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供应中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2.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内套管需要经常更换,因此医护人员经常需要对内套管进行清洗,但现有的清洗方法大多为医护人员新进行浸泡,然后依次对内套管的外壁及内壁进行清洗,但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费时费力,且无法进行全面的清洗,导致清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清洗方法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倒l形的摆板,摆板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环形的外壁刷,摆板左端设有弧形的导管,导管右端贯穿壳体且设有与外壁刷同轴的内壁刷,摆板后端设有开口朝下的u形框,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腰形环,壳体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腰形环内的转盘,腰形环上端的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齿条,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与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前端偏心设有前后轴向且可插入u形框内的拉柱。
5.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电机带动转盘,从而带动摆板顺、逆时针的摆动,实现对内套管的清洗,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1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主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倒l形的摆板2,摆板2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环形的外壁刷3,摆板2左端设有弧形的导管4,导管4右端贯穿壳体1且设有与外壁刷3同轴的内壁刷5,摆板2后端设有开口朝下的u形框6,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腰形环7,壳体1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腰形环7内的转盘8,腰形环7上端的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齿条9,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与齿条9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0,不完全齿轮10前端
偏心设有前后轴向且可插入u形框6内的拉柱11。
13.为了使转盘8可转动,所述的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电机12,电机12输出端与转盘8偏心连接。
14.为了对内套管进行固定,所述的壳体1上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限位筒13,限位筒13下端贯穿壳体1且经上下方向的压簧14与壳体1连接。
15.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外壁刷3及内壁刷5进行润湿,所述的腰形环7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水囊15,水囊15下端与壳体1连接,水囊15左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壳体1的进水管16,水囊15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水管17,左侧的出水管17自由端贯穿摆板2且与导管4连通,右侧的出水管17自由端贯穿摆板2且与外壁刷3连通。
16.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废液进行收集,所述的壳体1内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且位于限位筒13下方的废液桶18,壳体1右端拆卸连接有门板19,壳体上1开设有位于废液桶18正上方且锥形的排水孔。
17.为了避免医护人员被夹伤,所述的壳体1上端转动连接有扇形且可遮挡外壁刷3、限位筒13的保护壳20。
18.为了防止清洁液回流,所述的两个出水管17内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两个第一单向阀开口相对,进水管16内设有开口朝右的第二单向阀。
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原始状态为水囊15内含有清洗液,医护人员将壳体1移动至指定地点,当需要对内套管进行清洗时,医护人员使进水管16与外界清洗液连通,并逆时针转动保护壳20,转动一定角度后,保护壳20解除对外壁刷3的遮挡,此时医护人员向下拉动限位筒13,限位筒13向下移动的同时向下压缩压簧14,使压簧14具有向上的弹力,拉动一段距离后,限位筒13上端位于壳体1内,此时医护人员将内套管上端与外壁刷3内,内套管下端与限位筒13对齐;
20.此时医护人员松开限位筒13,限位筒13由于压簧14向上的弹力而向上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限位筒13上端插入内套管下侧开口内,实现内套管与壳体1的相对固定,此时医护人员打开电机12,电机12带动转盘8逆时针转动,转盘8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腰形环7向下移动,腰形环7经齿条9带动不完全齿轮10逆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10转动一定角度后,带动拉柱11插入u形框6内并带动摆板2顺时针摆动,摆板2带动外壁刷3顺时针转动对内套管的完毕进行清洗,摆板2顺时针摆动的同时经导管4带动内壁刷5顺时针转动对内套管的内壁进行清洗;
21.腰形环7向下移动的同时向下压缩水囊15,将水囊15内的清洗液经出水管17流至内套管外壁与内壁上,增加对内套管的清洁效果,转盘8转动一定角度后带动腰形环7移动至最下侧,且拉柱11移出u形框6,此时外壁刷3与内壁刷5均转动至内套管的最右端,此时电机12继续逆时针转动,经转盘8带动腰形环7向上移动,腰形环7经齿条9带动不完全齿轮10逆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10经拉柱11带动u形框6逆时针摆动,u形框6带动摆板2逆时针摆动,摆板2带动外壁刷3逆时针摆动,对内套管的外壁进行清洗,摆板2逆时针摆动的同时经导管4带动内壁刷5逆时针摆动;
22.腰形环7向上移动的同时向上拉伸水囊15,水囊15内部想成负压,并经进水管16将外界的清洗液吸至水囊15内,转盘8转动一定角度后带动腰形环7移动至最上侧,且拉柱11移出u形框6,此时外壁刷3与内壁刷5均转动至原始位置,此时电机12继续逆时针转动,并重
复上述过程,对内套管进行清洗,且废液经限位筒13流至废液桶18内;
23.待清洗完毕后,医护人员打开保护壳20后,向下拉动限位筒13一段距离后,限位筒13上端位于壳体1内,此时向右移动内套管至内套管远离壳体1,此时重新安上未清洗的内套管,并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当不再需要进行清洗时,医护人员取下门板19,将废液桶18内的废液进行倾倒,并重新安上废液桶18,使进水管16与外界清洗液断开连通即可。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设有的壳体、摆板、u形框、腰形环、转盘、齿条、不完全齿轮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内套管进行清洗,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且清洗效果佳,设有的电机,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转动转盘,设有的水囊、出水管、废液桶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使用,设有的保护壳,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受到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倒l形的摆板(2),摆板(2)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环形的外壁刷(3),摆板(2)左端设有弧形的导管(4),导管(4)右端贯穿壳体(1)且设有与外壁刷(3)同轴的内壁刷(5),摆板(2)后端设有开口朝下的u形框(6),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腰形环(7),壳体(1)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腰形环(7)内的转盘(8),腰形环(7)上端的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齿条(9),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与齿条(9)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0),不完全齿轮(10)前端偏心设有前后轴向且可插入u形框(6)内的拉柱(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电机(12),电机(12)输出端与转盘(8)偏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限位筒(13),限位筒(13)下端贯穿壳体(1)且经上下方向的压簧(14)与壳体(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形环(7)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水囊(15),水囊(15)下端与壳体(1)连接,水囊(15)左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左端贯穿壳体(1)的进水管(16),水囊(15)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水管(17),左侧的出水管(17)自由端贯穿摆板(2)且与导管(4)连通,右侧的出水管(17)自由端贯穿摆板(2)且与外壁刷(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且位于限位筒(13)下方的废液桶(18),壳体(1)右端拆卸连接有门板(19),壳体(1) 上开设有位于废液桶(18)正上方且锥形的排水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端转动连接有扇形且可遮挡外壁刷(3)、限位筒(13)的保护壳(20)。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水管(17)内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两个第一单向阀开口相对,进水管(16)内设有开口朝右的第二单向阀。

技术总结
一种内套管消毒洗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清洗方法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倒L形的摆板,摆板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环形的外壁刷,摆板左端设有弧形的导管,导管右端贯穿壳体且设有与外壁刷同轴的内壁刷,摆板后端设有开口朝下的U形框,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腰形环,壳体内设有可转动且位于腰形环内的转盘,腰形环上端的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齿条,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与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前端偏心设有前后轴向且可插入U形框内的拉柱;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刘园园 刘静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园园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2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