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弹性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2.1,4
‑
丁二醇是丁二醇异构体之一,是丁烷的末端二羟基取代物,室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工业上,用乙炔与两分子的甲醛反应生成1,4
‑
丁炔二醇再加氢的方法制取1,4
‑
丁二醇,1,4
‑
丁二醇的凝固点20.1℃,且能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同时1,4
‑
丁二醇有吸湿性,同时1,4
‑
丁二醇结构稳定不易反应,现有的1,4
‑
丁二醇常作为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原料。
3.目前聚氨酯弹性体生产过程中1
‑
4丁二醇原料都是直接取用的,但该取用过程中1
‑
4丁二醇会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水分会影响1
‑
4丁二醇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的品质,以及影响聚氨酯弹性体生产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聚氨酯弹性体生产过程中1
‑
4丁二醇原料都是直接取用的,但该取用过程中1
‑
4丁二醇会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水分会影响1
‑
4丁二醇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的品质,以及影响聚氨酯弹性体生产合格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料筒,所述料筒的顶端外壁固定套接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孔壁活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螺纹塞和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顶端与筒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塞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干燥网筒,所述干燥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布套,所述过滤布套的内壁填充有干燥剂层,所述导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阀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
7.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料筒的底端外壁固定连通,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液体单向阀,所述筒盖的顶端开设有固定通孔,且固定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气体单向阀,所述筒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网罩和第二网罩,所述第一网罩和第二网罩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所述筒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8.优选的,所述筒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且连接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料筒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隔热海绵套。
9.优选的,所述阀门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导料斗。
10.优选的,所述液体单向阀的输出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连接罩。
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
连接有蓄电池。
12.优选的,所述干燥剂层的材料为硅胶颗粒。
13.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挡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通过设置有输送机构、干燥网筒和干燥剂层,当需要取用1
‑
4丁二醇的时候,首先打开阀门,之后通过导管把1
‑
4丁二醇输送到干燥网筒内,之后干燥剂层的干燥剂吸收1
‑
4丁二醇内部的水分,吸水完毕后的1
‑
4丁二醇通过过滤布套和干燥网筒到料筒内储存,且料筒通过密封圈和筒盖为密封环境,之后通过万向轮把装置移动到加工位置,接着通过输送机构把料筒内1
‑
4丁二醇抽送到加工设备内,使1
‑
4丁二醇取用过程不会吸潮,保障1
‑
4丁二醇的品质,进而提高聚氨酯弹性体加工的质量,且活动导管能够方便干燥网筒内1
‑
4丁二醇排出,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1
‑
4丁二醇防吸潮的效果,进而提高1
‑
4丁二醇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的品质,以及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生产的合格率,并能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提高1
‑
4丁二醇防吸潮的效果,进而提高1
‑
4丁二醇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的品质,以及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生产的合格率,并能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料筒、3外螺纹套、4筒盖、5导管、6螺纹塞、7橡胶套、8干燥网筒、9输送机构、91抽液泵、92连接管、93输送管、94液体单向阀、95气体单向阀、96第一网罩、97第二网罩、98防水透气膜、99密封圈、10过滤布套、11阀门、12加热管、13隔热海绵套、14导料斗、15连接罩、16万向轮、17蓄电池、18干燥剂层、19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
‑
2,一种防止1
‑
4丁二醇吸潮的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料筒2,料筒2的顶端外壁固定套接有外螺纹套3,外螺纹套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筒盖4,筒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孔壁活动连接有导管5,导管5的底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螺纹塞6和橡胶套7,橡胶套7的顶端与筒盖4的内壁固定连接,螺纹塞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干燥网筒8,干燥网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布套10,过滤布套10的内壁填充有干燥剂层18,导
管5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阀门1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9。
23.输送机构9包括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抽液泵91,抽液泵91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连接管92,连接管92的底端与料筒2的底端外壁固定连通,抽液泵9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输送管93,输送管93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液体单向阀94,筒盖4的顶端开设有固定通孔,且固定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气体单向阀95,筒盖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网罩96和第二网罩97,第一网罩96和第二网罩97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98,筒盖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99,上述机构使装置能够有效提高1
‑
4丁二醇防吸潮的效果,进而提高1
‑
4丁二醇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的品质,以及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生产的合格率,并能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4.筒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且连接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2,料筒2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隔热海绵套13,加热管12加热能够防止1
‑
4丁二醇在冬季气温低的时候凝固,并保障1
‑
4丁二醇输送的便捷性。
25.阀门1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导料斗14,导料斗14能够方便1
‑
4丁二醇通过导管5进入料筒2内。
26.液体单向阀94的输出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连接罩15,连接罩15能够方便液体单向阀94与加工设备进料口连接。
27.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6,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7,抽液泵91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17电性连接,此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且属于本领域人员惯用技术手段,因此不加以赘述。
28.干燥剂层18的材料为硅胶颗粒,硅胶颗粒能够吸收1
‑
4丁二醇内水分,且不与1
‑
4丁二醇产生反应。
29.导管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挡环19,挡环19能够防止导管5过度下移。
30.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取用1
‑
4丁二醇的时候,首先打开阀门11,之后通过导管5和导料斗14把1
‑
4丁二醇输送到干燥网筒8内,之后干燥剂层18的干燥剂吸收1
‑
4丁二醇内部吸收的水分,吸水完毕后的1
‑
4丁二醇通过过滤布套10和干燥网筒8到料筒2内储存,同时关闭阀门11,且料筒2通过密封圈99和筒盖4打造成密封环境,以便隔绝空气中水分被1
‑
4丁二醇吸收,之后通过万向轮16把装置移动到加工位置,接着通过连接罩15把液体单向阀94连通到加工设备的加料口上,并启动抽液泵91,抽液泵91通过连接管92和输送管93把料筒2内1
‑
4丁二醇抽送到加工设备内,抽液泵91在抽取料筒内1
‑
4丁二醇时,气体单向阀95通过防水透气膜98向料筒2内补充干燥空气,保障料筒2内压强与外界一致,并保障1
‑
4丁二醇能够顺利输送,同时该抽取过程1
‑
4丁二醇也不会吸潮,能够保障1
‑
4丁二醇的品质,进而提高聚氨酯弹性体加工的质量,最后摇动导管5能够方便干燥网筒8内1
‑
4丁二醇顺利排出,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1
‑
4丁二醇防吸潮的效果,进而提高1
‑
4丁二醇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的品质,以及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生产的合格率,并能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