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版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晶体硅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内在质量效益的驱动,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电池规模化生产的重中之重。目前晶体硅电池最常见的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准单晶或类单晶电池是介于单晶硅和多晶硅共同衬底上的太阳能电池。这其中90%以上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均采用丝网印刷技术使金属浆料和硅衬底接触,从而导出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生电流。
3.目前太阳能电池片主栅线与副栅线大都是相互垂直设置,主栅线与副栅线均为长方条状,主栅线与副栅线连接处常常会出现印迹不清甚至出现断栅现象,导致副栅线上所引出的电流不能顺利导入到主栅线上,降低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严重影响组件的外观及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该网版结构有利于避免断栅及虚印情况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包括电池片,所述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正面电极区和背面电极区,所述正面电极区的外周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的内部纵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主栅线,边框的内部横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副栅线,所述主栅线与所述副栅线相互垂直分布并交错接合成网状;所述副栅线包括渐变部和恒定段,所述渐变部位于副栅线与主栅线的接合处,且渐变部沿副栅线的长度方向朝向副栅线与主栅线的接合处渐变扩大,所述恒定段的宽度与所述渐变部的最小宽度相等。
7.作为优选,所述渐变部包括第一渐变段和第二渐变段,所述第一渐变段位于第二渐变段和恒定段之间,且恒定段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渐变段的最小宽度相等,所述第二渐变段的最小宽度与第一渐变段的最大宽度相等。
8.作为优选,所述渐变部的长度占副栅线总长度的1/5

4/5。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渐变段的最大宽度与恒定段的宽度之比为2: 1至2.5: 1。
10.作为优选,所述主栅线上均匀设有扩大段,所述扩大段内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感光胶膜填充点。
11.作为优选,所述感光胶膜填充点采用矩形或圆形。
12.作为优选,所述感光胶膜填充点的中间线、主栅线的中间线以及主栅线上扩大段的中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13.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副栅线之间均连接有防断栅线。
14.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主栅线之间和两个边缘主栅线外侧均设有两列防断栅线。
15.作为优选,相邻两列所述防断栅线之间交错布置。
16.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下述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的副栅线采用多级渐变形式,加大与主栅线接触点的开口,增加了着焊点的宽度,既能有效消除之前网版印刷后副栅线与主栅线接触点的虚印现象,提高了电流容量,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还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主栅线上均匀设有扩大段,且扩大段内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感光胶膜填充点,印刷时刮条一直会被感光胶支撑,不会因为移动到主栅线上而突然下陷,印刷完成后的产品不容易形成断栅,能够提高印刷品质,生产成本较低,而且遮光面积较小,能够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19.(3)本实用新型的副栅线之间交错设置有防断栅线,当某条副栅线断裂时,还有另外路径将收集的电子形成电流流向主栅线,从而使得原本可能失效的部分状态变为有效,不会对整块电池片电流收集造成影响,从而提高电池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图4的b处放大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26.图示说明:1

电池片,2

边框,3

主栅线,4

副栅线,41

渐变部,411

第一渐变段,412

第二渐变段,42

恒定段,5

感光胶膜填充点,6

防断栅线,7

扩大段。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9.实施例1: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包括电池片1,所述电池片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正面电极区和背面电极区,正面电极区的外周设置有边框2,边框2的内部纵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主栅线3,边框2的内部横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副栅线4,主栅线3与副栅线4相互垂直分布并交错接合成网状。
31.所述副栅线4由渐变部41和恒定段42组成,渐变部41的长度占副栅线4总长度的1/5

