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轨灯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轨道盒。
背景技术:
2.导轨灯就是安装在一个导轨上面的灯,可以任意调节照射角度。通常导轨灯需要配合其电源盒安装在导轨上。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轨道盒配合导轨装配时的效率较低,现有的轨道盒只有一对固定位与导轨进行配合装配,轨道盒安装在导轨不够稳固。加上现有的轨道盒的金属导电片的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轨道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5.一种一体式轨道盒,包括轨道盒体,所述轨道盒体包括上壳体部分及与上壳体部分配合安装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部分包括安装壳体及与所述安装壳体的下方端部向外凸出的连接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通电旋钮部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轨安装旋钮,所述通电旋钮部分包括通电旋钮壳体及分布插接在所述通电旋钮壳体内两侧的一对金属导电片,一对所述金属导电片顶端分别向所述通电旋钮壳体的外侧凸出,一对所述金属导电片从所述安装壳体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所述通电旋钮壳体向外延伸设有第一旋钮,所述导轨安装旋钮向外延伸有第二旋钮,所述导轨安装旋钮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轨固定块,所述导轨固定块从所述安装壳体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所述第一旋钮及所述第二旋钮分别从所述轨道盒体的两侧端部伸出。
6.进一步地,所述通电旋钮部分包括两侧分布的第一通电旋钮壳体与所述第一通电旋钮壳体卡合连接的第二通电旋钮壳体,所述第一通电旋钮壳体内的两侧分别插接一对所述金属导电片,所述第二通电旋钮壳体内插接所述金属导电片。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电旋钮壳体及所述第二通电旋钮壳体之间安装有绝缘隔板。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一对第一安装倒钩,所述通电旋钮壳体的上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通电旋钮壳体的下部容纳安装在一对所述第一安装倒钩内。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一对第二安装倒钩,所述导轨安装旋钮的上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导轨安装旋钮的下部容纳安装在一对所述第二安装倒钩内。
10.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旋钮及所述第二旋钮分别从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伸出,所述第一缺口下方对应的所述连接壳体壳壁两端设有一对第一限定凸点用于限定第一旋钮,所述第二缺口下方对应的
所述连接壳体壳壁两端设有一对第二限定凸点用于限定第二旋钮。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转向限定凸点,所述通电旋钮壳体的下部外围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转向限定凸点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二转向限定凸点,所述导轨安装旋钮的下部外围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转向限定凸点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射灯安装孔,所述第一射灯安装孔外围的壳体表面环绕设有一圈多个凹槽,所述第一射灯安装孔的上方安装有射灯安装座,所述射灯安装座的底壁及多个所述凹槽之间压制安装有圆环,所述射灯安装座的中部设有第二射灯安装孔,所述第二射灯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射灯安装孔互相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射灯安装孔外围的壳体底面设有凸起的第三转向限定凸点,所述第一射灯安装孔外围的壳体底面上方设有限定扣,所述限定扣向外延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三转向限定凸点互相起限定作用,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设有一对线路板卡扣。
1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盒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通电旋钮壳体及导轨安装旋钮,轨道盒体在配合轨道安装时,操作人员把安装壳体装配在轨道中间的凹槽。操作人员拨动第一旋钮及第二旋钮。第一旋钮联动通电旋钮壳体,通电旋钮壳体上的一对金属导电片从安装壳体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轨道内的两侧设置的金属通电部分与金属导电片分别接触通电,给该轨道盒体通电。第二旋钮联动安装壳体,安装壳体上的导轨固定块从安装壳体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一对导轨固定块固定安装在轨道内的两侧。使用者可以方便把轨道盒体装配在轨道上,轨道盒体上两端一对金属导电片在通电的作用下,也可以结合轨道盒体上另外一对导轨固定块固定在导轨上,导轨盒体安装固定在导轨上更加稳固。
