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安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7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安全锁装置。


背景技术:

2.安全座椅是一种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在汽车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而安全座椅一般是安放在驾驶位的后排,一般会使用安全锁扣将儿童束缚在座椅内,以保证安全。
3.但是,儿童好动,可能会将锁扣打开,而现有的安全锁装置,不能及时提醒监护人锁扣断开,使得儿童容易失去保护,具有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安全锁扣,为了防止儿童打开,结构复杂,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安全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安全锁装置,包括一侧构造有锁舌的扣体、与扣体适配的锁体、固定柱以及承接板,所述锁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口,插口内设置有承接板,承接板上构造有活动柱,活动柱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插口的槽底固定连接,且活动柱的中部贯穿有衔接片,而插口内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一组警示导电片以及一组安全导电片,衔接片位于警示导电片与安全导电片之间,且警示导电片与安全导电片并联于同一警报电路中;
6.所述插口的端口内侧开设有供固定柱安装的收纳槽,收纳槽内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固定柱的一端固定,且固定柱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构造有连接柱,连接柱穿出锁体外。
7.优选的,所述警示导电片与安全导电片所在的电路支路上分别串联有颜色不同的指示灯,且所述锁体内开设有安全腔,安全腔内安装有蜂鸣器以及电源,而蜂鸣器串联入警示导电片所在的电路。
8.优选的,所述安全腔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扩音孔,且安全腔的另一侧安装有密封盖。
9.优选的,所述承接板远离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供锁舌端部插入的浅槽,且承接板上的浅槽朝向插口的端口。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且所述锁舌上开设有供连接柱滑入的卡接通槽,同时,卡接通槽的末端开设有供固定柱贯穿的固定槽孔。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穿出锁体外的一端构造有按钮,且锁体的外缘面上开设有供按钮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端口外沿螺纹安装有防护盖,防护盖将按钮罩于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扣体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束带孔,且锁体远离插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束带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座椅安全锁装置,得益于承接板、活动柱、衔接片、第二弹簧、警示导电片以及安全导电片的配合,当锁舌插入插口内并抵接住承接板后,活动柱会带动衔接片朝向插口的槽底移动,从而使衔接片将安全导电片连接起来,此时安全导电片所在的电路通电,绿色的指示灯亮起,而当扣体与锁体被儿童打开时,锁舌脱离插口,使得活动柱弹起,则衔接片将警示导电片连接起来,此时警示导电片所在的电路通电,红色的指示灯亮起,蜂鸣器启动,从而提醒监护人及时将扣体与锁体扣起,提高了对儿童的安全保护效果;
14.且得益于固定柱、收纳槽、第一弹簧、连接柱以及按钮的配合,当按下按钮时,固定柱会被推入收纳槽内,此时锁舌向插口内插入时,卡接通槽与连接柱配合,使得锁舌能够顺利插入插口内,而当锁舌完全插入后,松开按钮,使得第一弹簧将固定柱弹起使其贯穿固定槽孔,而由于固定柱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使得在不按下按钮的情况下,锁舌不会从插口内脱落,同时,由于防护盖的设置,对按钮起到了保护作用,可避免儿童按下按钮而使锁舌与插口脱落,结构简单,保护效果良好,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电路示意图。
19.图中:1扣体、101第一束带孔、2锁舌、201卡接通槽、202固定槽孔、3锁体、301第二束带孔、4插口、5固定柱、501收纳槽、502第一弹簧、6连接柱、601按钮、7安装槽、701防护盖、8承接板、801活动柱、802衔接片、803第二弹簧、9警示导电片、901安全导电片、902指示灯、10安全腔、1001扩音孔、1002密封盖、11蜂鸣器、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图2与图3所示,该座椅安全锁装置,包括一侧构造有锁舌2的扣体1、与扣体1适配的锁体3、固定柱5以及承接板8,所述锁体3的一端开设有插口4,插口4内设置有承接板8,承接板8上构造有活动柱801,活动柱801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803与插口4的槽底固定连接,且活动柱801的中部贯穿有衔接片802,而插口4内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一组警示导电片9以及一组安全导电片901,衔接片802位于警示导电片9与安全导电片901之间,且警示导电片9与安全导电片901并联于同一警报电路中,具体实施时,警报电路如图4所示,其中活动柱801与衔接片802构成的整体结构可分别与警示导电片9与安全导电片901配合,相当于图4电路中的单刀双掷开关,当锁舌2完全插入插口4内并与承接板8抵接时,活动柱801会带动衔接片802朝插口4的内部移动,使得衔接片802与安全导电片901连接,此时安全导电片901所在电路通电,绿色的指示灯902亮起,表示扣带紧扣,安全放心,而当扣体1与锁体3被
儿童打开时,锁舌2脱离插口4,则第二弹簧803将活动柱801弹起,使得衔接片802与警示导电片9连接,此时警示导电片9所在的电路通电,红色的指示灯902亮起,同时,蜂鸣器11也会启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监护人及时将扣体1与锁体3扣起,提高了对儿童的安全保护效果;
22.所述警示导电片9与安全导电片901所在的电路支路上分别串联有颜色不同的指示灯902,且所述锁体3内开设有安全腔10,安全腔10内安装有蜂鸣器11以及电源12,而蜂鸣器11串联入警示导电片9所在的电路,具体实施时,与警示导电片9串联的指示灯902呈红色,表示警报,与安全导电片901串联的指示灯902呈绿色,表示安全;
23.所述安全腔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扩音孔1001,且安全腔10的另一侧安装有密封盖1002;
24.所述承接板8远离活动柱801的一侧开设有供锁舌2端部插入的浅槽,且承接板8上的浅槽朝向插口4的端口。
25.如图1与图2所示,该座椅安全锁装置,包括一侧构造有锁舌2的扣体1、与扣体1适配的锁体3、固定柱5以及承接板8,所述锁体3的一端开设有插口4,插口4的端口内侧开设有供固定柱5安装的收纳槽501,收纳槽501内固定有第一弹簧502,第一弹簧502与固定柱5的一端固定,且固定柱5远离第一弹簧502的一端构造有连接柱6,连接柱6穿出锁体3外;
26.所述固定柱5的直径大于连接柱6的直径,且所述锁舌2上开设有供连接柱6滑入的卡接通槽201,同时,卡接通槽201的末端开设有供固定柱5贯穿的固定槽孔202;
27.所述连接柱6穿出锁体3外的一端构造有按钮601,且锁体3的外缘面上开设有供按钮601嵌入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端口外沿螺纹安装有防护盖701,防护盖701将按钮601罩于内部,具体实施时,当按下按钮601时,固定柱5会被推入收纳槽501内,此时锁舌2向插口4内插入时,卡接通槽201与连接柱6配合,使得锁舌2能够顺利插入插口4内,而当锁舌2完全插入后,松开按钮601,使得第一弹簧502将固定柱5弹起使其贯穿固定槽孔202,而由于固定柱5的直径大于连接柱6的直径,使得在不按下按钮601的情况下,锁舌2不会从插口4内脱落,同时,由于防护盖701的设置,则对按钮601起到保护效果;
28.所述扣体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束带孔101,且锁体3远离插口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束带孔301。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0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