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2



1.本技术涉及开窗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


背景技术:

2.用于打开和关闭窗户的机器称作为“开窗机”或“开窗器”,国外一般称作“开窗器”,而在国内大都叫作“开窗机”。现为国内建筑行业的新技术产品,而“智能电动窗户”则为现代窗户行业的最新发展。
3.目前开窗器的外壳一般采用整体式构造,并将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驱动机构通过外壳两端的开头装入外壳内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一体式的外壳不方便对驱动机构进行安装,同时在驱动结构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检查时,需要先将整个驱动机构取出进行检修,不便对驱动机构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对驱动机构进行安装和检修,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包括固定设置在窗框上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臂、固定设置在窗扇上的导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臂转动,所述旋转臂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外壳包括两个插接配合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贯穿其中一个壳体,其中一个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避让驱动机构输出端的避让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开窗器的外壳固定设置在窗框上,驱动机构带动旋转臂转动时,旋转臂的另一端在导轨内部滑动,从而带动窗扇转动,将外壳采用分体式设置,在对驱动机构进行安装时,可将驱动机构安装至其中一个壳体上,再将另一个壳体与之插接配合,再利用两个端盖对壳体两端进行封闭,同时将两个壳体连接在一起,实现方便驱动机构的安装,日后对驱动机构的检修也更加便利。
9.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一侧的第一侧板、设置在底板另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插接槽,所述第二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有插接块,不同壳体上的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上分别设置插接槽和插接块,一个壳体上的插接块与另一壳体上的插接槽插接配合,实现两个壳体的插接配合,方便驱动机构的安装和检修。
11.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远离底板一侧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侧板远离底板一侧与底板之间的距离。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侧板远离底板一侧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较小,使第二
侧板的强度有所提升,有助于提升壳体的强度,从而使整个外壳强度有所提升。
13.可选的,所述插接槽沿靠近第一侧板至远离第一侧板的方便逐渐增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槽沿靠近第一侧板至远离第一侧板的方便逐渐增大,在插接块插入时,可以对插接块进行导向,使两个壳体插接配合更加方便。
15.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的角落处均设置两个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端盖的四个角落处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穿过端盖与壳体端部的角落处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筋增大壳体内部角落处的厚度,方便锁紧螺钉与壳体进行螺纹连接,使外壳整体性更强,同时加强筋可以加强壳体的强度。
17.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转轴、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与转轴之间的减速组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轴与减速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工作时带动转轴转动,减速组件对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进行减速增扭,增大驱动转轴转动的转矩。
19.可选的,所述减速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多级齿轮组,每级所述齿轮组均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前一级所述齿轮组的小齿轮均与后一级所述齿轮组的大齿轮相啮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级齿轮组进一步增大减速增扭的效果,使转轴受到的转矩进一步加大,提升带动旋转臂转动的扭矩。
21.可选的,所述转轴延伸出避让槽,所述转轴靠近旋转臂的一端开设放置槽,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放置槽插接配合,所述旋转臂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穿过旋转臂与转轴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转臂与放置槽插接配合,并用连接螺钉连接旋转臂和转轴,使旋转臂与转轴连接更加稳定,提升旋转臂工作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分体式的外壳,在对驱动机构进行安装时,可将驱动机构安装至其中一个壳体上,再将另一个壳体与之插接配合,再利用两个端盖对壳体两端进行封闭,同时将两个壳体连接在一起,实现方便驱动机构的安装,在日后对驱动机构的检修进行时也更加便利;
25.2.通过在壳体上分别设置插接槽和插接块,一个壳体上的插接块与另一壳体上的插接槽插接配合,实现两个壳体的插接配合,方便驱动机构的安装和检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外壳与窗框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外壳与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两个壳体互相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驱动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01、窗框;02、窗扇;1、外壳;11、避让槽;12、壳体;121、底板;122、第
