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底座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空调器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为了降低空调器的重量,从而将空调器的底座不断做薄,从而达到降低注塑空调器的底座的用料量。
3.但是,将空调器的底座做的过薄,会导致在注塑时注塑件容易不饱满,导致空调器的底座容易出现缺胶、银丝纹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反而增加了空调器的成本;且底座过薄,降低了底座以及风道壁的强度,造成空调耐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空调器底座在制造的相对较薄的时候,容易产生注塑缺陷且耐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底座,包括:风道壁;前水槽,连接所述风道壁,且所述前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厚段以及常规厚度段;其中,所述风道壁的厚度小于所述常规厚度段的厚度。
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前水槽设置至少一个加厚段,其他的位置设置为常规的厚度,再将风道壁的厚度设置成较薄于常规厚度段,达到空调器底座的用料减少的效果,且注塑时从加厚段开始注入,从而防止空调器底座在注塑时产生注塑缺陷。加厚段的厚度比常规厚度段厚度要厚,这样可以在对应位置设置加厚段,从而可以增加其强度,提高其耐用性。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厚段和所述常规厚度段之间设有厚度过渡段;其中,所述厚度过渡段的厚度在所述加厚段和所述常规厚度段之间。
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加厚段和常规厚度段之间设置厚度过渡段,在注塑时,加厚段更好的过渡至常规厚度段,从而使用料更好的注入,较少出现在注塑时产生注塑缺陷等问题。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厚度过渡段的厚度在靠近所述加厚段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常规厚度段的一侧依次减小。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厚度过渡段设置为从常规厚度段到加厚段的平滑斜坡,使常规厚度段到加厚段的连接更加的平滑,不易出现注塑缺陷等问题。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壁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前水槽的一端;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常规厚度段的厚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固定板的厚度设置为小于常规厚度段的厚度,在不影响注塑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了空调器注塑时的用料。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厚段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加厚
段间隔设于所述前水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至少两个加厚段间隔设置在前水槽,在注塑时可从至少两个加厚段同时进行注塑,在不影响注塑的前提下,提高了空调器底座的注塑的效率。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厚段,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所述加厚段远离所述风道壁的一侧;浇口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加厚段设置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浇口组件,在注塑时,从浇口组件处注入,且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也和浇口组件的厚度设置为相等,可使空调器底座更加的平滑,从而不易产生注塑缺陷。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口组件位于所述加厚段的正中心,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相等。
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长度设置为相同长度,在注塑时用料可从浇口组件均匀的进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使空调器底座更加的平滑。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口组件,包括: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坡口;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坡口。
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浇口组件设置凹槽,减少填料过多的现象,且在凹槽和第一连接板连接处设置第一坡口,和第二连接板处设置第二坡口,可更好的进行除水以及脱模。
2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底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
23.i)设置加厚端,将风道壁以及固定板的厚度设置成较薄于常规厚度段,达到调器底座的用料减少的效果,且注塑时从加厚段开始注入,从而防止空调器底座在注塑时产生注塑缺陷。
24.ii)设置厚度过渡段,且为从常规厚度段到加厚段的平滑斜坡,使常规厚度段到加厚段的连接更加的平滑,不易出现注塑缺陷等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底座100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区域i的放大图。
27.图3a为图1中所示加厚段22的剖视图。
28.图3b为图1中所示常规厚度段21的剖视图。
29.图3c为图1中所示厚度过渡段23的剖视图。
30.100为空调器底座;10为风道壁;20为前水槽;21为常规厚度段;22为加厚段;23为厚度过渡段;30为浇口组件;31为凹槽;32为第一坡口;33为第二坡口;41为第一连接板;42为第二连接板;50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第一实施例】
