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即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随着模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产品由模具成型而来。圆筒形的零件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中的大部分也是由模具成型而来。现阶段的模具在圆柱形零件成型后脱模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使模具脱模更加简单、快速。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有前模板和前模镶件,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圆筒形腔体,所述前模镶件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且部分位于所述圆筒形腔体内,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板和位于所述后模板上方的推板,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座,所述成型座贯穿所述推板,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后,所述前模镶件与所述成型座形成圆筒零件成型腔,所述推板上设置有将圆筒零件脱离成型座的推板基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模镶件包括固定部和成型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进胶口,所述成型部与所述成型座组合形成圆筒零件的外形。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固定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前模板的上表面平齐。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成型部上设置有多个凹棱。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板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圆筒零件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内。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定距拉板。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通过在前模组件上设置有前模镶件,后模组件上设置有成型座,便于圆筒零件成型。推板上设置有推板基座,推板基座可以将圆筒零件顶出,使圆筒零件快速脱模。
1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前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固定部固定在第一凹槽内且固定部的上表面与前模板的上表面平齐。固定部在装配至第一凹槽内后,固定部与第一凹槽的内壁紧贴,使模具结构紧凑,整体缩小模具的体积。
1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成型部上设置有多个凹棱。成型
部的凹棱便于成型圆筒零件侧壁上的加强筋,增大成型后圆筒零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后模组件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前模板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前模镶件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前模镶件的成型部示意图。
19.附图标记:前模组件100,前模板110,圆筒形腔体111,第一凹槽112,后模组件200,后模板210,成型座211,推板220,推板基座221,凹槽2211,前模镶件300,固定部310,进胶口311,成型部320,凹棱321,定距拉板400。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21.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发明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
22.要理解,单数形式“一”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规定。从而,例如,对“一组件表面”的提及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提及。
23.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素等等的存在,但不限制额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元素等等。
24.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是要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5.如图1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圆筒零件快速脱模模具,包括前模组件100和后模组件200,前模组件100包括有前模板110和前模镶件300,前模板110上设置有圆筒形腔体111,前模镶件300与前模板110固定连接且部分位于圆筒形腔体111内,后模组件200包括后模板210和位于后模板210上方的推板220,后模板210上设置有成型座211,成型座211贯穿推板220,前模组件100和后模组件200合模后,前模镶件300与成型座211形成圆筒零件成型腔,推板220上设置有将圆筒零件脱离成型座211的推板基座221。
26.通过在前模组件100上设置有前模镶件300,后模组件100上设置有成型座211,便于圆筒零件成型。推板220用于将成型后的圆筒零件顶出成型座211,推板220上设置有推板基座221,推板基座221可以将圆筒零件顶出,使圆筒零件快速脱模。
27.如图4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前模镶件300包括固定部310和成型部320,固定部
310与前模板110固定连接,固定部310上设有多个进胶口311,成型部320与成型座211组合形成圆筒零件的外形。固定部310通过螺丝与前模板110固定连接,成型部320与成型座211共同组成圆筒零件的成型腔,材料从进胶口311流入成型腔内,成型后的圆筒零件由推板基座221顶出。
28.如图3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前模板1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2,固定部310固定在第一凹槽112内且固定部310的上表面与前模板110的上表面平齐。固定部310可以是正方形。固定部310在装配至第一凹槽112内后,固定部310与第一凹槽112的内壁紧贴,使模具结构紧凑,整体缩小模具的体积。
29.如图4和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型部320上设置有多个凹棱321。成型部320的凹棱321便于成型圆筒零件侧壁上的加强筋,增大成型后圆筒零件的强度。
30.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推板基座22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11,圆筒零件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2211内,第二凹槽2211的形状与圆筒零件的下端形状匹配,第二凹槽2211的设置有利于推板基座221顶出圆筒零件。
31.如图1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前模组件100和后模组件200的两侧设置有定距拉板400。定距拉板400数量至少为两个,定距拉板400设置在前模组件100和后模组件200的两侧,定距拉板400用于减轻推板220的受力以及用来限定推板220的脱模行程。
3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2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