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为将水性泡沫应用于生产实际,目前,制泡装备主要分为三动力(两台水泵和一台空气压缩机)和双动力(一台水泵和一台空气压缩机)系统。三动力系统主要采用引射式发泡方式。利用水泵作为主动力添加水,螺杆泵添加发泡剂,空压机添加气体,制备泡沫。双动力制泡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网式发泡系统。利用压缩气体作为主动力,通过水泵将发泡液喷洒到发泡网上,进行发泡;二是引射式发泡系统。利用水泵作为主动力,通过文丘里管产生的负压将发泡剂吸附发泡器内,并通过空压机加入气体,进行发泡。
3.水性泡沫技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由于生成装置多采用三动力或双动力,造成制泡装备复杂,成本高,易造成资源浪费,维修检验过程比较繁冗,同时在现场进行应用时多有不便。针对水性泡沫发生装置存在的工艺问题,为将水性泡沫更加简单、便捷、成本低廉地工业化应用,有必要研制出一种以气体作为唯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低。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包括气体增压机构、储液罐、扩散器和喷射机构,所述储液罐用于盛放泡沫溶液,所述气体增压机构与所述储液罐的第一输气管路连通,所述气体增压机构为所述储液罐提供压力,所述储液罐的第二输气管路和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均通过所述扩散器与所述喷射机构连通,所述扩散器和所述喷射机构之间设置有混合器。
7.优选地,所述气体增压机构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第一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气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路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罐内,所述第一输气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储液罐内泡沫溶液的液面以上。
8.优选地,所述第二输气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罐内,所述第二输气管路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储液罐内泡沫溶液的液面以上,所述第二输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扩散器连通。
9.优选地,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与四通的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四通的第二连接口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四通的第三连接口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四通的第四连接口设置有第一阀门。
10.优选地,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的上端连通,所述水位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的下端连通。
11.优选地,所述扩散器为三通,所述扩散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气管路连通,所述扩散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罐的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扩散器的第三端与所述混合器连通。
12.优选地,所述出液口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扩散器的所述第二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
13.优选地,所述喷射机构为喷枪,所述喷射机构与所述混合器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喷射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以气体作为唯一动力,将气体通过第一输气管路注入储液罐,在储液罐顶部空间形成气压,气压将泡沫溶液压入扩散器,同时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路进入扩散器,将泡沫溶液转化成水性泡沫。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加油站、化工企业、建设等行业的火灾扑救提供水性泡沫技术的应用工艺,还可为港口散货粉尘防治、水泥厂、火电厂、爆破作业等产尘量较大的场所的粉尘控制,提供泡沫抑尘技术的应用工艺,本实用新型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通示意图;
19.其中:100
‑
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1
‑
气体增压机构,2
‑
储液罐,3
‑
扩散器,4
‑
喷射机构,5
‑
第一输气管路,6
‑
第二输气管路,7
‑
出液口,8
‑
增压泵,9
‑
第一管路,10
‑
出气口,11
‑
进气口,12
‑
添加口,13
‑
四通,14
‑
压力表,15
‑
泄压阀,16
‑
第一阀门,17
‑
水位计,18
‑
第一端,19
‑
第二端,20
‑
第三端,21
‑
第二阀门,22
‑
第二管路,23
‑
混合器,24
‑
第三管路,25
‑
第三阀门,26
‑
第一连接口,27
‑
第二连接口,28
‑
第三连接口,29
‑
第四连接口,30
‑
快速接头,31
‑
单向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低。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如图1
‑
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100,包括气
体增压机构1、储液罐2、扩散器3和喷射机构4,储液罐2用于盛放泡沫溶液,气体增压机构1与储液罐2的第一输气管路5连通,气体增压机构1为储液罐2提供压力,储液罐2的第二输气管路6和储液罐2的出液口7均通过扩散器3与喷射机构4连通,扩散器3和喷射机构4之间设置有混合器23。
2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气体增压机构1包括增压泵8,增压泵8与第一管路9的一端连通,第一管路9的另一端与第一输气管路5的一端连通,第一管路9与第一输气管路5之间设置有单向快速接头31,第一输气管路5的另一端位于储液罐2内,第一输气管路5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0,出气口10位于储液罐2内泡沫溶液的液面以上。
25.本实施例中,第二输气管路6的一端位于储液罐2内,第二输气管路6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位于储液罐2内泡沫溶液的液面以上,第二输气管路6的另一端与扩散器3连通。
26.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气管路5和第二输气管路6均与储液罐2通过焊接连接。
27.本实施例中,储液罐2上设置有添加口12,添加口12与四通13的第一连接口26连接,四通13的第二连接口27设置有压力表14,四通13的第三连接口28设置有泄压阀15,四通13的第四连接口29设置有第一阀门16。
28.本实施例中,储液罐2上设置有水位计17,水位计17的一端与储液罐2的上端连通,水位计17的另一端与储液罐2的下端连通。
29.本实施例中,扩散器3为三通,扩散器3的第一端18与第二输气管路6通过单向快速接头31连通,扩散器3的第二端19与储液罐2的出液口7连通,扩散器3的第三端20与混合器23连通。
30.本实施例中,出液口7设置有第二阀门21,出液口7与扩散器3的第二端19通过第二管路22连通,扩散器3的第二端19与第二管路22通过快速接头30连接。
31.本实施例中,喷射机构4为喷枪,喷射机构4与混合器23通过第三管路24连通,第三管路24与喷射机构4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25。
32.本实施例的单一动力的水性泡沫制备装置100使用时,利用增压泵8将气体通过第一管路9、第一输气管路5、出气口10注入储液罐2并在储液罐2顶部空间形成压缩气体,利用该压缩气体作为唯一动力将泡沫溶液从储液罐2底部的出液口7通过第二管路22、扩散器3压入混合器23内;压缩气体还可以经过进气口11、第二输气管路6、扩散器3输入混合器23内;压缩气体与泡沫溶液通过扩散器3的第三端20进入混合器23后通过湍流混合形成泡沫,从泡沫枪出口输出泡沫。
33.本实施例可用于加油站、化工企业、建设等行业的火灾扑救提供水性泡沫技术的应用工艺,还可为港口散货粉尘防治、水泥厂、火电厂、爆破作业等产尘量较大的场所的粉尘控制,提供泡沫抑尘技术的应用工艺,本实施例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34.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