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极速发展,乘用车品目繁多,客户选择车辆时对车辆内饰外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安全带是车辆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但在市面现有的车辆产品中,存在安全带下固定支架、固定螺栓及车身钣金外漏问题,对车辆内饰外观质量造成影响,降低乘员用车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外观质量差降低乘员用车体验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用于将安全带的端部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安全带相连接的固定支架、以及将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上的紧固件,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紧固件上的护盖,所述护盖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
5.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构造为l型结构,包括与车身钣金连接的第一段和连接安全带的第二段,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上且与所述第一段互成夹角的折弯结构,所述护盖的相应位置处形成有凹槽,以与所述折弯结构配合,对所述护盖形成y向限位。
6.可选地,所述折弯结构构造为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t型结构,以对所述护盖形成z向限位。
7.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的卡槽,所述护盖上设置有卡勾与所述卡槽配合,以使所述护盖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8.可选地,所述护盖上设置有抵顶在所述第二段上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卡勾两侧。
9.可选地,所述护盖构造为倒几字型结构,所述车身钣金上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凸台,所述倒几字型结构的两个翼板分别搭接在所述凸台上。
10.可选地,所述护盖还包括有中空的帽盖,所述帽盖罩设在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上,以避让所述紧固件。
11.可选地,所述安全带的下端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上。
12.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全带的固定支架的表面设置护盖,可以有效遮蔽固定支架、紧固件及车身钣金,解决固定结构零件裸露的质量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还可提升车辆内饰外观的质量,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
14.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固定点护盖结构的爆炸图。
17.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固定点护盖结构安装后的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固定点护盖结构的护盖示意图。
19.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固定点护盖结构的固定支架与紧固件配合示意图。
20.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固定点护盖结构的底座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车身钣金;11-凸台;2-固定支架;21-第一段;22-第二段;221-卡槽;23-折弯结构;3-护盖;31-凹槽;32-卡勾;33-抵顶部;34-翼板;35-帽盖;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4.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定义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具有相互垂直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具体地,可以参考图1中所标识的坐标轴方向,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词的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2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固定结构可以用于将安全带的端部固定在车身钣金1上,其中,固定结构可以包括与安全带相连接的固定支架2、以及将固定支架2固定在车身钣金1上的紧固件4,固定结构还包括罩设在紧固件4上的护盖3,护盖3通过限位结构与固定支架2相连接。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全带的固定支架2的表面设置护盖3,可以有效遮蔽固定支架2、紧固件4及车身钣金1,解决固定结构零件裸露的质量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还可提升车辆内饰外观的质量,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
27.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支架2构造可以为l型结构,包括与车身钣金1连接的第一段21和连接安全带的第二段22,其中,限位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段21上且与第一段21互成夹角的折弯结构23,护盖3的相应位置处形成有凹槽31,以与折弯结构23配合,对护盖3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y向上的限位。其中,凹槽31可以设置成渐扩结构,以方便护盖3的安装于拿取,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2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折弯结构23构造可以为垂直连接于第一段21的t型结构,以对护盖3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z向上的限位,防止护盖松动。此外,在同样可以对护盖3形成z向限位的情况下,折弯结构23可以为倒l型,也可以为椭圆形,本公开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2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段22上的卡槽221,卡槽221可以设置在安全带位置的下方,以对安全带固定位置进行避让,护盖3上设置有卡勾32与卡槽221配合,以使护盖3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
30.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护盖3上设置有抵顶在第二段22上的抵顶部33,抵顶
部3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卡勾32两侧。抵顶部33可以设置成l型的弯折结构,分别抵顶在固定支架2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以防止卡勾32强度不够的情况下,护盖3发生窜动。
31.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护盖3构造可以为倒几字型结构,车身钣金1上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凸台11,倒几字型结构的两个翼板34可以分别搭接在凸台11上。凸台11可以从两侧对固定支架2进行限位,以免紧固件4将固定支架2固定在车身钣金1后,固定支架2绕紧固件4发生轴向位移。翼板34可以遮蔽凸台11,以保证固定结构外形美观,防止车身钣金1裸露。
3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护盖3还可以包括有中空的帽盖35,帽盖35罩设在紧固件4的头部上,以避让紧固件4。紧固件4可以为固定螺栓,帽盖35可以统一尺寸,也可以根据螺栓头部形状尺寸进行定制设计,如圆形、方形、多边型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3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先将固定支架2放置到凸台11处,再通过紧固件4将固定支架2固定到车身钣金1上。此时,检测紧固件4紧固力矩是否满足规定,当紧固力矩检测合格后,将护盖3安装到固定支架2上,并通过折弯结构23和卡槽221进行固定限位。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全带的下端均可以通过该固定结构固定在车身钣金1上。
3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并且该车辆具有上述安全带的固定结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36.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37.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38.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带的固定结构,用于将安全带的端部固定在车身钣金(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安全带相连接的固定支架(2)、以及将所述固定支架(2)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1)上的紧固件(4),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紧固件(4)上的护盖(3),所述护盖(3)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固定支架(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构造为l型结构,包括与车身钣金(1)连接的第一段(21)和连接安全带的第二段(22),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段(21)上且与所述第一段(21)互成夹角的折弯结构(23),所述护盖(3)的相应位置处形成有凹槽(31),以与所述折弯结构(23)配合,对所述护盖(3)形成y向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结构(23)构造为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段(21)的t型结构,以对所述护盖(3)形成z向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段(22)上的卡槽(221),所述护盖(3)上设置有卡勾(32)与所述卡槽(221)配合,以使所述护盖(3)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3)上设置有抵顶在所述第二段(22)上的抵顶部(33),所述抵顶部(3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卡勾(32)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3)构造为倒几字型结构,所述车身钣金(1)上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凸台(11),所述倒几字型结构的两个翼板(34)分别搭接在所述凸台(11)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3)还包括有中空的帽盖(35),所述帽盖(35)罩设在所述紧固件(4)的头部上,以避让所述紧固件(4)。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的下端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1)上。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的固定结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带的固定结构和车辆,固定结构用于将安全带的端部固定在车身钣金上,固定结构包括与安全带相连接的固定支架、以及将固定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的紧固件,固定结构还包括罩设在紧固件上的护盖,护盖通过限位结构与固定支架相连接。在安全带的固定支架的表面设置护盖,可以有效遮蔽固定支架、紧固件及车身钣金,解决固定结构零件裸露的质量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还可提升车辆内饰外观的质量,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段跃辉 张俊 刘京福 倪鹏君 林秀芳 张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4/1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3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