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真正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
背景技术:
2.真正无线蓝牙耳机形状小巧,功能多,佩戴舒适,使用便捷,携带方便,使用场景丰富等特点,真正无线蓝牙耳机是时尚的潮流,id也越来越新颖。
3.充电盒是给无线耳机提供收纳、充电作用,现有的耳机充电盒是合页翻盖式,合页翻盖式充电盒上下壳翻盖角度只能旋转90
°
,取放耳机过程中会被上壳挡到,不顺畅。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真正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真正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包括:底壳、设置于所述底壳内并用于定位安装蓝牙耳机的中壳及铰接安装于所述底壳上的上壳,所述底壳与所述上壳通过转轴连接并能够绕该转轴相对旋转,所述上壳内安装有依次均匀环周分布于所述转轴四周的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第三磁铁块及第四磁铁块,所述底壳内安装有分布于所述转轴两侧的第五磁铁块和第六磁铁块,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块和所述第三磁铁块与所述第五磁铁块和所述第六磁铁块相吸,所述第二磁铁块和所述第四磁铁块与所述第五磁铁块和所述第六磁铁块相斥。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为半盘状的壳体,且盘心处成型有第一铰接座,所述转轴穿过该盘心;所述第一磁铁块、所述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三磁铁块及所述第四磁铁块均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上,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块和所述第三磁铁块及所述转轴与所述上壳的开口平齐,所述第二磁铁块和所述第四磁铁块与所述第一磁铁块和所述第三磁铁块呈十字形安装在所述第一铰接座内并分布于所述转轴四周。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内壁上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五磁铁块和所述第六磁铁块的第五安装槽和第六安装槽,所述第五磁铁块和所述第六磁铁块的s极朝向所述底壳外n极朝向所述底壳内,所述第一磁铁块和所述第三磁铁块的s极朝向所述底壳外n极朝向所述上壳内,所述第二磁铁块和所述第四磁铁块的n极朝向所述上壳外s极朝向所述上壳内。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铰接座呈圆形,该第一铰接座内成型有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铁块、所述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三磁铁块及所述第四磁铁块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及第四安装槽,且该第一铰接座的圆心处成型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为一侧被切除的盘状壳体,且盘心处成型有呈圆形的第二铰接座,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铰接座圆心处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五安装
槽和所述第六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内侧;所述中壳安装于所述底壳的开口处并伸入该底壳内;所述底壳小于所述上壳。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充电的接口,所述第一铰接座上还安装有罩设在所述第一磁铁块、所述第二磁铁块、第三磁铁块及第四磁铁块上的盖板。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转轴连接底壳和上壳,使得上壳能够绕底壳进行360
°
旋转,将底壳打开和关闭,并通过设置在底壳内的第五磁铁块和第六磁铁块与设置在上壳内的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第三磁铁块及第四磁铁块配合对上壳进行定位,从而使上壳保持对底壳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此结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旋转手感细腻,转动施加力时有手感,开盖角度可以旋转达到180
°
以上。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4.图2是图1中a
‑
a截面的剖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图一;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图二;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图三;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壳的立体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壳的立体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铰接座的装配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底壳
ꢀꢀꢀꢀꢀꢀꢀꢀꢀꢀꢀꢀꢀꢀꢀꢀ
11第二铰接座
ꢀꢀꢀꢀꢀꢀꢀꢀꢀ
111第二通孔
23.12接口
ꢀꢀꢀꢀꢀꢀꢀꢀꢀꢀꢀꢀꢀꢀꢀ
2中壳
ꢀꢀꢀꢀꢀꢀꢀꢀꢀꢀꢀꢀꢀꢀꢀꢀ
20蓝牙耳机
24.3上壳
ꢀꢀꢀꢀꢀꢀꢀꢀꢀꢀꢀꢀꢀꢀꢀꢀ
31第一铰接座
ꢀꢀꢀꢀꢀꢀꢀꢀꢀ
311第一通孔
25.32盖板
ꢀꢀꢀꢀꢀꢀꢀꢀꢀꢀꢀꢀꢀꢀꢀ
4转轴
ꢀꢀꢀꢀꢀꢀꢀꢀꢀꢀꢀꢀꢀꢀꢀꢀ
51第一磁铁块
26.52第二磁铁块
ꢀꢀꢀꢀꢀꢀꢀꢀꢀ
53第三磁铁块
ꢀꢀꢀꢀꢀꢀꢀꢀꢀ
54第四磁铁块
27.55第五磁铁块
ꢀꢀꢀꢀꢀꢀꢀꢀꢀ
56第六磁铁块
ꢀꢀꢀꢀꢀꢀꢀꢀꢀ
61第一安装槽
28.62第二安装槽
ꢀꢀꢀꢀꢀꢀꢀꢀꢀ
63第三安装槽
ꢀꢀꢀꢀꢀꢀꢀꢀꢀ
64第四安装槽
29.65第五安装槽
ꢀꢀꢀꢀꢀꢀꢀꢀꢀ
66第六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1.见图1至图8所示,为一种真正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包括:底壳1、设置于所述底壳1内并用于定位安装蓝牙耳机20的中壳2及铰接安装于所述底壳1上的上壳3,所述底壳1与所述上壳3通过转轴4连接并能够绕该转轴4相对旋转,所述上壳3内安装有依次均匀环周分布于所述转轴4四周的第一磁铁块51、第二磁铁块52、第三磁铁块53及第四磁铁块54,所述底壳1内安装有分布于所述转轴4两侧的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块51和所述第三磁铁块53与所述第五磁铁块55和所述第六磁铁块56相吸,所述第
