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快速整理定型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艺窗帘依然是窗帘行业的主流,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窗帘。
3.窗帘行业从传统的前店后坊的模式,逐渐朝工厂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窗帘的加工工艺也逐步完善,窗帘的成品品质也不断优化,为了增加窗帘悬挂后的悬垂质感,会在生产过程中对窗帘进行预定型,通过高温蒸汽对窗帘进行加热使其形成波浪状弯曲的形状,使窗帘在悬挂后更加美观。但是窗帘作为纺织品加工的一门细分,其加工和定型定型工艺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很多加工方式往往沿用其他相接近的纺织品工艺,在部分加工过程中,适用性较差。
4.在传统的定型过程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模具对窗帘进行支撑,由平行的若干圆管组成,将窗帘铺设在圆管上方,使窗帘的部分从圆管之间而定间隙落下,形成自然的褶皱,再在通过夹子将窗帘与圆管夹持固定,窗帘形成连续的波浪形的状态;但是由于窗帘只受到上方的圆管的支撑,下部的悬垂部分有窗帘自重而悬,无法控制去褶皱和平整程度的变化,甚至可能产生褶皱的情况,会多窗帘的定型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对窗帘进行悬垂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尺子对每个圆管之间的窗帘长度进行计算和测量,确保窗帘悬垂的长度相接近,否则将形成高度不同的褶皱,反而影响窗帘的美观性,装夹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5.也有部分窗帘的在定型加工过程中,采用纸模的方式定型,纸模能够对窗帘的上下波浪位置均起到支撑,能够起到更加的定型支撑效果;但是纸模的加工处理相对繁琐,需要先将纸模润湿,弯折加工形成波浪状的结构,由于纸模较长,折叠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由几个有经验工人同时进行弯曲折叠;而且受到纸模材质本身的限制,折叠后需要再次进行调节,当需要不同的褶皱要求时需要重新折模;再者在定型过程中,纸模受到蒸汽的影响,将产生损坏,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去进行及时更换,将增加窗帘定型的加工成本。
6.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快速整理定型辅助设备,具有对窗帘定型装夹效率高,调节方便快捷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快速整理定型辅助设备,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所述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
呈上下错位布置,所述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的高度差可调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错位的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形成供窗帘绕过的曲折路径,窗帘绕过后将形成波浪形的状态,且能够在褶皱的波峰和波谷两个位置进行支撑,便于对定型后的窗帘进行辅助装夹和后续的定型处理;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上下调节,通过调节能够对褶皱的幅度进行调整,便于根据不同的窗帘进行调节。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定型管一之间共面,各定型管二之间也共面,定型管一所在平面和定型管二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过程中保持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分别共面平行,能够定型管一或定型管二能够实现同步调节,提高调节效果;并且保持所有的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高度差一致,使得窗帘所弯折形成的褶皱也保持一致,便于对窗帘定型装夹控制。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定型管一或相邻定型管二之间的间距均可调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之间均采用可活动调节的结构,能够在装夹铺设后将定型管一、定型管二的间距调节缩小,在窗帘上形成更加致密的褶皱情况,与窗帘拉开后褶皱的幅度一致,使得窗帘定型更符合窗帘使用情况,使褶皱幅度更加自然。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型管一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置两道滑轨一,两道滑轨一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座一,所述定型管一的两端通过支撑杆与滑座一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滑座一和滑轨一形成滑动适配,在调节完成后能够筒螺栓调节的位置锁定,在定型管一的两端能够对其进行滑动支撑,并且通过支撑杆进行支撑,能够将定型管一支撑至一定高度,供定型管二的升降调节余留更多的空间。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型管二通过活动架支撑,所述活动架的两侧设置两道滑轨二,所述滑轨二上滑动连接有滑座二,所述定型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侧的滑座二支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动架对各定型管二进行统一上下调节,并通过滑轨二和滑座二形成间距调节的结构,并在调节后通过螺栓将滑座二的位置进行固定;能够与定型管一的浮动调节相互配合,形成更加便捷的调节结构,便于实现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的位置进行调节。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均可轴向旋转。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可旋转,能够在装夹窗帘过程中对窗帘进行更加快速便捷地拉扯,从而便于对窗帘进行装夹。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若干平行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定型管一、定型管二相互垂直,所述活动架可沿所述调节杆滑动调节并通过调节螺栓实现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的调节杆能够对支撑架进行升降调整,从而能够相应地调节定型管二的高度位置,便于对定型管二和定型管一的间距进行调整。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架滑动调节至最上端时,定型管二的位置高于定型管一;所述活动架滑动调节至最下端时,定型管二的位置低于定型管一。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架的升降幅度较大,在调节过程中能够使得定型管
