槽的前端加工有螺纹,主要起到与连接件连接的作用。通过以上改进,取消了生料带的使用,避免了由于生料带缠绕不当造成的渗漏或螺纹损坏;操作简单,且密封效果良好,提高了工程现场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1净水出口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1净水出口与连接堵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1净水出口与连接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2净水出口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2净水出口与连接堵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2净水出口与连接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19.1-螺纹部分,2-密封槽,3-水流通道,4-光滑孔部分,5-净水出口本体,6-密封结构,7-连接堵头,8-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实施例1:参见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它包括净水出口本体5和密封结构6,净水出口本体5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流通道3、密封槽2和螺纹部分1,密封槽2内设置密封结构6,螺纹部分1与连接件螺纹连接,连接件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
22.螺纹部分1采用螺纹形式与连接件配合,主要承担净水出口中水流引起的轴向力,起到与连接件连接功能;密封槽2用于安放密封结构6;水流通道3作为净水出口正常的水流通道。
23.使用时,在密封槽2处安放平垫等型式的密封结构6,将连接件通过螺纹部分1进行旋合。当连接件旋合到指定位置时,连接件前端通过挤压安放在密封槽2处的密封结构6进行密封;同时,螺纹部分1承担净水出口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力。
24.连接件为连接堵头7或连接管路8,密封结构6为o型密封圈、方型密封圈、x型密封圈、异型密封圈或平垫,净水出口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可通过注塑加工成型,也可采用车加工成型。
25.实施例2:参见图5-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它包括净水出口本体5和密封结构6,净水出口本体5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流通道3、密封槽2和螺纹部分1,密封槽2内设置密封结构6,螺纹部分1与连接件螺纹连接,连接件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密封槽2和螺纹部分1之间设置有光滑孔部分4,连接件前端通过光滑孔部分4并穿过密封结构6。
26.螺纹部分1采用螺纹形式与连接件配合,主要承担净水出口中水流引起的轴向力,起到与连接件连接功能;光滑孔部分4形成净水出口与连接件之间的微小间隙,形成密封需要的间隙空间,作为密封功能区;密封槽2用于安放密封结构6;水流通道3作为净水出口正常的水流通道。
27.使用时,在密封槽2内安装密封结构6,将连接件通过螺纹部分1进行旋合。当连接件旋合到指定位置时,连接件前端通过光滑孔部分4,并穿过密封槽2内安装的密封结构6,当水流通道3有水流通过时,水压将密封槽2内安装的密封结构6挤压变形,填充光滑孔部分4与连接件形成的微小间隙区域,形成密封;同时,螺纹部分1承担净水出口与连接件之间的
连接力。
28.光滑孔部分4的孔径小于螺纹部分1的最小小径,与连接件之间具有微小间隙,连接件为连接堵头7或连接管路8,密封结构6为o型密封圈、方型密封圈、x型密封圈、异型密封圈或平垫,净水出口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可通过注塑加工成型,也可采用车加工成型。
2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净水出口本体(5)和密封结构(6),所述净水出口本体(5)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流通道(3)、密封槽(2)和螺纹部分(1),所述密封槽(2)内设置密封结构(6),所述螺纹部分(1)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2)和螺纹部分(1)之间设置有光滑孔部分(4),所述连接件前端通过光滑孔部分(4)并穿过密封结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孔部分(4)的孔径小于螺纹部分(1)的最小小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堵头(7)或连接管路(8)。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6)为o型密封圈、方型密封圈、x型密封圈、异型密封圈或平垫。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出口本体(5)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离膜外壳的净水出口,属于膜法分离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净水出口的连接易渗漏、易损坏螺纹,密封连接不便的问题。它包括净水出口本体和密封结构,所述净水出口本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流通道、密封槽和螺纹部分,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结构,所述螺纹部分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它主要用于净水出口与连接件的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伟 周万龙 朱守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乐普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4/1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04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