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硬砂铸件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一个立体库的铸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自硬砂铸件生产线,由于砂箱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工装存放工位;此外,砂型硬化、铸件冷却砂型、砂芯也需要大量的存放工位。随着技术发展,传统铸件生产线开始采用立体库存储技术,现有技术布局中砂箱、砂型硬化、铸件冷却砂型、砂芯采用独立的立体库存储;这种布局在生产时,立体库会出现“空库”现场;即由于立体库存储物料单一,随着存储物料转运,某个存储库会处于“空库”闲置状态,这一现场浪费了宝贵的立体库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一个立体库的铸件生产线,提高了车间场地利用率,实现了高效生产的目的。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一个立体库的铸件生产线,包括:立体库、造型工部、下芯工部、浇注冷却工部、落砂工部、供芯工部、堆垛机;
5.所述立体库包括至少一个立体库架;立体库架垂直方向设有多排储物格;
6.各造型工部、下芯工部、浇注冷却工部、落砂工部和供芯工部布设在立体库架的侧面,与立体库分别对接;堆垛机能够在立体库架的一侧行走,堆垛机用于从立体库架取放物料。
7.进一步地,所述铸件生产线还包括电子标签识读器,用于读取物料上设置的标签信息,并向控制器反馈。
8.进一步地,立体库架配置为两个,间隔一个距离并行设置,两个立体库架中间用于容纳能够行走的堆垛机;造型工部、下芯工部、浇注冷却工部、落砂工部和供芯工部布设在两个立体库架的外侧。
9.进一步地,造型工部设有砂型造型设备、流涂设备、烘干设备;造型工部在一处设有模具输送线和砂箱输送线,分别对接立体库架;造型工部在另一处设有半型输送线,对接立体库架。
10.更进一步地,造型工部还设有不合格件回送输送线,对接立体库架。
11.进一步地,供芯工部设有砂芯输送线,对接立体库架。
12.进一步地,下芯工部设有下芯输送线,对接立体库架。
13.进一步地,浇注冷却工部设有合箱设备、浇注设备、铸件预冷却库;合箱设备通过合箱输送线在浇注冷却工部一处对接立体库架;铸件预冷却库包括一层或数层无动力辊道输送线,在浇注冷却工部另一处对接立体库架。
14.进一步地,落砂工部设有落砂输送线,对接立体库架。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铸件生产线的各工序共用一个立体库,此方案由于多类型物料存储在一个共用库中,随着生产线运行,使立体库的一些储物格可交替衔接存储物料,彻底解决了一条生产线配置多个立体库存在的“空库”现象;与此同时,实现了立体库存储物料与生产线各工部数字化对应,还实现生产线各工部之间物料数字化调度,做到在线运行,自动对应,准时到达,复杂物料有序堆放;满足自硬砂铸件生产线流水线生产要求,同时提高了车间场地利用率,实现高效、安全、快速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铸件生产线俯视角度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立体库架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造型工部的模具输送线和砂箱输送线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造型工部的半型输送线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芯工部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浇注冷却工部的铸件预冷却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一个立体库的铸件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立体库1、造型工部2、下芯工部3、浇注冷却工部4、落砂工部5、供芯工部6、堆垛机7;
24.所述立体库1包括至少一个立体库架101;立体库架101垂直方向设有多排储物格1011;所有储物格1011可分为多种尺寸,以适应铸件生产线运行时多种物料的存储需要;图2显示了立体库架101的一种结构;
25.各造型工部2、下芯工部3、浇注冷却工部4、落砂工部5和供芯工部6布设在立体库架101的侧面,与立体库分别对接;堆垛机7能够在立体库架101的一侧行走,堆垛机7用于从立体库架101取放物料;