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连接块;1241、插接槽;125、插接块;126、加强筋;13、端盖;131、锁紧螺钉;132、连接片;2、驱动机构;21、支撑架;22、转轴;221、放置槽;222、驱动齿轮;23、驱动电机;231、蜗杆;24、减速组件;241、齿轮组;242、大齿轮;243、小齿轮;3、旋转臂;31、连接螺钉;32、滚轮;321、环形槽;4、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参照图1和图2,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包括外壳1、驱动机构2、旋转臂3、导轨4,外壳1固定连接在窗框01的底部位置,外壳1水平设置,导轨4固定设置在窗扇02的底部,导轨4水平设置,驱动机构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延伸至外壳1顶部,旋转臂3的一端与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臂3的另一端与导轨4滑动配合。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旋转臂3转动,使旋转臂3的另一端带动窗扇02转动,实现窗户的开闭。
34.参照图2和图3,外壳1包括两个互相插接配合的壳体12和分别设置在壳体12两端的端盖13,壳体12包括底板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底板121水平设置,第一侧板122竖直设置在底板121的一侧,第二侧板123竖直设置在底板121的另一侧,且第二侧板123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122,底板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三者一体成型。端盖13竖直设置,端盖1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32,连接片132与端盖13垂直设置,连接片132通过螺钉与窗框01可拆卸连接。
35.参照图3和图4,在第一侧板122远离底板12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块124,连接块124位于第一侧板122靠近第二侧板123的一侧,连接块124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插接槽1241,在第二侧板123远离底板121的一侧设有插接块125,插接块125位于第二侧板123靠近第一侧板122的一侧,不同壳体12上的插接块125与插接槽1241插接配合。插接槽1241沿靠近第一侧板122至远离第一侧板122的方便逐渐增大,方便在插接块125插入时对插接块125进行导向,插接配合的两个壳体12可方便驱动机构2的安装和检修。
36.参照图3和图4,在壳体12内部的两个角落处均一体成型有两个加强筋126,两个加强筋126不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两个加强筋126之间留有间隙,端盖13覆盖壳体12的端部,端盖13呈方向设置,端盖13的四个角落处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31,锁紧螺钉131穿过端盖13与壳体12端部的角落处螺纹连接。利用端盖13将两个壳体12连接在一起,驱动机构2需要进行检修时,拧出对应其中一个壳体12的所有锁紧螺钉131,即可将其中一个壳体12取出,对驱动机构2进行检修。
37.参照图5,驱动机构2包括支撑架21、转轴22、驱动电机23和减速组件24,转轴22转动设置在支撑架21的一端,驱动电机2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1的另一端,减速组件24设置在驱动电机23与转轴22之间。
38.参照图5,减速组件24包括多级齿轮组241,本实施例以四级为例,每级齿轮组241均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1上,每级齿轮组241均包括一个大齿轮242和一个小齿轮243,大齿轮242和小齿轮243同轴固定连接,前一级齿轮组241的小齿轮243均与后一级齿轮组241的大齿轮242相啮合。
39.参照图5,驱动电机23的电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杆231,最靠近驱动电机23的
齿轮组241,其齿轮组241上的大齿轮242为斜齿轮,并与蜗杆231啮合。转轴2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22,最靠近驱动齿轮222的齿轮组241,其齿轮组241上的小齿轮243与驱动齿轮222啮合。
40.参照图1和图5,转轴22的顶部延伸出壳体12,壳体12上开设有避让转轴22的避让槽11,在转轴22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221,旋转臂3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放置槽221插接配合,旋转臂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螺钉31,连接螺钉31穿过旋转臂3与转轴22螺纹连接。旋转臂3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滚轮32,导轨4上导槽的断面呈t形设置,滚轮32上开设环形槽321,滚轮32与导槽插接配合。
41.参照图5,当驱动机构2工作时,驱动电机23带动多级齿轮组241转动,多级齿轮组241对驱动电机23输出的动力进行减速增扭,并驱动转轴22转动,使转轴22带动旋转臂3转动。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自动平开窗开窗器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开窗或者关窗时,直接控制驱动电机23转动,驱动电机23的动力经过减速组件24传递至转轴22,转轴22带动旋转臂3转动,旋转臂3远离转轴22的一端带动窗扇02转动。
43.利用两个插接配合的壳体12与两个端盖13形成外壳1,在对驱动机构2进行安装时,可将驱动机构2安装至其中一个壳体12上,再将另一个壳体12与之插接配合,再利用两个端盖13与两个壳体12进行连接,形成外壳1。需要对驱动机构2进行检修时,可直接将其中一个壳体12拆下,即可对驱动机构2进行检修,无需拆下整个外壳1,方便对驱动机构2的检修。
44.本技术自动平开窗开窗器不仅可以适用于窗体结构上,还能使用在旋转开闭的门体结构上,此外,在其他各种旋转式启闭的结构上也可以适用。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0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