4/5,且渐变部41位于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且渐变部41沿副栅线4的长度方向朝向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渐变扩大,恒定段42的宽度与渐变部41的最小宽度相等。
32.上述渐变部41由第一渐变段411和第二渐变段412组成,第一渐变段411位于第二渐变段412和恒定段42之间,且恒定段42的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小宽度相等,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小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大宽度相等,具体的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大宽度与恒定段42的宽度之比为2: 1至2.5: 1。
33.实施例2:
34.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包括电池片1,所述电池片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正面电极区和背面电极区,正面电极区的外周设置有边框2,边框2的内部纵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主栅线3,边框2的内部横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副栅线4,主栅线3与副栅线4相互垂直分布并交错接合成网状。
35.所述副栅线4由渐变部41和恒定段42组成,渐变部41的长度占副栅线4总长度的2/5,且渐变部41位于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且渐变部41沿副栅线4的长度方向朝向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渐变扩大,恒定段42的宽度与渐变部41的最小宽度相等。
36.上述渐变部41由第一渐变段411和第二渐变段412组成,第一渐变段411位于第二渐变段412和恒定段42之间,且恒定段42的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小宽度相等,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小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大宽度相等,具体的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大宽度与恒定段42的宽度之比为2: 1。
37.所述主栅线3上均匀设有扩大段7,扩大段7内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感光胶膜填充点5,感光胶膜填充点5采用矩形或圆形,本实施例中采用矩形的感光胶膜填充点5,感光胶膜填充点5的中间线、主栅线3的中间线以及主栅线3上扩大段7的中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8.实施例3:
39.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包括电池片1,所述电池片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正面电极区和背面电极区,正面电极区的外周设置有边框2,边框2的内部纵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主栅线3,边框2的内部横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副栅线4,主栅线3与副栅线4相互垂直分布并交错接合成网状。
40.所述副栅线4由渐变部41和恒定段42组成,渐变部41的长度占副栅线4总长度的3/5,且渐变部41位于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且渐变部41沿副栅线4的长度方向朝向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渐变扩大,恒定段42的宽度与渐变部41的最小宽度相等。
41.上述渐变部41由第一渐变段411和第二渐变段412组成,第一渐变段411位于第二渐变段412和恒定段42之间,且恒定段42的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小宽度相等,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小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大宽度相等,具体的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大宽度与恒定段42的宽度之比为2.5: 1。
42.相邻两个副栅线4之间均连接有防断栅线6,且具体的相邻两个主栅线3之间和两个边缘主栅线3外侧均设有两列防断栅线6,相邻两列防断栅线6之间交错布置。
43.实施例4:
44.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包
括电池片1,所述电池片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正面电极区和背面电极区,正面电极区的外周设置有边框2,边框2的内部纵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主栅线3,边框2的内部横向间隔分布有多条平行的副栅线4,主栅线3与副栅线4相互垂直分布并交错接合成网状。
45.所述副栅线4由渐变部41和恒定段42组成,渐变部41的长度占副栅线4总长度的3/5,且渐变部41位于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且渐变部41沿副栅线4的长度方向朝向副栅线4与主栅线3的接合处渐变扩大,恒定段42的宽度与渐变部41的最小宽度相等。
46.上述渐变部41由第一渐变段411和第二渐变段412组成,第一渐变段411位于第二渐变段412和恒定段42之间,且恒定段42的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小宽度相等,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小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大宽度相等,具体的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大宽度与恒定段42的宽度之比为2: 1。
47.上述渐变部41由第一渐变段411和第二渐变段412组成,第一渐变段411位于第二渐变段412和恒定段42之间,且恒定段42的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小宽度相等,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小宽度与第一渐变段411的最大宽度相等,具体的第二渐变段412的最大宽度与恒定段42的宽度之比为2: 1。
48.副栅线4采用三级渐变的方式,增加了着焊点的宽度,既能有效消除之前网版印刷后副栅线4与主栅线3接触点的虚印现象,提高了电流容量,又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还提高了电池片1的转换效率;更具体地,副栅线4上越与主栅线3接近的位置,电流的密度就越大,适当加宽副栅线4与主栅线3连接处的宽度,可以使电流导出更通畅,以达到提高电流收集能力,使电流顺利导出的目的。
49.所述主栅线3上均匀设有扩大段7,扩大段7内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感光胶膜填充点5,感光胶膜填充点5采用矩形或圆形,本实施例中采用矩形的感光胶膜填充点5,感光胶膜填充点5的中间线、主栅线3的中间线以及主栅线3上扩大段7的中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刮条移动时首先碰到扩大段7一侧外的感光胶并受到支撑作用,之后碰到扩大段7内的感光胶,再碰到扩大段7另一侧外的感光胶,这样刮条移动时一直是有感光胶支撑的,移动更加平稳,不容易抖动,提高了印刷质量,不容易造成断栅,同时也没有增加生产成本。
50.相邻两个副栅线4之间均连接有防断栅线6,且具体的相邻两个主栅线3之间和两个边缘主栅线3外侧均设有两列防断栅线6,相邻两列防断栅线6之间交错布置,当某条副栅线4断裂时,还有另外路径将收集的电子形成电流流向主栅线3,从而提高电池片的工作效率。
51.上述主栅线3、副栅线4和防断栅线6均通过印刷的方式固定在电池片1上。
52.太阳能电池片的常规图形包含主栅线3和副栅线4,太阳能电池片受光照后,产生光生载流子,副栅线4主要用于收集不同区域的电子,最终汇流至主栅线3,如果主、副栅线间存在断线,以及副栅线上存在断点,无疑会降低电子收集效果,从而影响电池片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丝网印刷网版结构,副栅线4采用三级渐变形式,加大与主栅线3接触点的开口,增加了着焊点的宽度,既能有效消除之前网版印刷后副栅线4与主栅线3接触点的虚印现象,提高了电流容量,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还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另外主栅线3上均匀设有扩大段7,且扩大段7内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感光胶膜填充点5,印刷时刮条一直会被感光胶支撑,不会因为移动到主栅线3上而突然下陷,印刷完成后的产品不容易形成断栅,能够提高印刷品质,生产成本较低,而且遮光面积较小,能够进一步提
高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而且副栅线之间交错设置有防断栅线6,当某条副栅线4断裂时,还有另外路径将收集的电子形成电流流向主栅线3,从而使得原本可能失效的部分状态变为有效,不会对整块电池片1电流收集造成影响,从而提高电池片1的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53.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9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