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运动护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护膝。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腿部的健康。膝盖既是一个在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部位,还是一个受伤时极其疼痛且恢复较慢、甚至个别人会出现下雨阴天就隐隐作痛的情况。因此,喜欢运动的人、老人、膝盖受伤的人都会选择护膝这种护具来保护自己的膝盖。
3.本技术的发明人在长期研发中发现,现有运动型的护膝往往采用简单的椭圆形外观的硅胶圈对髌骨进行保护,但这种椭圆形硅胶圈对膝盖的保护不全面,仍存在膝盖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护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椭圆形硅胶圈的护膝对膝盖保护不全面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护膝,其中,护膝包括:护膝本体、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所述护膝本体呈管状,所述护膝本体的直径沿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髌骨限位件和所述支撑条内嵌于所述护膝本体内;所述髌骨限位件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用于卡套髌骨,所述髌骨限位件呈多边形,且多边形的多条边落于一虚拟四边形的四边上;所述支撑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条分布于所述髌骨限位件的两侧。
6.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条相互平行,且对称分布于所述髌骨限位件的两侧;所述虚拟四边形为虚拟菱形,所述虚拟菱形的一组对角所在的对角线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条相互平行,另一组对角分别靠近两侧的所述支撑条设置。
7.其中,所述髌骨限位件呈八边形,所述八边形为所述虚拟菱形在两个对角上分别切割一个四边形得到。
8.其中,所述髌骨限位件呈四边形,所述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条相邻设置。
9.其中,所述髌骨限位件呈六边形,所述六边形为所述虚拟菱形在两个对角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
10.其中,所述髌骨限位件呈十边形,所述十边形为所述虚拟菱形在两条边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
11.其中,所述十边形为所述虚拟菱形在两条相邻边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
12.其中,所述髌骨限位件呈十二边形,所述十二边形为所述虚拟菱形在四个角上分别切割一个四边形得到。
13.其中,所述髌骨限位件呈十六边形,所述十六边形为所述虚拟菱形在四条边上分
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
14.其中,所述支撑条的数量为偶数,且每个所述支撑条均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条。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护膝,该护膝包括护膝本体、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护膝本体呈管状,护膝本体的直径沿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内嵌于护膝本体内;髌骨限位件上设置有孔洞,孔洞用于卡套髌骨,髌骨限位件呈多边形,且多边形的多条边落于一虚拟四边形的四边上;支撑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撑条分布于髌骨限位件的两侧。通过多边形的髌骨限位件卡套髌骨,在保护髌骨的同时,多边形的形状对膝盖进行更全面的保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椭圆形硅胶圈的护膝对膝盖保护不全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7.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护膝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6.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护膝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揭示的护膝100包括护膝本体11、髌骨限位件12和支撑条13。
28.具体来说,护膝本体11呈管状,髌骨限位件12和至少两个支撑条13内嵌于护膝本体11内。在本实施例中,护膝本体11的直径沿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直径较大的一端用于套在人体膝盖上方的大腿部,直径较小的一端用于套在人体膝盖下方的小腿部。
29.护膝本体11采用针织工艺,能够使用户佩戴更加舒适。护膝本体11上设有螺旋状的针织纹路,且套在大腿和小腿两部分的螺旋纹方向相反,能够在人体佩戴时更加保护膝盖和膝盖上的韧带,避免韧带拉伤。
30.髌骨限位件12上设置有孔洞121,孔洞121可以呈圆形,用于卡套髌骨,孔洞121的形状与髌骨的形状相匹配。孔洞121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能够减少膝盖运动时髌骨的移动,进一步保护膝盖内的半月板,减少磨损。
31.髌骨限位件12呈多边形,且多边形的多条边落于一虚拟四边形的四边上,多边形的髌骨限位件12能够更全面的保护膝盖。
32.由于膝盖由四条主要的韧带支撑着,其中有两条在膝的两侧,称为中侧突韧带和外侧突韧带,主要功能是防止膝部轴离位;另外两条韧带则分别分布在膝前后方,称为前十字韧带和后十字韧带,作用是防止膝部前后移位。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撑条1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能够避免膝盖受伤时对四条韧带带来直接的伤害,至少两个支撑条13分布于髌骨限位件12的两侧,能够直接保护膝盖两侧的中侧突韧带和外侧突韧带,防止两侧韧带拉伤,还能防止膝盖突然弯曲对膝盖前后的前十字韧带和后十字韧带的伤害。
33.护膝本体11对应髌骨限位件12的部位还设置有多边形花纹,花纹的形状大致呈菱形,也可以与髌骨限位件12的形状相匹配。
34.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支撑条13相互平行,且对称分布于髌骨限位件12的两侧,图2中以两个支撑条13为例进行说明。虚拟四边形为虚拟菱形或者大致呈虚拟菱形,虚拟菱形的一组对角所在的对角线与至少两个支撑条13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另一组对角分别靠近两侧的支撑条13设置。
3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髌骨限位件12呈八边形,八边形为虚拟菱形在两个对角上分别切割一个四边形得到。
37.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髌骨限位件12呈四边形,且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与至少两个支撑条13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髌骨限位件12可以呈菱形。
39.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髌骨限位件12呈六边形,六边形为虚拟菱形在两个对角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在本实施例中,六边形为虚拟菱形在靠近支撑条13的两个对角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远离支撑条13的两个对角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
41.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髌骨限位件12呈十边形,十边形为虚拟菱形在两条边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
4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十边形为虚拟菱形在两条相邻边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两条相邻边形成的夹角为虚拟菱形的一个角。
44.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髌骨限位件12呈十二边形,十二边形为虚拟菱形在四个角上分别切割一个四边形得到。
46.请一并参阅图7,图7是图1所示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髌骨限位件12呈十六边形,十六边形为虚拟菱形在四条边上分别切割一个三角形得到。
4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条13的数量为偶数,且每个支撑条13均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条。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条13的数量为2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4、6、8个等。
49.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护膝,该护膝包括护膝本体、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护膝本体呈管状,护膝本体的直径沿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髌骨限位件和支撑条内嵌于护膝本体内;髌骨限位件上设置有孔洞,孔洞用于卡套髌骨,髌骨限位件呈多边形,且多边形的多条边落于一虚拟四边形的四边上;支撑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撑条分布于髌骨限位件的两侧。通过一多边形的髌骨限位件卡套髌骨,在保护髌骨的同时,多边形的形状对膝盖进行更全面的保护,使得护膝对膝盖全方位的保护。
5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