26.在一个优化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子标签识读器,用于读取物料上设置的标签信息,并向控制器反馈;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plc;
27.在一个优化的实施例中,立体库架101配置为两个,间隔一个距离并行设置,两个立体库架101中间用于容纳能够行走的堆垛机7;本实施例中,造型工部2和浇注冷却工部4布设在其中一个立体库架101的外侧;供芯工部6、下芯工部3和落砂工部5布设在其中另一个立体库架101的外侧;此布设方式结构紧凑,节约场地;
28.为便于理解,以下简单介绍铸件生产中的一些术语;
29.造型模具通常分为上模和下模;其可以是木制模具;
30.砂箱分为上砂箱和下砂箱,与上模和下模分别对应;砂箱通常为框型;
31.成型后的砂型通常包括两个半型,即砂型上型和砂型下型,需要进行硬化;砂型的半型表面需要进行流涂,再烘干;
32.砂芯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置入砂型的一个半型中;然后再合箱,合箱机抓取上砂箱连带其内硬化的砂型上型扣合至下砂箱与其内硬化的砂型下型;后续再进行浇注和冷却工艺;
33.造型工部2设有砂型造型设备、流涂设备、烘干设备(如表干炉);造型工部2通过输送线与立体库架101对接;
34.如图3、图4所示,造型工部2在一处设有模具输送线201和砂箱输送线202,分别对接立体库架101;造型工部2在另一处设有半型输送线203,对接立体库架101;在图1中,模具输送线201和砂箱输送线202可在图1中的a处对接立体库架101,造型工部2还设有不合格件回送输送线,对接立体库架101,起模后的砂型假如是坏的,可以在图1中的b处送回立体库架,再通过堆垛机7送往落砂工部5对接立体库架的位置;半型输送线203可在图1中的c处对接立体库架101;
35.在铸件生产线造型时,堆垛机7可根据生产计划,将所需要的模具8(上模、下模)、砂箱9(上砂箱、下砂箱)从立体库架101有序调出;分别通过模具输送线201和砂箱输送线202向造型工部2输送,此时立体库架101空出的储物格可以放置其它物料;在造型工部2经过造型、流涂、烘干后造好的半型10(砂型上型、砂型下型)连同半型外面的砂箱置于托板上,通过半型输送线203进入立体库架101进行存储、硬化;电子标签识读器可识读承载半型10的托板上的标签信息,以掌握半型10的硬化时间;硬化完成的半型10可调入下一工序;
36.供芯工部6可以供应砂芯,同样,部分砂芯也可通过相应的砂芯输送线送至立体库架101暂存;供芯工部6的砂芯输送线在图1中e处对接立体库架101;
37.如图5所示,下芯工部3设有下芯输送线301,对接立体库架101;硬化后的半型10连同半型外面的砂箱可通过堆垛机7调取到下芯输送线301上;然后将与当前半型10对应的砂芯11也调取至下芯输送线301上的半型10中;可通过机械手或人工完成下芯的过程;完成下芯的半型10(通常是砂型下型)返回至立体库架101中暂存;
38.浇注冷却工部4设有合箱设备、浇注设备、铸件预冷却库401;合箱设备通过合箱输送线在浇注冷却工部4一处对接立体库架101,例如在图1中f或g处对接立体库架101;如图6所示,铸件预冷却库401包括一层或数层无动力辊道输送线402,在浇注冷却工部4另一处对接立体库架101,例如图1中h处;合箱设备抓取上砂箱连同其内的半型翻转180
°
扣合至下砂箱连同其内的半型上;然后进行浇注,浇注后处于高温状态的砂型(外面有砂箱)和铸件进入铸件预冷却库401预冷却,预冷却后的砂型12(外面有砂箱)和铸件(未开箱的铸件还在砂型中)再通过无动力辊道输送线输送至立体库架101存储;预冷却后的砂型12(外面有砂箱)和铸件的托板上设有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识读器识读该电子标签后,可以记录预冷却后的砂型(外面有砂箱)和铸件继续冷却的时长;
39.落砂工部5设有落砂输送线,对接立体库架101;当位于立体库架101中的砂型(外面有砂箱)和铸件冷却时长达到工艺设定开箱时长,立体库架101中的砂型(外面有砂箱)和铸件由堆垛机7调取到落砂输送线上,在落砂设备上完成开箱、落砂后,空的砂箱(上砂箱、下砂箱)和托板再返回立体库架101中存储;铸件可通过机械臂搬运走;
40.立体库架101中的储物格,可依据铸件生产线需存储物料的外形尺寸,设置多种尺寸规格,以提高立体库1空间利用率;
41.堆垛机7可依据铸件生产线的运行节拍,设置一台、两台或多台,满足生产线运行
节拍。
42.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