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涂膜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丛生竹笋专用涂膜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竹笋深加工技术的提高,利用涂膜机对竹笋进行涂膜加工的竹笋保鲜技术也得到应用。
3.根据申请号为cn201821295168.x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新型保鲜竹笋专用涂膜机可知,该产品包括分为两部分的箱体,箱体的一端设有竹笋漂烫槽,箱体的另一端设有竹笋涂膜槽,箱体的上端设有开放式进料口及可移动的方形保温盖,箱体的正面设有开关面板,箱体的内部设有输送装置、加热控制装置、吹干装置,箱体的一侧固定设有蒸汽发生器,箱体的正面设有蒸汽流量自动控制阀与温控器,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保鲜竹笋专用涂膜机,采用卧式的长方形稳定的箱体,设置两部分部,前半部分为竹笋漂烫槽,后半部分为竹笋涂膜槽,设有输送装置、加热装置、微波吹干装置设置蒸汽流量自动控制阀与温控器,控制加热竹笋漂烫槽的水和竹笋涂膜槽的涂膜体温度。
4.但上述竹笋用涂膜机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涂膜机虽然具有控制涂膜机内部温度的功能,但该涂膜机难以在涂膜时对竹笋进行清洗,导致竹笋上容易残留微生物,影响涂膜后竹笋的保鲜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大型丛生竹笋专用涂膜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大型丛生竹笋专用涂膜机,包括有涂膜箱,所述涂膜箱的内部固定有隔板,所述涂膜箱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清洗腔和涂膜腔,所述清洗腔的内部设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有清洗筒,所述清洗筒固定于所述清洗腔的内壁上,所述清洗筒的内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承料筒,所述承料筒的两端外周面均固定有多个侧臂,同一侧多个所述侧臂环绕所述承料筒径向平面的中轴线逐一等距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侧臂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清洗辊,每个所述清洗辊的两端均贯穿对应侧臂壳体连接有齿轮,同一侧多个所述齿轮均啮合连接有齿圈,每个所述齿圈均固定于所述承料筒的内壁。
8.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筒的外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入料口,所述清洗筒的壳体底端开设有多个入液口。
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腔的内部设有入料组件,所述入料组件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板和引料梯,所述固定板和引料梯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清洗筒和隔板的壳体上,所述固定板与引料梯之间设有与入料口相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转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贯穿清洗筒的两端外周面均固定有收卷辊,每个所述收卷辊均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挡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均抵接有张紧轮,每个所述张紧轮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清洗腔的内壁转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设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壳体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配重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竹笋进行清洗,从而防止竹笋因外表面所存留微生物而影响保鲜效果,具体为:通过清洗组件和涂膜箱的配合,使得竹笋借助重力逐一卡入清洗组件中相邻两个清洗辊之间时,通过转动轴带动相邻两个清洗辊之间卡入的竹笋围绕转动轴进行公转,使得竹笋浸入至清洗筒内的清洗液中,在此过程中,由于清洗辊的转轴上固定有齿轮,且该齿轮与清洗筒内壁所固定的齿圈相啮合,使得清洗辊围绕转动轴进行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入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涂膜箱;2、隔板;3、清洗腔;4、涂膜腔;5、清洗组件;51、清洗筒;511、入料口;512、入液口;52、承料筒;521、转动轴;53、侧臂;54、齿轮;55、清洗辊;56、齿圈;6、入料组件;61、收卷辊;62、钢丝绳;63、张紧轮;64、挡板;641、凹槽;642、旋转轴;643、扭簧;644、配重块;65、固定板;66、引料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
‑
4,一种大型丛生竹笋专用涂膜机,包括有涂膜箱1,所述涂膜箱1的内部固定有隔板2,所述涂膜箱1内部通过隔板2分隔为清洗腔3和涂膜腔4,所述清洗腔3的内部设有清洗组件5,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有清洗筒51,所述清洗筒51固定于所述清洗腔3的内壁上,所述清洗筒51的内部通过转动轴521转动连接有承料筒52,所述承料筒52的两端外周面均固定有多个侧臂53,同一侧多个所述侧臂53环绕所述承料筒52径向平面的中轴线逐一等距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侧臂5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清洗辊55,每个所述清洗辊55的两端均贯穿对应侧臂53壳体连接有齿轮54,同一侧多个所述齿轮54均啮合连接有齿圈56,每个所述齿圈56均固定于所述承料筒52的内壁。
26.具体的,请参照附图2,所述清洗筒51的外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入料口511,所述清洗筒51的壳体底端开设有多个入液口512,使得清洗筒51得以通过其上所开设的入料口511引导待涂膜竹笋从清洗筒51筒内进入和进出,由于清洗筒51底端开设有多个入液口512,从而引导清洗液由入液口512进入至清洗筒51内。
27.具体的,请参照附图3,所述清洗腔3的内部设有入料组件6,所述入料组件6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板65和引料梯66,所述固定板65和引料梯66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清洗筒51和隔板2的壳体上,所述固定板65与引料梯66之间设有与入料口511相对应的挡板64,所述挡板64通过旋转轴642与所述固定板65的底端转动连接,使得挡板64解除对清洗筒51入料口511的封堵时,被清洗筒51内清洗辊55推出的竹笋得以顺着清洗腔3内壁所固定的引料梯66进入至涂膜腔4内涂膜。
28.具体的,请着重参照附3图,所述转动轴521贯穿清洗筒51的两端外周面均固定有收卷辊61,每个所述收卷辊61均通过钢丝绳62与所述挡板64远离固定板65的一端相连接,使得收卷辊61跟随其上转动轴521进行旋转时,由于收卷辊61通过钢丝绳62与挡板64的底端相连接,使得挡板64得以随着钢丝绳62的牵引而以旋转轴642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解除对入料口511的封堵,每个所述钢丝绳62的底端均抵接有张紧轮63,每个所述张紧轮63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清洗腔3的内壁转动连接,使得钢丝绳62得以通过张紧轮63进行张紧。
29.具体的,请参照附图4,所述挡板64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642穿设的凹槽641,所述凹槽641的内部设有扭簧643,所述扭簧643套设于所述旋转轴642壳体上,使得挡板64得以通过其旋转轴642上的扭簧643的蓄能,快速返回原来的工作位置,所述挡板64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配重块644,从而增加挡板64底端的重量,使得挡板64解除对入料口511的封堵时,挡板64快速返回原来的工作位置。
3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31.在使用涂膜机时,使用者首先引导待涂膜竹笋进入至涂膜箱1的内部,使得竹笋顺着涂膜箱1清洗腔3内的清洗筒51入料口511进入至清洗筒51内,由于清洗筒51内通过转动轴521转动连接有承料筒52,承料筒52外周面的侧臂53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清洗辊55,使得竹笋借助重力逐一卡入相邻两个清洗辊55之间,再开启与转动轴521相连接的电机,从而带动相邻两个清洗辊55之间卡入的竹笋围绕转动轴521进行公转,使得竹笋浸入至清洗筒51内的清洗液中,在此过程中,由于清洗辊55的转轴上固定有齿轮54,且该齿轮54与清洗筒51内壁所固定的齿圈56相啮合,使得清洗辊55围绕转动轴521进行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从而利用自转的清洗辊55与竹笋的摩擦,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入料组件6中的挡板64解除对清洗筒51入料口511的遮挡时,被清洗筒51内清洗辊55推出的竹笋得以顺着清洗腔3内壁所
固定的引料梯66进入至涂膜腔4内涂膜。
32.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