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玻璃基板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抗摔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使用频率高、容易出现滑落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其屏幕的抗摔性能是屏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选购产品时关注的重要指标。在屏幕的玻璃基板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基板的抗摔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中玻璃基板符合抗摔性能要求。
3.在玻璃基板抗摔性能测试时,玻璃基板通过胶水粘贴在与手机等产品相似的模具上,对粘贴于模具上的玻璃基板进行抗摔性能试验,模拟产品摔落,以检验玻璃基板的抗摔性能。在试验完成后,需要将模具上的胶水清除,但模具上的胶水清理麻烦,清理效率低,且耗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摔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上的胶水清理麻烦,清理效率低,且耗费人工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摔试验装置,包括:
6.模板,所述模板上开设有适用于容置玻璃基板的容置槽,所述模板内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容置槽内的空气排出以使所述玻璃基板吸附于所述容置槽内的真空气道,所述真空气道与所述容置槽底部连通;以及,
7.密封阀,用于密封所述真空气道,所述密封阀安装于所述真空气道中。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气道包括用于吸附所述玻璃基板的吸附槽和连通所述吸附槽与所述密封阀的抽气孔,所述吸附槽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槽包括沿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和沿所述容置槽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与所述第二条形槽相连通,所述抽气孔与所述第一条形槽或/和所述第二条形槽相连。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形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条形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条形槽沿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布局,各所述第二条形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槽相连。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气道包括用于吸附所述玻璃基板的多个吸附孔、连接各所述吸附孔的气室和与所述气室相连的排气孔,所述密封阀安装于所述排气孔中,各所述吸附孔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相连通。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摔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抽取所述气室内空气的活塞块和一端与所述活塞块相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块滑动设于所述气室内,所述模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经所述滑孔伸出所述模板,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滑孔密封相连。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室沿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气室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活塞块远离所述排气孔的一侧,所述塞杆于所述气室的
另一端伸出所述模板。
14.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吸附孔呈矩形阵列设置。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上开设有用于配重的配重孔位。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玻璃基板的保护膜。
17.本技术提供的抗摔试验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抗摔试验装置,采用真空气道和密封阀,在玻璃基板置于容置槽内时,可以通过排出真空气道内的空气,以产生吸力吸附玻璃基板,然后通过密封阀将真空气道封住,使得玻璃基板吸附固定在容置槽内。这时即可进行玻璃基板的抗摔性能试验,在试验完成后,真空气道内的真空释放,将玻璃基板移除,然后对下一块玻璃基板进行试验,无需采用胶水固定玻璃基板,便于玻璃基板的固定,有利于提高试验效率,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抗摔试验装置的正视图;
20.图2为图2中沿a
‑
a的剖视图;
21.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22.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抗摔试验装置的正视图;
23.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抗摔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24.图6为图4中沿c
‑
c的剖视图;
25.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7]1‑
模板;10
‑
容置槽;11
‑
真空气道;110
‑
吸附槽;111
‑
第一条形槽;112
‑
第二条形槽;113
‑
抽气孔;12
‑
配重孔位;
[0028]2‑
密封阀;
[0029]3‑
保护膜;
[0030]4‑
模板;40
‑
容置槽;41
‑
真空气道;411
‑
吸附孔;412
‑
气室;413
‑
排气孔;42
‑
开槽;43
‑
定位框;44
‑
滑孔;
[0031]5‑
密封阀;
[0032]6‑
保护膜;60
‑
开孔
[0033]
71
‑
活塞块;72
‑