33.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底座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器底座100例如包括:风道壁10和前水槽20。其中,前水槽20设置在风道壁10的端部,且所述前水槽20在远离风道壁10的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厚段22以及常规厚度段21。
34.具体的,风道壁10的厚度小于常规厚度段21的厚度。举例来说,将风道壁10的面积较大,减小其厚度,就可相对的节省较多的用料,但是风道壁10过薄则会导致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缺胶、银丝纹等问题。因此,在前水槽20上设置至少一个加厚段22,将加厚段22作为注塑口,则在注塑的时候,注塑口处厚度较厚,注塑液可以在注塑口处顺畅的流入,且随着远离注塑口附近的其他位置厚度变薄,则注塑液的流通面积由大变小,则流动速率不断增大,从而可减少在注塑时出现缺胶、银丝纹等问题。
35.此外,将风道壁10设置的厚度较薄,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材料,节约成本,但是随之带来的是,其强度有所下降,从而在出模或是浇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破裂等损坏,而设置加厚段22用于增加其注塑口处的强度,以防止其破裂等。
36.具体的,前水槽20上还设有厚度过渡段23;其中,厚度过渡段23设于常规厚度段21和加厚段22之间。
37.举例来说,常规厚度段21和加厚段22之间还有一定厚度差,在注塑时会导致常规厚度段21和加厚段22之间的连接处产生缺胶且厚度不平等导致前水槽20面板不平。因此在常规厚度段21和加厚段22之间设置厚度过渡段23,使常规厚度段21和加厚段22可平稳过滤,使前水槽20面板相对平滑。
38.进一步的,结合图3a
‑
3c,厚度过渡段23的厚度在靠近加厚段22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常规厚度段21的一侧依次减小。当然,厚度过渡段23的厚度也可以不是均匀减小变化的。
39.举例来说,加厚段22的厚度设置为2.1mm,常规厚度段21的厚度设置为1.8mm,则厚度过渡段23的厚度为1.8mm
‑
2.1mm,从靠近加厚段22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常规厚度段21的一侧依次减小的斜坡,使空调器底座100的表面更加平滑。
40.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加厚段22包括多个加厚段22,且多个所述加厚段22依次间隔设于前水槽20。
41.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加厚段22可以是三个,且依次间隔设于前水槽20的前端、中端以及末端。
42.举例来说,将加厚段22设置在前水槽20的前端、中端以及末端,可从前端的加厚段22、中端的加厚段22以及末端的加厚段22,同时进行注塑,在不影响注塑的前提下,提高了空调器底座100的注塑的效率。
43.进一步的,每个加厚段22和常规厚度段21的连接处均设有厚度过渡段23。前水槽20从一端到另一端端依次为常规厚度段21、厚度过渡段23、加厚段22、厚度过渡段23、常规厚度段21、厚度过渡段23、加厚段22、厚度过渡段23、常规厚度段21、厚度过渡段23、加厚段
22、厚度过渡段23、常规厚度段21组成。
44.优选的,根据实验所得,当每段的厚度过渡段23的长度均为10.0mm,每段的加厚段22的长度为32.0mm,第一段常规厚度段21的长度为79.3mm,第二段常规厚度段21的长度为198.0mm,第三段常规厚度段21的长度为172.7mm,第四段常规厚度段21的长度为71.8mm时,空调的注塑时,出现注塑缺陷的问题最少。
45.进一步的,常规厚度段21、厚度过渡段23以及加厚段22的长度可以根据空调器底座100的实际长度进行更改,此处不做限定。
46.优选的,参见图2,加厚段22例如包括: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以及夹设于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浇口组件30。其中,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厚度和浇口组件30的厚度相同,且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连接其对应的厚度过渡段23。
47.举例来说,将加厚段设置为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和浇口组件30,在注塑时,从浇口组件30注入,但是将刚注入的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厚度也和浇口组件30的厚度相等,为了使空调器底座100更加的平滑,从而不易产生注塑缺陷。
48.进一步的,浇口组件30位于加厚段22的正中心,且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长度相等。
49.举例来说,将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长度设置为相同长度,在注塑时用料可从浇口组件30均匀的进入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使空调器底座更加的平滑。
50.优选的,浇口组件30例如包括:凹槽31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板41的第一坡口32和连接第二连接板42的第二坡口33。
51.举例来说,在浇口组件30设置凹槽31,减少填料过多的现象,且在凹槽31和第一连接板41连接处设置第一坡口32,和第二连接板42处设置第二坡口33,可更好的进行除水以及脱模。通过设置第一坡口32,能够将凹槽31与第一连接板41过渡连接在一起,一方面,提高整个浇口组件30的强度,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平滑过渡可以便于其出模,防止出模时造成损坏。同理,对于第二坡口33也存在类似的作用。
52.优选的,空调器底座100例如还包括:固定板50;固定板50连接风道壁10远离前水槽20的一端,且固定板50的厚度小于常规厚度段21的厚度,可在在不影响注塑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了空调器底座100注塑时的用料,同时还减少了空调器底座100的重量。
53.此外,将固定板50设置的厚度较薄,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材料,节约成本,但是随之带来的是,其强度有所下降,从而在出模或是浇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破裂等损坏,而设置加厚段22用于增加其注塑口处的强度,以防止固定板50破裂等。
54.【第二实施例】
5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例如具有如上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底座100。
56.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