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烟机的扇式进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烟机的进风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的扇式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抽油烟机的进风口通常设置在机箱的底部,由于进风口的面积不足,导致气流不畅,抽风范围也小,所以造成抽油烟机的排烟效果不佳,现有技术的抽油烟机的进风结构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油烟机的扇式进风结构,它有利于提高抽油烟机的排烟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抽油烟机的扇式进风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部形成有主进风口,所述主进风口设有主油网;其中,所述机壳的左部形成有左副进风口,所述机壳的右部形成有右副进风口,所述左副进风口对应设有左扇门,所述右副进风口对应设有右扇门,所述左扇门的上端与所述机壳铰接,所述右扇门的上端与所述机壳铰接。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的扇式进风结构还包括扇门开关传动机构,所述扇门开关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左推拉杆、右推拉杆、左连杆、右连杆、左导轨及右导轨;所述左导轨包括左固定轨及左活动轨,所述左活动轨与对应的所述左固定轨滑动连接,所述左固定轨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左活动轨的一端与所述左推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活动轨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左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左推拉杆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扇门的下部铰接;所述右导轨包括右固定轨及右活动轨,所述右活动轨与对应的所述右固定轨滑动连接,所述右固定轨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右活动轨的一端与所述右推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右活动轨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右推拉杆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扇门的下部铰接;所述电动推杆设有伸缩杆,所述左连杆相对应的另一端及所述右连杆相对应的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所述伸缩杆的端部。
7.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前内部及所述机壳的后内部各对应设置有所述扇门开关传动机构,所述左推拉杆及所述右推拉杆分别穿过所述机壳设置。
8.优选地,所述右副进风口设有右副油网,所述左副进风口设有左副油网。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壳的左部设置左副进风口,在机壳的右部设置右副进风口,左副进风口对应设有左扇门,右副进风口对应设有右扇门,左扇门的上端与机壳铰接,右扇门的上端与机壳铰接,于是有利于增大抽油烟机的抽风范围,而且有利于增大抽油烟机总的进风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抽油烟机的排烟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扇门及右扇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扇门及右扇门处于打开状态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依据图1的立体剖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扇门及右扇门处于打开状态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机壳)。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扇门及右扇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依据图5的立体剖视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标号说明:1

机壳;101

排风口;102

主进风口;103

左副进风口;104

右副进风口;11

主油网;12

左副油网;13

右副油网;21

左扇门;22

右扇门;3

电动推杆;31

伸缩杆;4

左导轨;41

左固定轨;42

左活动轨;51

左推拉杆;52

右推拉杆;61

左连杆;62

右连杆;7

合页;8

右导轨;81

右固定轨;82

右活动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9.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的扇式进风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1,机壳1用于容置抽油烟机的风机,如图7所示,机壳1的底部形成有主进风口102,如图2和图3所示,主进风口102设有主油网11(需要注意的是,各附图都没有画出主油网11的网状结构),主油网11用于阻挡杂物进入抽油烟机的内部,如图1和图7所示,机壳1的顶部形成有排风口101。
20.如图7所示,机壳1的左部形成有左副进风口103,机壳1的右部形成有右副进风口104,如图1至图3并结合图7所示,左副进风口103对应设有左扇门21,右副进风口104对应设有右扇门22,左扇门21的上端通过对应的合页7与机壳1铰接,右扇门22的上端通过对应的合页7与机壳1铰接,于是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能够摆动打开或关闭。
21.如图2和图3所示,当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处于向外摆开状态时,抽油烟机的风机产生的气流就能从左副进风口103及右副进风口104进入到机壳1的内部,于是有利于增大抽油烟机的抽风范围,而且有利于增大总的进风面积,有利于减少风阻,从而有利于提高抽油烟机的排烟效果;另外,由于左扇门21的上端通过对应的合页7与机壳1铰接和右扇门22的上端通过对应的合页7与机壳1铰接,所以当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打开之后,如图1所示,左扇门21与机壳1的左侧面之间形成了从下至上逐渐缩窄的气流通道,于是左扇门21有利于引导油烟气流进入左副进风口103,避免油烟气流逃逸到左扇门21的上方,同理地,右扇门22有利于引导油烟气流进入右副进风口104。当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关闭时,如图5和图6所示,左扇门21封盖左副进风口103,右扇门22封盖右副进风口104,所以在抽油烟机的关机状态下,避免灰尘或杂物从左副进风口103及右副进风口104进入到抽油烟机的内部,如图5所示,而且也使得抽油烟机的外观更具整体感。
22.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扇式进风结构还包括扇门开关传动机构100,扇门开关传动机构100包括电动推杆3、左推拉杆51、右推拉杆52、左连杆61、右连杆62、左导轨4及右导轨8,其中,电动推杆3、左导轨4及右导轨8为现有技术的产品。左导轨4包括左固定轨41及左活动轨42,左活动轨42与对应的左固定轨41滑动连接,左固定轨41与机
壳1固定连接,左活动轨42的一端与左推拉杆51的一端铰接,左活动轨42相对应的另一端与左连杆61的一端铰接,左推拉杆51相对应的另一端与左扇门21的下部铰接;如图4所示,右导轨8包括右固定轨81及右活动轨82,右活动轨82与对应的右固定轨81滑动连接,右固定轨81与机壳1固定连接,右活动轨82的一端与右推拉杆52的一端铰接,右活动轨82相对应的另一端与右连杆62的一端铰接,右推拉杆52相对应的另一端与右扇门22的下部铰接;如图4所示,电动推杆3设有伸缩杆31,左连杆61相对应的另一端及右连杆62相对应的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伸缩杆31的端部;更具体地,上述的左连杆61相对应的另一端、上述的右连杆62相对应的另一端及伸缩杆31的端部可以通过同一根销轴连接。如图6所示,伸缩杆31处于回缩状态,当电动推杆3启动工作,使伸缩杆31向下伸出,于是伸缩杆31推动左连杆61的与伸缩杆31铰接的一端向下移动,伸缩杆31同时地推动右连杆62的与伸缩杆31铰接的一端向下移动,于是使得左活动轨42向左移动及使得右活动轨82向右移动,如图3所示,左活动轨42推动左推拉杆51向左移动,右活动轨82推动右推拉杆52向右移动,使得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向外摆开,从图3结合图7可知,左副进风口103及右副进风口104就被打开了。当需要关闭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时,电动推杆3将伸缩杆31回缩以驱动左推拉杆51向右移动复位及驱动右推拉杆52向左移动复位,从而使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关闭。从上述可知,通过设置电动推杆3实现了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的电动式打开或关闭动作,避免需要通过人手开关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有利于使抽油烟机方便易用。
23.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机壳1的前内部及机壳1的后内部各对应设置有扇门开关传动机构100,左推拉杆51及右推拉杆52分别穿过机壳1设置,换句话说,扇门开关传动机构100的数量设为两套,从而有利于使左扇门21的前部及左扇门21的后部在打开及关闭时受力平衡,以及有利于使右扇门22的前部及右扇门22的后部在打开及关闭时受力平衡,有利于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的开关动作顺畅。将扇门开关传动机构100内置于机壳1之内,避免人手受到扇门开关传动机构100的伤害。
24.进一步地,如图3结合图7所示,右副进风口104设有右副油网13,左副进风口103设有左副油网12(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右副油网13及左副油网12的网状结构为现有技术,所以各附图都没有画出右副油网13及左副油网12的网状结构);在抽油烟机的工作状态下,且左扇门21及右扇门22处于打开状态时,右副油网13及左副油网12可以阻挡杂物被吸入到机壳1的内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