二磁铁块52和所述第四磁铁块54与所述第五磁铁块55和所述第六磁铁块56相斥。通过采用转轴4连接底壳1和上壳3,使得上壳3能够绕底壳1进行360
°
旋转,将底壳1打开和关闭,并通过设置在底壳1内的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与设置在上壳3内的第一磁铁块51、第二磁铁块52、第三磁铁块53及第四磁铁块54配合对上壳3进行定位,从而使上壳3保持对底壳1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此结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旋转手感细腻,转动施加力时有手感,开盖角度可以旋转达到180
°
以上。此结构设计优点在于充电盒旋转开盖合盖过程可以用磁铁的之间的磁性相反,互相吸引产生吸力,磁性相同,互相排斥产生排斥力来控制,在开盖和合盖的状态可以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32.所述上壳3为半盘状的壳体,且盘心处成型有第一铰接座31,所述转轴4穿过该盘心;所述第一磁铁块51、所述第二磁铁块52、所述第三磁铁块53及所述第四磁铁块54均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座31上,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块51和所述第三磁铁块53及所述转轴4与所述上壳3的开口平齐,所述第二磁铁块52和所述第四磁铁块54与所述第一磁铁块51和所述第三磁铁块53呈十字形安装在所述第一铰接座31内并分布于所述转轴4四周。
33.所述底壳1内壁上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五磁铁块55和所述第六磁铁块56的第五安装槽65和第六安装槽66,所述第五磁铁块55和所述第六磁铁块56的s极朝向所述底壳1外n极朝向所述底壳1内,所述第一磁铁块51和所述第三磁铁块53的s极朝向所述底壳1外n极朝向所述上壳3内,所述第二磁铁块52和所述第四磁铁块54的n极朝向所述上壳3外s极朝向所述上壳3内。当然磁极的方向不是唯一的确定方式,也可以选择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的n极朝向所述底壳1外s极朝向所述底壳1内,第一磁铁块51和第三磁铁块53的n极朝向所述底壳1外s极朝向所述上壳3内,第二磁铁块52和第四磁铁块54的n极朝向所述上壳3外s极朝向所述上壳3。
34.所述第一铰接座31呈圆形,该第一铰接座31内成型有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铁块51、所述第二磁铁块52、所述第三磁铁块53及所述第四磁铁块54的第一安装槽61、第二安装槽62、第三安装槽63及第四安装槽64,且该第一铰接座31的圆心处成型有供所述转轴4穿过的第一通孔311。
35.所述底壳1为一侧被切除的盘状壳体,且盘心处成型有呈圆形的第二铰接座11,所述转轴4穿过所述第二铰接座11圆心处的第二通孔111,所述第五安装槽65和所述第六安装槽66位于所述第二铰接座11的内侧;所述中壳2安装于所述底壳1的开口处并伸入该底壳1内;所述底壳1小于所述上壳3。且所述底壳1可绕转轴4相对所述上壳3均360
°
旋转。
36.所述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充电的接口12,所述第一铰接座31上还安装有罩设在所述第一磁铁块51、所述第二磁铁块52、第三磁铁块53及第四磁铁块54上的盖板32。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3的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座31,所述底壳1的开口处两侧也均设置有第二铰接座11,通过连根转轴4分别穿过两侧第一铰接座31和第二铰接座11将上壳3和底壳1连接在一起。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开盖、合盖过程的原理为:
39.当充电盒处于盒盖状态,见图3所示,根据磁铁磁力异性相吸的作用,水平左右方向上壳3和底壳1组装的磁性相反磁铁,磁铁有相吸的力(即第一磁铁块51和第三磁铁块53与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相吸),上壳3的上下两个磁铁无作用(即第二磁铁块52和第四磁铁块54无作用),使充电盒在合盖时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40.当对充电盒底壳1沿着顺指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拨动施加一个旋转的力,在旋转到角度大于90
°
时,见图4所示,此时底壳1的磁铁旋转到与上壳3上下方向的磁铁旁侧,充电盒上壳3与底壳1上下方向的磁铁磁性相同,相互排斥,形成一个排斥的力(即第二磁铁块52和第四磁铁块54与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相互排斥),而上壳3左右方向的磁铁与底壳1的磁铁极性相反,相互吸引,形成一个相吸引的力(即第一磁铁块51和第三磁铁块53与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相吸),在排斥力和吸引力两个力的作用下,充电盒的底壳1和上壳3自然会产生趋向开盖平衡状态转矩,使底壳1继续相对上壳1旋转,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水平左右方向上壳3和底壳1组装的磁性相反磁铁,磁铁有相吸的力(即又回到第一磁铁块51和第三磁铁块53与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相吸的状态),上壳3的上下方向两个磁铁无作用(即第二磁铁块52和第四磁铁块54无作用),使充电盒在开盖时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见图5所示,此时便可以取出耳机或者放入耳机。
41.然后,再次对底壳1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拨动施加一个旋转的力到大于90
°
,此时底壳1的磁铁旋转到与上壳3的上下方向的磁铁方向位置,充电盒底壳1与上壳3上下方向的磁铁磁性相同,相互排斥,形成一个排斥的力即第二磁铁块52和第四磁铁块54与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相互排斥),上壳左右方向的磁铁与底壳的磁铁极性相反,相互吸引,形成一个相吸引的力(即第一磁铁块51和第三磁铁块53与第五磁铁块55和第六磁铁块56相吸),在排斥力和吸引力两个力的作用下,充电盒的底壳1和上壳3自然会产生趋向合盖平衡状态转矩,使底壳1继续相对上壳1旋转,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见图3所示。
42.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