活塞杆;73
‑
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6]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抗摔试验装置进行说明。抗摔试验装置包括模板1和密封阀2,模板1上开设有容置槽10,容置槽10适用于容置玻璃基板,模板1内开设有真空气道11,真空气道11的一端与容置槽10的底部相连通,真空气道11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真空气道11内的空气可排出,以在容置槽10的底部形成真空,产生吸力,使玻璃基板吸附固定于容置槽10内;密封阀2用于密封真空气道11,密封阀2安装于真空气道11中。
[0039]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真空气道11和密封阀2,在玻璃基板置于容置槽10内时,可以通过排出真空气道11内的空气,以产生吸力吸附玻璃基板,然后通过密封阀2将真空气道11封住,使得玻璃基板吸附固定在容置槽10内。这时即可进行玻璃基板的抗摔性能试验,在试验完成后,玻璃基板碎裂,真空气道11内的真空释放,将玻璃基板移除,然后对下一块玻璃基板进行试验,无需采用胶水固定玻璃基板,便于玻璃基板的固定,有利于提高试验效率,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0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真空气道11包括吸附槽110和抽气孔113,吸附槽110用于吸附玻璃基板,吸附槽110位于容置槽10的底部,抽气孔113的一端与吸附槽110连通,抽气孔113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密封阀2安装于抽气孔113中。通过吸附槽110有利于提高玻璃基板吸附固定于容置槽10内时的吸附面积,有利于保障玻璃基板在容置槽10内的稳定,以便于更好的模拟玻璃基板在产品中的固定状况。
[004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吸附槽110包括第一条形槽111和第二条形槽112,第一条形槽111沿容置槽10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条形槽112沿容置槽10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条形槽111和第二条形槽112相连通,抽气孔113与第一条形槽111相连通。这样通过第一条形槽111能够使得玻璃基板受到的吸力沿容置槽10长度方向分布均匀,第二条形槽112能够使得玻璃基板受到的吸力沿容置槽10宽度方向分布均匀,第一条形槽111和第二条形槽112连通,能够使得第一条形槽111和第二条形槽112对玻璃基板的吸力保持均衡,有利于提高玻璃基板在容置槽10内的稳定性。在吸附槽110吸附玻璃基板时,可以是通过外部抽真空装置与密封阀2连接,将真空气道11内的空气抽出,待空气抽出后关闭密封阀2,以保持真空气道11内的真空度。当然,吸附槽也可以是呈波浪形或弧形等形状。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抽气孔113也可以是与第二条形槽112相连通,或者,抽气孔113与第一条形槽111和第二条形槽112相连通。
[004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条形槽11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条形槽112
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条形槽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槽111相连。这样能够使得吸附槽110呈框状结构,有利于保持玻璃基板吸附时受力均衡。可选地,第二条形槽112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两个第一条形槽111与三个第二条形槽112连接呈“日”字形,这样一方面能够保障玻璃基板被吸附固定于容置槽10内时玻璃基板与容置槽10底面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能够保障玻璃基板边缘和中部的受力均衡。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条形槽1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第二条形槽1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吸附槽110可以是呈“十”字形;第一条形槽111的数量可以是3个或4个等;第二条形槽112的数量可以是2个、4个或5个等。
[0043]
可选地,抽气孔113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密封阀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各抽气孔113远离吸附槽110的一端安装有密封阀2。当然,抽气孔113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密封阀2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
[0044]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容置槽10的底部设有保护膜3,保护膜3用于支撑玻璃基板。通过保护膜3支撑玻璃基板能够使得玻璃基板贴紧,防止漏真空,保障玻璃基板被吸附稳定,且能够使得玻璃基板的表面受力面积较大,防止由于玻璃基板与模板1接触面不平整导致玻璃基片局部受压力过大碎裂。保护膜3可以使具有一定柔性的平滑薄层结构,这样有利于玻璃基板平贴在保护膜3上。
[0045]
可选地,吸附槽110围绕保护膜3设置。保护膜3可以是粘贴在容置槽10的底面上,这样能够使得玻璃基板与保护膜3的受力均衡,保障玻璃基板的稳定。
[0046]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模板1上开设有配重孔位12,配重孔位12用于配重。通过采用配重孔位12能够使得模板1与产品的重量相当,能够使得试验时玻璃基板受到的冲击接近产品中玻璃基板受到的冲击,保障试验结果更加可靠。配重孔位1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配重孔位12一方面用于控制模板1重量,另一方面便于控制模板1重量分布,使得模板1重量分布与产品重量分布基本一致。配重孔位12可以是盲孔,盲孔可以减轻模板1的重量,也可以在盲孔中安装配重块,以增加模板1质量。
[0047]
可选地,容置槽10位于模板1的一侧,配重孔位12位于模板1的另一侧。模板1的形状可以是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相似的结构,以便模拟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产品在摔落是相应玻璃基板受到的冲击。
