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1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塑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铝塑膜所要求的指标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与普通复合膜不同的地方是极高的阻隔性、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耐电解液稳定性、电性能。铝塑膜能保证包装袋袋中的湿度低于40rh;防潮效果是普通聚乙烯的80倍;有良好的防护性能:阻氧、防潮、抗穿刺、高强度、高韧性、可单向或双向透气、抗紫外线、抗化学性,如抗油、油脂及酸碱性物质。铝塑膜产品适用于: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防潮、避光、真空包装。采用两层结构,韧性好,具有良好的隔水、隔氧功能。尺寸不受限制,可以量体定做不同规格、样式的包装袋,可制成平口袋、立体袋等多种样式。
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铝塑膜加工时大多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不仅极易造成铝塑膜原料的卷曲和弯折,而且上料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旨在解决在现有技术中铝塑膜加工时上料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右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正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启动开关、上调按钮和下调按钮,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之间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上设置有铝塑膜卷,所述铝塑膜卷前端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筒和第二传动筒,所述第一传动筒和所述第二传动筒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传动筒和第四传动筒,所述机架左右两端面前端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下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下端内设置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内侧设置有上料轴,所述上料轴外设置有上料筒,所述上料轴左侧设置有电机,所述启动开关、所述上调按钮、所述下调按钮、所述电缸和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及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6.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滑块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滑轨且所述连接滑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7.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左右端面之间设置有紧固板。
8.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两端均设置有压紧旋扣且所述压紧旋扣与所述固定轴间隙配合。
9.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轴与所述上料筒过盈配合。
10.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圆柱与所述连接滑块之间设置有真空垫片。
11.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轴两端设置有轴承固定于所述连接滑块上。
12.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机架、转
筒、第一传动筒、第二传动筒、第三传动筒、第四传动筒、电机、上料轴和上料筒,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对铝塑膜上料运输时可对其进行舒展、拉直,避免上料过程中卷曲、弯折对其后续加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使用电机传动上料替代人工上料,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缸、伸缩杆、连接滑块和轴承,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电缸控制伸缩杆伸缩带动连接滑块运动以满足外部加工装置的位置和高度的要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中a处局部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中b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参照图1

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右端设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2正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启动开关21、上调按钮22和下调按钮23,机架1上端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上设置有夹紧块312,夹紧块312之间设置有固定轴31,固定轴31外设置有转筒3,转筒3上设置有铝塑膜卷8,铝塑膜卷8前端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筒4和第二传动筒5,第一传动筒4和第二传动筒5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传动筒6和第四传动筒7,机架1左右两端面前端设置有电缸94,电缸94下端设置有伸缩杆941,伸缩杆94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圆柱93,连接圆柱93下端内设置有连接滑块911,连接滑块911内侧设置有上料轴91,上料轴91外设置有上料筒92,上料轴91左侧设置有电机9,启动开关21、上调按钮22、下调按钮23、电缸94和电机9与外部电源及控制器2电连接,并受控制器2控制。
19.连接滑块911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滑轨且连接滑轨设置于机架1上,便于连接滑块911在机架1内稳定运动。
20.机架1左右端面之间设置有紧固板12,提高机架1左右端面间的支撑力。
21.固定轴31两端均设置有压紧旋扣311且压紧旋扣311与固定轴31间隙配合,便于固定铝塑膜卷8。
22.上料轴91与上料筒92过盈配合,便于上料轴91带动上料筒92运动。
23.连接圆柱93与连接滑块911之间设置有真空垫片,提高连接圆柱93的牵引力。
24.上料轴91两端设置有轴承912固定于连接滑块911上,便于上料轴91固定于连接滑块911上并旋转。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铝塑膜卷8置于转筒3上并将压紧旋扣311推至转筒3两侧将其固定,再将铝塑膜卷8一端分别穿过第一传动筒4、第二传动筒5、第三传动筒6和第四传动筒7,将本实用新型与外部电源连接,按下启动开关21,控制器2启动电机9,电机9输出轴带动上料轴91旋转,上料轴91带动上料筒92旋转将铝塑膜卷8
一端卷出上料;当外部加工装置与本实用新型高度不同时,按下上调按钮22或下调按钮23,控制器2启动电缸94,电缸94控制伸缩杆941伸长或收缩,伸缩杆941通过连接圆柱93带动连接滑块911在机架1上的连接滑轨上下调或上调以适应外部加工装置即可完成上料。
26.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机架1、转筒3、第一传动筒4、第二传动筒5、第三传动筒6、第四传动筒7、电机9、上料轴91和上料筒92,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对铝塑膜上料运输时可对其进行舒展、拉直,避免上料过程中卷曲、弯折对其后续加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使用电机9传动上料替代人工上料,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缸94、伸缩杆941、连接滑块911和轴承912,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电缸94控制伸缩杆941伸缩带动连接滑块911运动以满足外部加工装置的位置和高度的要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右端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正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启动开关(21)、上调按钮(22)和下调按钮(23),所述机架(1)上端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上设置有夹紧块(312),所述夹紧块(312)之间设置有固定轴(31),所述固定轴(31)外设置有转筒(3),所述转筒(3)上设置有铝塑膜卷(8),所述铝塑膜卷(8)前端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筒(4)和第二传动筒(5),所述第一传动筒(4)和所述第二传动筒(5)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传动筒(6)和第四传动筒(7),所述机架(1)左右两端面前端设置有电缸(94),所述电缸(94)下端设置有伸缩杆(941),所述伸缩杆(94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圆柱(93),所述连接圆柱(93)下端内设置有连接滑块(911),所述连接滑块(911)内侧设置有上料轴(91),所述上料轴(91)外设置有上料筒(92),所述上料轴(91)左侧设置有电机(9),所述启动开关(21)、所述上调按钮(22)、所述下调按钮(23)、所述电缸(94)和所述电机(9)与外部电源及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并受所述控制器(2)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块(911)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滑轨且所述连接滑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左右端面之间设置有紧固板(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31)两端均设置有压紧旋扣(311)且所述压紧旋扣(311)与所述固定轴(31)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轴(91)与所述上料筒(92)过盈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柱(93)与所述连接滑块(911)之间设置有真空垫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轴(91)两端设置有轴承(912)固定于所述连接滑块(91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铝塑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塑膜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右端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正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启动开关、上调按钮和下调按钮,机架上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之间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外设置有转筒,转筒上设置有铝塑膜卷,铝塑膜卷前端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筒和第二传动筒,第一传动筒和第二传动筒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传动筒和第四传动筒,机架左右两端面前端设置有电缸,电缸下端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圆柱,连接圆柱下端内设置有连接滑块,连接滑块内侧设置有上料轴,上料轴外设置有上料筒,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彬 简俊 刘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融达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1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