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病菌功能的一次性防护套子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套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过滤病菌功能的一次性防护套子。
3.
背景技术:
4.话筒、耳麦、听诊器听头或耳机等作为一种在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反复使用的接触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粘附上人的飞沫或汗液等的概率十分高,这就给病菌提供了感染和传播的温床,但传统的一次性防护套子主要由海绵或普通布质等制作,其抗菌、抑菌性能远远不足,几乎对病菌起不到防护作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有效过滤病菌且满足通音效果的一次性防护套子,提升话筒、耳麦、听诊器听头或耳机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护效果,同时也降低使用者被感染的风险。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病菌功能的一次性防护套子,很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升话筒、耳麦、听诊器听头或耳机等产品的防护性及使用性。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具有过滤病菌功能的一次性防护套子,包括带有开口的套子主体、以及在该套子主体的开口周围形成的束紧部,套子主体的开口满足套接,所述套子主体是由满足通音效果的基材围合构成,所述基材在厚度方向至少包括有外层、内层及嵌设在外层和内层之间的过滤层,该过滤层至少具有静电吸附特性。
9.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外层和内层是纺粘无纺布或复合无纺布,过滤层是熔喷布;基材通过模压热合形成的熔接部定型成套子主体,所述熔接部的分布轨迹确定套子主体的形状,且熔接部将围合成套子主体的基材分成前后对称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所述主体的开口开设于该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之间,束紧部设置在该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相对部位上。
10.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是由同一片基材弯折形成,该基材的外层和内层的克重一致,而过滤层的克重大于内层的克重。
11.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束紧部包括设置在套子主体的开口周缘的通道以及装入通道中的束紧带。
12.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通道是套子主体的开口周缘向外翻折并固定在套子主体上形成,束紧带是松紧带,且装入通道里的束紧带处于拉伸状态,以致套子主体的开口在常态下处于收缩。
13.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束紧部是固定在套子主体的开口内侧面或外侧面上且给予所述开口提供涨收特性的松紧带。
14.本实用新型的套子主体由满足通音效果的基材围合构成,所述基材在厚度方向至少包括有外层、内层及嵌设在外层和内层之间的过滤层,该过滤层至少具有静电吸附特性,使该有强劲的过滤性能,使用时飞沫或汗液等穿过外层靠近过滤层后,飞沫或汗液中所携带的病毒会被静电吸附在表面,无法透过,防护性及实用性优异,能够广泛使用,更好的满
足客户使用需求。
15.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基材结构示意图;
18.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19.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参阅图1、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具有过滤病菌功能一次性防护套子(以下简称一次性防护套子),包括带有开口11的套子主体1、以及在该套子主体的开口周围形成的束紧部2,套子主体的开口满足套接话筒、耳麦、听诊器听头或耳机等被套物体100,这样,上述被套物体100上套上所述的套子后避免与唾液或汗液等的直接接触,达到防护。本实施例中,所述套子主体1是由满足通音效果的基材围合构成,所述基材在厚度方向至少包括有外层12、内层13及嵌设在外层和内层之间的过滤层14,该过滤层14至少具有静电吸附特性,这样可使该一次性防护套子有强劲的过滤性能,使用一次性防护套子时飞沫或汗液等穿过外层靠近过滤层后,会被静电吸附在表面,无法透过,防护性优异,避免使用者发生细菌感染或者交叉感染等。
23.参阅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12和内层13是纺粘无纺布或复合无纺布,具有良好透音效果及支撑效果,不易撕破。过滤层14是熔喷布,经过高压驻极处理,使该套子有强劲的过滤性能,飞沫穿过外层靠近过滤层后,会被静电吸附在表面。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升外层12和内层13的功能性,外层12和内层13的制作原料中可加阻燃剂和柔顺剂,阻燃剂是防止烟火燃烧,柔顺剂是使布层减少空隙,更贴合话筒、耳麦、听诊器听头或耳机等被套物体。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通音效果,该基材的厚度必须控制得比较薄,为此,本实施例的基材的外层和内层的克重一致,优选12克/平方米;而过滤层的克重大于内层的克重,优选14克/平方米,通过现有无纺布制作工艺中调整计量泵供应、网孔及网帘牵引速度等参数,控制丝线粗细,以获得相应重量及性能的基材,用于制作本技术的一次性防护套子。
24.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制作一次性防护套子时,基材通过模压热合形成的熔接部15定型成套子主体1,所述熔接部15的分布轨迹确定套子主体的形状,且熔接部将围合成套子主体的基材分成前后对称的第一片体16和第二片体17;所述套子主体的开口11开设于该第一片体16和第二片体17之间,束紧部2设置在该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相对部位上。该结构设计达到方便制作,且满足自动化生产,利用无纺布的特性来热封,连接紧密、牢固,获得的一次性防护套子的质量稳定,且与被套物体100相匹配的片状,使用时将开口11套入被套物体上进行使用,束紧部2进一步配合扎紧,以便于一次性防护套子套接在被套物
体上的效果更加牢固。
25.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体16和第二片体17是由同一片基材弯折形成,所述束紧部2包括设置在套子主体的开口周缘的通道21以及装入通道中的束紧带22,所述通道21是套子主体的开口周围边缘向外翻折并固定在套子主体上形成,束紧带22是松紧带,且装入通道里的束紧带处于拉伸状态,以致套子主体的开口在常态下处于收缩,这样,一次性防护套子套接在话筒、耳麦、听诊器听头或耳机等被套物体上后,束紧部2自动收紧卡制,以便于一次性防护套子套接在上述被套物体上的效果更加牢固。
26.当然,对于所述束紧部2还可以是固定在套子主体的开口内侧面或外侧面上且给予所述开口提供涨收特性的松紧带,即可以通过热合方式将松紧带固定在套子主体的开口内侧面或外侧面上,同样也可以达到束紧功能,在此不再一一作图叙述。
27.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护套子主体由满足通音效果的基材围合构成,所述基材在厚度方向至少包括有外层、内层及嵌设在外层和内层之间的过滤层,该过滤层至少具有静电吸附特性,使该一次性防护套子有强劲的过滤性能,使用一次性防护套子时飞沫或汗液等穿过外层靠近过滤层后,会被静电吸附在表面,无法透过,防护性及实用性优异,能够广泛使用,更好的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28.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