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
背景技术:
2.光伏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
3.专利号cn201610635730.8公布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专用接线盒,包括盒体、控制电路板、盒盖,控制电路板设置在盒体内,控制电路板上包括mppt控制模块、太阳电池组件连接区以及电缆线连接区,太阳电池组件连接区和电缆线连接区分别设置在mppt模块的两端,盒体和盒盖对应太阳电池组件连接区以及电缆线连接区处设置有连接口,太阳电池组件连接区与外部单一光伏组件相连。其优点是可以对每块组件进行独立的mppt控制,能够大幅提高整体效率,也可以避免集中式逆变器具有的直流高压、弱光效应差、木桶效应等。同时可以将接线盒内部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到盒体外部,保证了电子元件工作性能,延长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4.该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存在以下弊端:在使用时,转环太阳能时,需要外壳稳定,避免外壳受到外力冲击后,造成内部元件损坏;光伏接线盒在使用时会产生巨大热能,若使光伏接线盒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对光伏接线盒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影响,同时增加了光伏发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包括外壳,还包括降温箱、拆卸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由降温箱、安装板、散热口、蓄电池、支撑板、导热条和散热风扇组成,所述支撑板安装在降温箱顶部,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降温箱,所述降温箱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撑板底部安装有导热条和散热风扇,所述外壳侧壁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上插接有安装板,所述外壳侧壁插接有传输口。
8.进一步地,所述拆卸组件由夹板套、定位杆和加强板组成,所述外壳外侧壁安装有夹板套,所述夹板套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接有加强板且加强板设置有多组;通过对外壳增加夹板套和加强板,增强了外壳的牢固度,避免外壳受到冲击后损坏。
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安装板;将多组加强板插接在凹槽内,采用了加强板之后,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并且抗变形能力更强,增强了外壳的牢固度。
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的电力输入端与蓄电池的电力输出端相连;打开蓄电池
为散热风扇提供电能,散热风扇运行时为外壳内部提供风能,对外壳进行冷却处理。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定位杆外壁刻有螺纹且于螺纹槽适配;旋转定位杆,定位杆在螺纹槽内垂直向下移动,当定位杆从螺纹槽内取下后,将夹板套插接在外壳上,在调整好夹板套后,逆向转动定位杆,使定位杆在螺纹槽内垂直向上移动,当定位杆插接在螺纹槽内后,定位杆对夹板套进行限位。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水平滑动连接有夹板套;推动夹板套,夹板套在滑槽内水平滑动,当夹板套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定位杆插接在螺纹槽内,对夹紧套进行固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旋转定位杆,定位杆在螺纹槽内垂直向下移动,当定位杆从螺纹槽内取下后,将夹板套插接在外壳上,推动夹板套,夹板套在滑槽内水平滑动,当夹板套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定位杆插接在螺纹槽内,逆向转动定位杆,使定位杆在螺纹槽内垂直向上移动,当定位杆插接在螺纹槽内后,定位杆对夹板套进行限位,再将多组加强板插接在凹槽内,采用了加强板之后,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并且抗变形能力更强,通过对外壳增加夹板套和加强板,增强了外壳的牢固度,避免外壳受到冲击后损坏。
15.2、本实用新型在通过传输口进行能量转换时,内部产生热能,热能凝聚后被支撑板上的导热条吸收,在天气良好时,拉动安装板,将安装板从安装槽内抽出,通过散热口使外壳内外的空气进行交互,利用外界气流作用对接线盒做降温处理,避免外壳内温度快速升高,打开蓄电池为散热风扇提供电能,散热风扇运行时为外壳内部提供风能,对外壳进行冷却处理,通过散热组件对外壳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外壳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而造成内部元件损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的降温箱的扩展视图。
19.图中:1、外壳;2、降温箱;3、夹板套;4、传输口;5、安装板;6、散热口;7、安装槽;8、螺纹槽;9、定位杆;10、凹槽;11、加强板;12、滑槽;13、蓄电池;14、支撑板;15、导热条;16、散热风扇;17、拆卸组件;18、散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
‑
3所示,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包括外壳1,还包括降温箱2、拆卸组件17和散热组件18,所述散热组件18由降温箱2、安装板5、散热口6、蓄电池13、支撑板14、导热条15和散热风扇16组成,所述支撑板14安装在降温箱2顶部,所述支撑板14顶部安装有降温箱2,所述降温箱2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3,所述支撑板14底部安装有导热条15和散热风扇16,所述外壳1侧壁开设有散热口6,所述散热口6上插接有安装板5,所述外壳1侧壁插接有传输口4。
22.其中,所述拆卸组件17由夹板套3、定位杆9和加强板11组成,所述外壳1外侧壁安装有夹板套3,所述夹板套3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插接有加强板11且加强板11设置有多组;通过对外壳1增加夹板套3和加强板11,增强了外壳1的牢固度,避免外壳1受到冲击后损坏。
23.其中,所述外壳1侧壁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内插接有安装板5;将多组加强板11插接在凹槽10内,采用了加强板11之后,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并且抗变形能力更强,增强了外壳1的牢固度。
24.其中,所述散热风扇16的电力输入端与蓄电池13的电力输出端相连;打开蓄电池13为散热风扇16提供电能,散热风扇16运行时为外壳1内部提供风能,对外壳1进行冷却处理。
25.其中,所述外壳1表面开设有螺纹槽8,所述定位杆9外壁刻有螺纹且于螺纹槽8适配;旋转定位杆9,定位杆9在螺纹槽8内垂直向下移动,当定位杆9从螺纹槽8内取下后,将夹板套3插接在外壳1上,在调整好夹板套3后,逆向转动定位杆9,使定位杆9在螺纹槽8内垂直向上移动,当定位杆9插接在螺纹槽8内后,定位杆9对夹板套3进行限位。
26.其中,所述外壳1底部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水平滑动连接有夹板套3;推动夹板套3,夹板套3在滑槽12内水平滑动,当夹板套3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定位杆9插接在螺纹槽8内,对夹紧套进行固定。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在使用时,旋转定位杆9,定位杆9在螺纹槽8内垂直向下移动,当定位杆9从螺纹槽8内取下后,将夹板套3插接在外壳1上,推动夹板套3,夹板套3在滑槽12内水平滑动,当夹板套3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定位杆9插接在螺纹槽8内,逆向转动定位杆9,使定位杆9在螺纹槽8内垂直向上移动,当定位杆9插接在螺纹槽8内后,定位杆9对夹板套3进行限位,再将多组加强板11插接在凹槽10内,采用了加强板11之后,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并且抗变形能力更强,通过对外壳1增加夹板套3和加强板11,增强了外壳1的牢固度,避免外壳1受到冲击后损坏,在通过传输口4进行能量转换时,内部产生热能,热能凝聚后被支撑板14上的导热条15吸收,在天气良好时,拉动安装板5,将安装板5从安装槽7内抽出,通过散热口6使外壳1内外的空气进行交互,利用外界气流作用对接线盒做降温处理,避免外壳1内温度快速升高,打开蓄电池13为散热风扇16提供电能,散热风扇16运行时为外壳1内部提供风能,对外壳1进行冷却处理,通过散热组件18对外壳1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外壳1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而造成内部元件损坏。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