二的位置从高于定型管一至低于定型管一的范围进行调节,在高位时能够供窗帘从两者之间穿过,而后在下降至低位时能够对窗帘进行折叠,从而便于对窗帘进行折叠处理。
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位于定型管一的两侧位置用于装夹窗帘的装夹杆,所述装夹杆与定型管一等高且平行。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装夹杆能够对窗帘的端部位置进行装夹,从而便于窗帘进行定型操作。
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上设置刻度。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刻度能够对活动架以及定型管二的高度位置进行测量,便于对定型管一和定型管管二的高度差进行调控,从而控制窗帘的褶皱幅度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相对活动可调节的定型管一和定型管二能够对窗帘的褶皱浮动进行快速调节,提高了窗帘定型装夹的定型效率,具有更好的定型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快速整理定型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以表示定型管二调节至上方的结构;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快速整理定型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以表示定型管二调节至下方的结构;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快速整理定型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以表示活动架和支撑架拆分后的结构。
32.附图标记:1、定型管一;2、定型管二;3、支撑架;4、滑轨一;5、滑座一;6、支撑杆;7、活动架;8、滑轨二;9、滑座二;10、调节杆;11、滑槽; 12、调节螺栓;13、装夹杆。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
‑
3所示,一种可调节的快速整理定型辅助设备,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各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呈上下错位布置,在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之间形成供窗帘绕过的曲折路径,窗帘绕过后将形成波浪形的状态,且能够在褶皱的波峰和波谷两个位置进行支撑,便于对定型后的窗帘进行辅助装夹和后续的定型处理;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形成可上下调节的结构,可调节两者的高度差,从而对窗帘褶皱的幅度进行调整,便于根据不同的窗帘进行调节;
35.各定型管一1通过支撑架3进行支撑,形成相互共面的结构,各定型管一1 的高度可采用固定的结构;而各定型管二2则通过活动架7进行支撑,也形成共面,以支撑架3作为支撑,活动架7相对支撑架3可上下调节,在在调节过程中定型管一1或定型管二2能够实现同步调节,提高调节效果;定型管一1 所在平面和定型管二2所在平面相互平行,能够保持所有的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高度差一致,使得窗帘所弯折形成的褶皱也保持一致,使定
型出的装置更加规整;
36.在相邻定型管一1或相邻定型管二2之间采用活动式的结构,可对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的位置进行滑动调节,调整定型管一1、定型管二2的间距;在所述支撑架3的两侧安装两道滑轨一4,在两道滑轨一4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座一5,可通过滚轮进行导滑,将定型管一1的两端通过支撑杆6与滑座一5连接,并且通过支撑杆6进行支撑,能够将定型管一1支撑至一定高度,供定型管二2 的升降调节余留更多的空间;在活动架7的两侧安装两道滑轨二8,滑轨二8上滑动连接有滑座二9,在定型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侧的滑座二9支撑;在调节后通过螺栓将滑座一5和滑座二9的位置进行固定,从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 的位置进行固定;
37.为了增加窗帘在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的铺设灵活性,边缘在两者之间穿插迂回,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可采用轴向旋转的结构,在窗帘铺设和调节是可直接拉扯窗帘,在窗帘和定型管一1、定型管二2之间形成活动的滚动的运动,便于对窗帘进行装夹调节。
38.支撑架3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在支撑架3的四个角附近位置固定连接四个平行的调节杆10,调节杆10呈竖直向上的状态,与定型管一1、定型管二2均相互垂直,活动架7也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定型管二2位置活动架7的中间位置,在活动架7的边缘位置与调节杆10之间滑动配合,可沿调节杆10滑动调节,并在活动架7上螺纹连接螺栓,调节螺栓12与调节杆10的滑槽11当中的滑块连接,通过调节螺栓12拧紧,实现活动架7的固定,从而能够相应地调节定型管二2的高度位置,便于对定型管二2和定型管一1的间距进行调整。
39.调节杆10的长度可稍长于支撑杆6,活动架7在调节杆10上调节的幅度稍大,在活动架7滑动调节至最上端时,定型管二2的位置要高于定型管一1;在活动架7滑动调节至最下端时,定型管二2的位置要低于定型管一1;在调节过程中能够使得定型管二2的位置从高于定型管一1至低于定型管一1的范围进行调节,在高位时能够供窗帘从两者之间穿过,而后在下降至低位时能够对窗帘进行折叠,从而便于对窗帘进行折叠处理。
40.为了便于对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的高度位置进行控制,可在调节杆10 上预设刻度,从而对活动将的升降位置进行测量,从而便于控制窗帘的褶皱幅度。
41.为了便于对窗帘的装夹,在支撑架3位于定型管一1的两侧位置固定连接装夹杆13,装夹杆13与定型管一1等高且平行,在窗帘铺设装夹时,能够对窗帘的端部进行装夹连接,便于操作。
42.在具体使用时,松弛调节螺栓12,将活动架7提起,定型管二2提升至定型管一1的上方位置,将窗帘的一端装夹在支撑架3一端的装夹杆13上,另一端从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之间横向穿过,此时无需进行弯折;而后将活动架7下方,定型管二2降至定型管一1下方,将窗帘弯折形成波浪形的褶皱形态,根据窗帘褶皱需要的大小,参照刻度,将活动架7下放至适当位置,拧紧螺栓将活动架7固定;而后箱窗帘装夹的一端,滑动调节定型管一1和定型管二2,将间距缩小,再在窗帘的另一端进行简单的整理,使得尾端夹持固定在所打扰过的最后的定型管一1或定型管二2上进行固定,完整窗帘的定型辅助装夹。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