17.此外,装配人员把通电旋钮壳体插入第一安装倒钩内即可快速完成装配,通电旋钮壳体受到一对第一安装倒钩的限制防止通电旋钮壳体脱落;装配人员把导轨安装旋钮插入第二安装倒钩内可以快速完成装配,导轨安装旋钮受到一对第二安装倒钩的限制防止导轨安装旋钮脱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部分配合导轨安装旋钮及通电旋钮壳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片、导轨固定块伸出状态的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片、导轨固定块未伸出状态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a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安装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电旋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通电旋钮壳体配合绝缘隔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通电旋钮壳体配合金属导电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通电旋钮壳体配合金属导电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30.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轨道盒。参照图1、图2,包括轨道盒体,轨道盒体包括上壳体部分1及与上壳体部分1配合安装的下壳体2。上壳体部分可以通过螺丝与下壳体固定连接起来。
31.参照图1,上壳体部分1包括安装壳体3及与安装壳体3的下方端部向外凸出的连接壳体4,安装壳体3与连接壳体4为一体成型结构。安装壳体3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通电旋钮部分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轨安装旋钮6。
32.参照图2、图3、图5及图8,通电旋钮部分5包括通电旋钮壳体7及分布插接在通电旋钮壳体7内两侧的一对金属导电片8,一对金属导电片8顶端分别向通电旋钮壳体7的外侧凸出,一对金属导电片8从安装壳体3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如图3所示,一对金属导电片8分别从轨道盒体的两侧端部伸出,通电旋钮壳体7向外延伸设有第一旋钮9。
33.参照图2、图3、图5及图7,导轨安装旋钮6向外延伸有第二旋钮10,导轨安装旋钮6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轨固定块27。如图3所示,导轨固定块27从安装壳体3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第一旋钮9及第二旋钮10分别从轨道盒体的两侧端部伸出。
34.上述的轨道盒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通电旋钮壳体及导轨安装旋钮,轨道盒体在配合轨道安装时,操作人员把安装壳体装配在轨道中间的凹槽。操作人员拨动第一旋钮及第二旋钮。第一旋钮联动通电旋钮壳体,通电旋钮壳体上的一对金属导电片从安装壳体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轨道内的两侧设置的金属通电部分与金属导电片分别接触通电,给该轨道盒体通电。第二旋钮联动安装壳体,安装壳体上的导轨固定块从安装壳体的两侧壁的开口伸出,一对导轨固定块固定安装在轨道内的两侧。使用者可以方便把轨道盒体装配在轨道上,轨道盒体上两端一对金属导电片在通电的作用下,也可以结合轨道盒体上另外一对导轨固定块固定在导轨上,导轨盒体安装固定在导轨上更加稳固。
35.参照图8,通电旋钮部分5包括两侧分布的第一通电旋钮壳体7与第一通电旋钮壳体7卡合连接的第二通电旋钮壳体7,第一、第二通电旋钮壳体上可以设置相互设置卡块或卡口固定连接起来。
36.参照图8至11,第一通电旋钮壳体7内的两侧分别插接一对金属导电片8,第二通电旋钮壳体7内插接金属导电片8。该处的通电旋钮部分的两侧分布的金属导电片分别可以为火线的金属导电片和零线导电片,其中一侧多出的金属导电片为地线导电片,上述三处的导电片分别与轨道内对应的金属部分接触。
37.参照图9、图10,第一通电旋钮壳体7及第二通电旋钮壳体7之间安装有绝缘隔板11,有效隔绝第一、第二通电旋钮壳体之间的金属导电片接触短路。
38.参照图1、图2,连接壳体4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一对第一安装倒钩12,通电旋钮壳体7的上部安装在安装壳体3内,通电旋钮壳体7的下部容纳安装在一对第一安装倒
钩12内。装配人员把通电旋钮壳体插入第一安装倒钩内即可快速完成装配,通电旋钮壳体受到一对第一安装倒钩的限制防止通电旋钮壳体脱落。
39.参照图1、图2,连接壳体4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一对第二安装倒钩13,导轨安装旋钮6的上部安装在安装壳体3内,通导轨安装旋钮6的下部容纳安装在一对第二安装倒钩13内。装配人员把导轨安装旋钮插入第二安装倒钩内可以快速完成装配,导轨安装旋钮受到一对第二安装倒钩的限制防止导轨安装旋钮脱落。
40.参照图1、图2,下壳体2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14及第二缺口15,第一旋钮9及第二旋钮10分别从第一缺口14及第二缺口15伸出。
41.如图2所示,第一缺口14下方对应的连接壳体4壳壁两端设有一对第一限定凸点16用于限定第一旋钮9,第二缺口15下方对应的连接壳体4壳壁两端设有一对第二限定凸点17用于限定第二旋钮10。当操作人员把第一旋钮推到第一缺口的两侧任意一侧末端时,第一限定凸点能够限制第一旋钮不从第一缺口的末端移位到中心;同样地,当操作人员把第二旋钮推到第二缺口的两侧任意一侧末端时,第二限定凸点能够限制第二旋钮不从第二缺口的末端移位到中心。
42.参照图1、图2,连接壳体4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转向限定凸点18,通电旋钮壳体7的下部外围设置在多个第一转向限定凸点18之间。通电旋钮壳体限制在多个第一转向限定凸点之间,防止通电旋钮壳体不在连接壳体内的轴心转动。
43.参照图1、图2,连接壳体4的一侧的内底面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二转向限定凸点19,导轨安装旋钮6的下部外围设置在多个第二转向限定凸点19之间。导轨安装旋钮限制在多个第二转向限定凸点之间,防止导轨安装旋钮不在连接壳体内的轴心转动。
44.参照图1、图5及图6,下壳体2上开设有第一射灯安装孔20,第一射灯安装孔20外围的壳体表面环绕设有一圈多个凹槽21,第一射灯安装孔20的上方安装有射灯安装座21,射灯安装座21的底壁及多个凹槽21之间压制安装有圆环22。射灯安装座21的中部设有第二射灯安装孔23,第二射灯安装孔23与第一射灯安装孔20互相连通。射灯的连接柱插接在第一射灯安装孔内时,使用者扭动射灯带动射灯安装座转动时,由于圆环与凹槽之间互相接触摩擦并通过射灯安装座压制,射灯安装座转动时遇到较大的阻力,射灯转动缓慢。
45.参照图6所示,第一射灯安装孔20外围的壳体底面设有凸起的第三转向限定凸点24,第一射灯安装孔20外围的壳体底面上方设有限定扣25,限定扣25向外延伸设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与第三转向限定凸点24互相起限定作用。射灯的连接柱插入第一射灯安装孔内部转动时,受到限定扣和第三转向限定凸点的360度旋转,防止射灯在某些场合使用过度转向。下壳体2的内底面设有一对线路板卡扣31,固定控制线路板不容易移位。
46.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