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蛋白食品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人造肉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豆制品是中国人日常喜爱的食品,除了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豆腐、豆腐皮、豆腐干之外,膨化的豆制品也较受人们的欢迎,其中人造肉因具有大豆营养及肉类的口感而较具代表性。人造肉学名为组织蛋白,它是将冷榨豆粉、低温豆粕、小麦淀粉、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搅拌均匀后,经过螺杆挤压和加热最终从模具口挤出而形成的豆制品。目前,人造肉成型装置存在功能单一,不具有物料冷却和切割功能,实用性差。
3.为此,提出一种人造肉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肉成型装置,功能多样,具有冷却和切割功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人造肉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变频减速器和挤出装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频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挤出装置包括送料仓和设置于送料仓内部的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一端贯穿送料仓与变频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送料仓内部转动连接,所述送料仓靠近变频减速器一侧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送料仓远离变频减速器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内成型室,所述壳体与内成型室之间设置有水冷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水冷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水冷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成型模具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切割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送料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变频减速器、切割装置、传送装置分别与操作面板电相连。
7.具体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进料装置,且进料装置设置于进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第一支架、第二驱动电机、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进料斗设置于第一支架上,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进料斗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进料斗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料斗的输出端通过输料管道与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操作面板电相连。
8.具体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水箱、制冷器和水泵,所述水箱的输入端通过水管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水箱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制冷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制冷器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进水口连通,所述制冷器、水泵分别与操作面板电相连。
9.具体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座、切刀、伸缩杆和切割
底座,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切割底座设置于第二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架的上方,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固接,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切刀,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操作面板电相连。
10.具体的,所述送料仓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ptc加热片,所述温度传感器、ptc加热片分别与操作面板电相连。
11.具体的,所述操作面板采用触摸屏或工控一体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变频减速器、送料仓、螺旋轴以及成型模具,能够对物料进行分散,再经过成型模具进行整体塑形挤出后,配合水冷管的使用,能够对塑形的物料进行冷却,避免物料变形,提高良品率;通过设置切割装置和传送装置,能够对冷却后的物料进行切割并由传送装置传送至后续工序,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工作台1、第一驱动电机2、变频减速器3、送料仓4、进料口5、第一支架6、进料斗7、第二驱动电机8、操作面板9、水箱10、制冷器11、水泵12、成型模具13、第二支架14、切割底座15、切刀16、第三驱动电机17、传送装置18、螺旋轴19、ptc加热片20、壳体21、内成型室22、进水口23、出水口24、水冷管25、温度传感器26。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参考附图1
‑
3,一种人造肉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变频减速器3和挤出装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与变频减速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挤出装置包括送料仓4和设置于送料仓4内部的螺旋轴19,所述螺旋轴19的一端贯穿送料仓4与变频减速器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送料仓4内部转动连接,所述送料仓4靠近变频减速器3一侧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5,所述送料仓4远离变频减速器3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成型模具13,所述成型模具13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壳体21内部的内成型室22,所述壳体21与内成型室22之间设置有水冷管25,所述壳体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所述进水口23与水冷管2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出水口24与水冷管25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工作台1上靠近成型模具13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切割装置和传送装置18,所述送料仓4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操作面板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变频减速器3、切割装置、传送装置18分别与操作面板9电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2、变频减速器3、送料仓4、螺旋轴19以及成型模具13,能够对物料进行分散,再经过成型模具13进行整体塑形挤出后,配合水冷管25的使用,能够对塑形的物料进行冷却,避免物料变形,提高良品率;通过设置切割装置和传送装置18,能够对冷却后的物料进行切割并由传送装置18传送至后续工
序,实用性好。
19.具体的,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进料装置,且进料装置设置于进料口5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7、第一支架6、第二驱动电机8、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叶,所述第一支架6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进料斗7设置于第一支架6上,所述进料斗7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进料斗7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进料斗7与第二驱动电机8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料斗7的输出端通过输料管道与进料口5连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与操作面板9电相连;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电机8,能够带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进行转动,能够对物料进行预先搅拌,进而实现使物料在送料仓4内部快速进行分散,提高工作效率。
20.具体的,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水箱10、制冷器11和水泵12,所述水箱10的输入端通过水管与出水口24连通,所述水箱10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制冷器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制冷器11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泵1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水泵12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进水口23连通,所述制冷器11、水泵12分别与操作面板9电相连;通过设置水箱10、制冷器11和水泵12,能够实现循环使用水箱10内的水,节省资源,同时,通过设置制冷器11,能够实现对水进行制冷操作。
21.具体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二支架14、第三驱动电机17、安装座、切刀16、伸缩杆和切割底座15,所述第二支架14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切割底座15设置于第二支架14的下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设置于第二支架14的上方,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固接,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切刀16,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与操作面板9电相连;通过设置第三驱动电机17、伸缩杆和切刀16,能够实现对冷却后的物料进行切割。
22.具体的,所述送料仓4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6和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ptc加热片20,所述温度传感器26、ptc加热片20分别与操作面板9电相连。
23.具体的,所述操作面板9采用触摸屏或工控一体机。
2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输料管道和水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其中,电磁阀与操作面板9电相连。
2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冷管25呈螺纹状设置,并且缠绕在内成型室22外侧壁上。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使用时,首先将物料投入进料斗7中,利用第二驱动电机8、搅拌轴搅拌叶进行转动,能够对物料进行预先搅拌,进而实现使物料在送料仓4内部快速进行分散,提高工作效率,随后,打开输料管道上的电磁阀,使得物料进入送料仓4内部,利用第一驱动电机2、变频减速器3、送料仓4、螺旋轴19以及成型模具13,能够对物料进行分散,再经过成型模具13进行整体塑形挤出后,配合水冷管25、水箱10、制冷器11和水泵12的使用,能够对塑形的物料进行冷却,避免物料变形,提高良品率;通过设置切割装置和传送装置18,能够对冷却后的物料进行切割并由传送装置18传送至后续工序,实用性好。
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