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电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代有轨电车作为道路交通工具,不同于地铁、轻轨的独立路权。其多数情况下采用半独立路权或混合路权,不具有独立运行空间。其线路在城市道路中行驶,常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产生交通冲突,易在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路段引起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3.但是在平面交叉口处会与其它交通方式产生混行,表现为有轨电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存在交叉冲突。从目前发生过的事故上分析,大多数有轨电车交通事故是由于机动车在交叉口转弯抢行,车辆在交叉口发生事故或停车、行人横穿交叉口等引起,而有轨电车司机由于不能及时得到前方交通信息,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或操作失误等导致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碰撞,目前是通过建立多个红外探测器,检测电车与交汇口之间的相关信息,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一方面目前的红外探测器维修或者更换的过程较为繁琐,另一方面,稳定安装后的红外探测器无法进行小范围内的调节,存在安装过程的误差无法调节的弊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包括安装架和红外线探测器,所述安装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设置的第一安装件,所述红外线探测器的侧面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弧形设置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弧形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延伸至第一安装件的外部,所述定位杆滑动卡接在滑动槽的内侧壁中;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槽的内侧壁和滑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的侧面和滑动槽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内部设有与定位杆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杆可与定位槽滑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侧面设有两个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侧面通过安装绳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所述定位杆的侧面设有两个定位口,所述定位杆卡接在第二安装件中时,定位口和安装口对应设置,所述定位螺栓的端部螺纹插入对应的定位口和安装口中。
8.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件侧面的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侧面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与红外线探测器固
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连接块滑动在固定杆的外侧壁上。
10.优选地,所述螺栓杆的一端延伸至放置块的外部,所述螺栓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
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有轨电车在预警的过程存在红外探测仪的安装问题,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安装连接,可以使第二安装件稳定的和第一安装件安装,相应的使红外线探测器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架上,同时,在红外线探测器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定位螺栓拧开,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分离即可,有效的避免了目前的红外探测器维修或者更换的过程较为繁琐的情况,提升了更换效率。
13.2、有轨电车在预警的过程存在红外探测仪的位置调节问题,通过调节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使红外线探测器整体可以在放置块上小范围的移动,可解决安装过程的误差无法调节的情况,使整个红外线探测器的利用情况更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a处的放大图。
17.图中:1安装架、2红外线探测器、3第一安装件、4第二安装件、5滑动块、6滑动槽、7定位杆、8定位螺栓、9安装口、10放置块、11螺栓杆、12固定杆、13连接块、14伸缩杆、15弹簧、16定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
‑
3,一种基于有轨电车的智能预警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红外线探测器2,安装架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设置的第一安装件3,红外线探测器2的侧面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弧形设置的第二安装件4,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件4侧面的放置块10,放置块10的侧面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连接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螺栓杆11,螺栓杆1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侧面与红外线探测器2固定连接,连接块13滑动在固定杆12的外侧壁上,螺栓杆11的一端延伸至放置块10的外部,螺栓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通过调节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使红外线探测器2整体可以在放置块10上小范围的移动,可解决安装过程的误差无法调节的情况,使整个红外线探测器2的利用情况更好;
20.第二安装件4的侧面设有两个安装口9,第二安装件4的侧面通过安装绳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8,定位杆7的侧面设有两个定位口16,定位杆7卡接在第二安装件4中时,定位口16和安装口9对应设置,定位螺栓8的端部螺纹插入对应的定位口16和安装口9中。
21.第一安装件3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6,滑动槽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弧形设置的定位杆7,定位杆7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滑动块5延伸至第一安装件3的外部,定位杆7滑动卡接在滑动槽6的内侧壁中;滑动槽6的内侧壁连接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槽6的内侧壁和滑动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4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5的侧面和滑动槽6的内侧壁连接;第二安装件4的内部设有与定位杆7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杆7可与定位槽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之间的安装连接,可以使第二安装件4稳定的和第一安装件3安装,相应的使红外线探测器2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架1上,同时,在红外线探测器2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定位螺栓8拧开,第一安装件3与第二安装件4分离即可,有效的避免了目前的红外探测器2维修或者更换的过程较为繁琐的情况,提升了更换效率。
22.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红外线探测器2时,先将红外线探测器2整体安装在安装架1上,具体过程为,使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位置对应在一起,然后拉到滑动块5,使滑动块5带动定位杆7在滑动槽6中移动,定位杆7会滑动卡接到第二安装件4中,此时将两个定位螺栓8对着对应的安装口9和定位口16稳定拧进,使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稳定的连接在一起,需要进行更换红外线探测器2时,拧出两个定位螺栓8,拉长的弹簧15和伸缩杆14带动定位杆7整体复位到第一安装件3中,此时第一安装件3和第二安装件4分离,更换新的红外线探测器2和第二安装件4,完成安装。
23.在红外线探测器2稳定安装后,需要对红外线探测器2的位置进行调节,此时可转动螺栓杆11端部的固定套,使螺栓杆11转动,带动连接块13整体进行微调,实现红外线探测器2位置的轻微变化。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