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机胎胚自动称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型机胎胚自动称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成型机是轮胎制造生产过程中,将半成品部件按照工艺要求组合成型轮胎胎胚的一种轮胎生产专用设备, 乘用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机在完成胎胚生产后,需要通过称重器读取胎胚重量,称重完成后将轮胎运送至胎胚提升机,运输至至胎胚库进行储存;在胎胚运送过程中,员工需要使用手臂把胎胚推送至胎胚提升机,每8个小时员工需要操作350

450次,劳动强度大,同时单次需要操作时间约2s,不间断的工作使操作者易疲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型机胎胚自动称重输送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成型机胎胚自动称重输送装置,包括支撑部、称重部、驱动部和推动部,所属支撑部固定于地面且入口端与生产线上游的成型机连接,所述称重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内部,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所述推动部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顶部的两侧,所述推动部与所述驱动部配合形成胎胚摆动推动结构;
6.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架、限位架和电机支架,所述支撑架为立式框架结构,所述限位架左右对称并与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称重部与两侧的所述限位架配合连接形成胎胚承载称重结构,所述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部连接形成驱动部支撑结构。
7.优选的,所述称重部包括称重板、弹簧、承重板和转动辊,所述限位架设置有多个竖直的限位槽,每个所述转动辊的两端竖直限位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架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板与设置于所述转动辊下方并与全部所述转动辊接触连接,全部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承重板下端面且呈阵列均匀排布,全部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称重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竖直设置并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上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推动部配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推动部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和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前端与驱动电机对应侧的所述限位架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后部设置有圆弧型的弧形齿板,所述弧形齿板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可拆卸设置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固定板转动
辊,所述转动板的内侧面可拆卸设置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转动板转动辊。
11.优选的,所述电机支架的侧面固定设置有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与所述驱动轴同轴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3.本装置通过推动部将胎胚推送至胎胚提升机,减少了操作员的重复劳动,通过改进驱动装置和推动装置,避免了皮带链条传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同时减少了设备的零件数量,更加便于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支撑部,2

称重部,3

驱动部,4

推动部;
16.11

支撑架,12

限位架,121

限位槽,13

电机支架,131

限位轴承,21

称重板,22

弹簧,23

承重板,24

转动辊,31

驱动电机,32

驱动轴,33

驱动齿轮,41

固定板,411

固定板转动辊,42

转动板,421

弧形齿板,422

转动板转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18.实施例一
19.参照图1所示,一种成型机胎胚自动称重输送装置,包括支撑部1、称重部2、驱动部3和推动部4,所属支撑部1固定于地面且入口端与生产线上游的成型机连接,称重部2固定连接于支撑部1内部,驱动部3固定于支撑部1的一侧,推动部4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部1顶部的两侧,推动部4与驱动部3配合形成胎胚摆动推动结构,支撑部1包括支撑架11、限位架12和电机支架13,支撑架11为立式框架结构,限位架12左右对称并与支撑架11顶部固定连接,称重部2与两侧的限位架12配合连接形成胎胚承载称重结构,电机支架13固定于支撑架11的一侧并与驱动部3连接形成驱动部3支撑结构。
20.本装置是通过推动部4来模拟人手臂的推动,将胎胚从称重部2推至胎胚提升机,推动部4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固定的,仅提供水平限位作用,另一部分是旋转结构,通过摆动和固定部结合即可实现对胎胚的推动。
21.实施例二
22.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称重部2包括称重板21、弹簧22、承重板23和转动辊24,限位架12设置有多个竖直的限位槽121,每个转动辊24的两端竖直限位于对应的限位槽121内并与限位架12转动连接,承重板23与设置于转动辊24下方并与全部转动辊24接触连接,全部弹簧22的上端固定于承重板23下端面且呈阵列均匀排布,全部弹簧22的下端与称重板21固定连接,驱动部3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轴32和驱动齿轮33,驱动电机31与电机支架13固定连接,驱动轴32竖直设置并与驱动电机31配合连接,驱动轴32的上部设置有驱动齿轮33,驱动齿轮33与推动部4配合连接。
23.称重部2的作用是对胎胚进行称重,以往的运输线称重装置是通过在传送辊的空隙中插入称重架,然后称重架上升来实现称重的功能,然而,一方面称重架的机械升降结构需要额外配备,第二方面,称重架和传送辊在升降的过程中不能受到震动等的影响,否则称重架容易与传送辊碰撞,导致传送辊、称重架和升降结构的损坏,本装置舍去了升降结构,直接将称重部2与支撑部1连接,胎胚称重时不受其他因素干扰,装置运行更加稳定。
24.实施例三
25.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推动部4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41和转动板42,转动板42的前端与驱动电机31对应侧的限位架12顶部转动连接,转动板42的后部设置有圆弧型的弧形齿板421,弧形齿板421与驱动齿轮33啮合,固定板41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固定板转动辊411,转动板42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转动板转动辊422,电机支架13的侧面固定设置有限位轴承131,限位轴承131与驱动轴32同轴转动连接。
26.固定板41和转动板42的设置改变了以往通过传送辊的方式来输送,转动辊24仅承担转动摩擦的承载作用,减少胎胚和称重板23的摩擦,使得推动部4可以更方便的推动胎胚,而固定板41通过和转动板42的配合实现对胎胚的推动,固定板4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板转动辊,作用是降低胎胚和固定板41的摩擦力,转动板42的内侧同时设置有多个转动板转动辊422,是为了降低胎胚和转动板42的摩擦力,降低的摩擦力可以降低装置的能耗,可拆卸的设置更易维护保养。
27.工作原理:
28.1.转动板42的位置处于与限位架12平行的位置,弧形齿板421位置靠外,此时胎胚由生产线上游运至装置内。
29.2.驱动电机31启动,带动驱动轴32和驱动齿轮33转动,驱动齿轮33和弧形齿板421啮合并带动弧形齿板421运动,由于转动板42的一端与限位架12转动连接,在弧形齿板421的带动下,转动板42发生转动。
30.3.转动板42的外端与胎胚接触并将胎胚向斜向推动,然后胎胚与固定板41接触并被限位,只能沿着固定板41的方向向前移动。
31.4.当胎胚被推送至称重部2正上方,驱动电机31停止运行,胎胚进行称重操作。
32.5.称重完毕后驱动电机31继续转动,带动驱动齿轮33和弧形齿板421运动,将胎胚推出,完成单个的胎胚输送。
33.6.输送完成后,驱动电机31反转,带动驱动齿轮33和弧形齿板421运动,带动转动板42回到初始位置。
34.7.完成单个的运输和称重流程,后续的持续称重运输重复1

6步操作。
35.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1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