[0048]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阀2为单向阀,采用单向阀能够防止玻璃基板吸附固定时外部空气进入到真空气道11内,且便于抽气操作。
[0049]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现对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抗摔试验装置进行说明。抗摔试验装置包括模板4和密封阀5,模板4上开设有容置槽40,容置槽40适用于容置玻璃基板,模板4内开设有真空气道41,真空气道41的一端与容置槽40的底部相连通,真空气道41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真空气道41内的空气可排出,以在容置槽40的底部形成真空,产生吸力,使玻璃基板吸附固定于容置槽40内;密封阀5用于密封真空气道41,密封阀5安装于真空气道41中。
[0050]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真空气道41和密封阀5,在玻璃基板置于容置槽40内时,可以通过排出真空气道41内的空气,以产生吸力吸附玻璃基板,然后通过密封阀5将真空气道41封住,使得玻璃基板吸附固定在容置槽40内。这时即可进行玻璃基板的抗摔性能试验,在试验完成后,玻璃基板碎裂,真空气道41内的真空释放,将玻璃基板移除,然后对下一块玻璃基板进行试验,无需采用胶水固定玻璃基板,便于玻璃基板的固定,有利于提高试验效
率,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005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及图7,真空气道41包括多个吸附孔411、气室412和排气孔413,吸附孔411用于吸附玻璃基板,各吸附孔411的一端与容置槽40的底部相连通,各吸附孔411的另一端与气室412相连通,排气孔413的一端与气室412相连通,排气孔413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密封阀5安装于排气孔413中。这样通过气室412能够使得多个吸附孔411连通,使得多个吸附孔411对玻璃基板的吸力保持一致,保障玻璃基板在容置槽40内稳定。
[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及图7,抗摔试验装置还包括活塞块71和活塞杆72,活塞块71用于抽取气室412内的空气,活塞块71滑动设于气室412内,活塞杆72的一端与活塞块71相连,模板4上开设有滑孔44,活塞杆72滑动插设于滑孔44中,活塞杆72的另一端经滑孔44伸出模板4,活塞杆72与滑孔44密封相连。活塞杆72在滑孔44中滑动时,活塞杆72与滑孔44滑动连接位置不漏气。这样在玻璃基板放置于容置槽40内时,玻璃基板将吸附孔411的一端封住,通过活塞杆72可带动活塞块71在气室412内滑动,在活塞块71朝向远离活塞杆72一侧移动时,活塞块71能够对活塞块71靠近活塞杆72一侧的空气产生抽吸作用,从而使得活塞块71靠近活塞杆72一侧产生真空,利用气室412内的真空将玻璃基板吸附在容置槽40内。在活塞块71朝向靠近活塞杆72一侧移动时,活塞块71能够对活塞块71远离活塞杆72一侧的空气产生抽吸作用,从而使得活塞块71远离活塞杆72一侧产生真空,利用气室412内的真空将玻璃基板吸附在容置槽40内。
[005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及图7,气室412沿模板4长度方向设置,排气孔413与气室412的一端相连,活塞杆72位于活塞块71远离排气孔413的一侧,活塞杆72于气室412的另一端伸出模板4。这样在活塞块71朝向排气孔413移动时,能够将活塞块71靠近排气孔413一侧的空气排出,有利于减小活塞块71朝向排气孔413移动的阻力。在活塞块71移动至气室412靠近排气孔413一端时,活塞杆72收容在气室412内,能够避免试验时活塞杆72伸出模板4部分干扰试验。
[0054]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活塞杆72的另一端设有压板73,模板4上设有开槽42,开槽42位于气室412的另一端,开槽42用于容纳压板73。压板73能够方便推拉活塞杆72,开槽42能够防止试验时压板73和活塞杆72外露损坏,同时能够防止干扰试验结果。
[005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及图7,多个吸附孔411呈矩形阵列设置。这样能够使得吸附孔411均匀分布在容置槽40的底面,在玻璃基板吸附时能够使得玻璃基板的受力均衡,有利于保障玻璃基板吸附的稳定。可选地,吸附孔411可以是排列呈2、3、4或5行等,吸附孔411可以是排列呈2、4、10或16列等。
[0056]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及图7,容置槽40的底部设有保护膜6,保护膜6用于支撑玻璃基板。通过保护膜6支撑玻璃基板能够使得玻璃基板贴紧,防止漏真空,保障玻璃基板被吸附稳定,且能够使得玻璃基板的表面受力面积较大,防止由于玻璃基板与模板4接触面不平整导致玻璃基片局部受压力过大碎裂。保护膜6可以使具有一定柔性的平滑薄层结构。
[0057]
可选地,保护膜6上开设有多个开孔60,开孔60的位置与吸附孔411的位置一一对应。这样能够避免保护膜6影响吸附孔411吸附玻璃基板。
[0058]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及图7,模板4上设有定位框43,定位框43位于容
置槽40的底部,定位框43用于定位保护膜6,保护膜6可以是粘贴在容置槽40的底面上,这样能够保障保护膜6上开孔60位置与吸附孔411的位置相对应。
[0059]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板4上开设有配重孔位,配重孔位用于配重。通过采用配重孔位能够使得模板4与产品的重量相当,能够使得试验时玻璃基板受到的冲击接近产品中玻璃基板受到的冲击,保障试验结果更加可靠。配重孔位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配重孔位一方面用于控制模板4重量,另一方面便于控制模板4重量分布,使得模板4重量分布与产品重量分布基本一致。配重孔位可以是盲孔,盲孔可以减轻模板4的重量,也可以在盲孔中安装配重块,以增加模板4质量。
[0060]
可选地,容置槽40位于模板4的一侧,配重孔位位于模板4的另一侧。模板4的形状可以是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相似的结构,以便模拟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产品在摔落是相应玻璃基板受到的冲击。
[0061]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阀5为单向阀,采用单向阀能够防止玻璃基板吸附固定时外部空气进入到真空气道41内,且便于排气操作。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