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5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渗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建筑工程等高屋面变形缝防护封闭措施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等高屋面变形缝封闭防护措施通常为采用止水带 橡胶弹性体,端部设置不锈钢压条和防水胶封堵,该种防护封闭措施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渗漏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风吹雨淋,橡胶弹性体和止水带开裂,雨水流入变形缝,防护效果与预期相差较大;第二,传统变形缝封闭防护措施在施工中存在施工工序繁琐、施工时间长、对材料浪费大、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成本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包括一体砌筑于屋面板变形缝两侧边缘位置的屋面女儿墙,所述屋面女儿墙竖直向上延伸,且一侧的屋面女儿墙高于另一侧的屋面女儿墙,较高一侧屋面女儿墙的顶部一体浇筑有盖板,所述盖板向另一侧屋面女儿墙方向延伸,其两侧端部均延伸至屋面女儿墙顶部边沿之外形成遮雨檐,且其顶面设置有向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倾斜的导雨坡,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顶部与盖板之间留设空隙并通过填充材料和密封胶封堵严密;
6.所述屋面女儿墙外立面和屋面板顶部满铺有保温层,且屋面板处的保温层顶部浇筑有屋面找平层,所述屋面找平层顶部和屋面女儿墙外立面上一体铺设有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上翻并自粘于盖板底部,且其外侧浇筑有一层防水保护层。
7.优选地,所述盖板延伸至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之外的遮雨檐底端设置有滴水线,所述滴水线沿变形缝延伸方向通长设置。
8.优选地,所述盖板延伸至较高一侧屋面女儿墙之外的遮雨檐宽度为5

10cm,且其延伸至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之外的遮雨檐宽度为10

20cm。
9.优选地,所述滴水线的中心轴线距盖板端部的距离介于5

10cm之间,其宽度和深度均介于3

5mm之间。
10.优选地,所述屋面找平层于屋面板和屋面女儿墙相交位置设置有圆弧倒角。
11.优选地,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顶端与盖板底端之间的距离介于10

15cm之间。
12.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和填充材料均采用挤塑聚苯板材料制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通过一体浇筑的盖板,将竖向变形缝朝天缺口改为水平向缺口,并通过填充材料封堵密实,消除了建筑工程等高屋面变形缝防护封闭措施的渗漏
隐患,可在各类建筑工程屋面结构等高女儿墙中间变形缝使用,适用性强,一次浇筑后,可永久解决变形缝渗漏问题,满足使用需求,较大地提升了此节点处的观感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遮雨檐、导水坡、滴水线和防水卷材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屋面变形缝位置的防水性能,实现了等高屋面变形缝的零渗漏,对工程品质有较大的提升;
16.3、本实用新型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减少了材料浪费,有效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与绿色施工要求相契合。
附图说明
17.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

盖板、2

屋面女儿墙、3

保温层、4

防水卷材层、5

防水保护层、6

屋面找平层、7

屋面板、8

滴水线、9

填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包括一体砌筑于屋面板7变形缝两侧边缘位置的屋面女儿墙2,所述屋面女儿墙2竖直向上延伸,且一侧的屋面女儿墙2高于另一侧的屋面女儿墙2,较高一侧屋面女儿墙2的顶部一体浇筑有盖板1,所述盖板1向另一侧屋面女儿墙2方向延伸,其两侧端部均延伸至屋面女儿墙2顶部边沿之外形成遮雨檐,且其顶面设置有向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倾斜的导雨坡,其延伸至较高一侧屋面女儿墙2之外的遮雨檐宽度为5

10cm,且其延伸至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之外的遮雨檐宽度为10

20cm,所述导雨坡坡度不小于5%,且盖板1于导雨坡坡脚位置的底端设置有滴水线8,所述滴水线8沿变形缝延伸方向通长设置,其中心轴线距盖板1端部的距离介于5

10cm之
间,其宽度和深度均介于3

5mm之间,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顶部与盖板1之间留设10

15cm的空隙,并通过挤塑聚苯板材质的填充材料9和密封胶封堵严密;
25.所述屋面女儿墙2外立面和屋面板7顶部满铺有挤塑聚苯板材质的保温层3,且屋面板7处的保温层3顶部浇筑有屋面找平层6,所述屋面找平层6于屋面板7和屋面女儿墙2相交位置设置有圆弧倒角,且其顶部和屋面女儿墙2外立面上一体铺设有防水卷材层4,所述防水卷材层4上翻并自粘于盖板1底部,且其外侧浇筑有一层防水保护层5。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砌筑于屋面板(7)变形缝两侧边缘位置的屋面女儿墙(2),所述屋面女儿墙(2)竖直向上延伸,且一侧的屋面女儿墙(2)高于另一侧的屋面女儿墙(2),较高一侧屋面女儿墙(2)的顶部一体浇筑有盖板(1),所述盖板(1)向另一侧屋面女儿墙(2)方向延伸,其两侧端部均延伸至屋面女儿墙(2)顶部边沿之外形成遮雨檐,且其顶面设置有向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倾斜的导雨坡,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顶部与盖板(1)之间留设空隙并通过填充材料(9)和密封胶封堵严密;所述屋面女儿墙(2)外立面和屋面板(7)顶部满铺有保温层(3),且屋面板(7)处的保温层(3)顶部浇筑有屋面找平层(6),所述屋面找平层(6)顶部和屋面女儿墙(2)外立面上一体铺设有防水卷材层(4),所述防水卷材层(4)上翻并自粘于盖板(1)底部,且其外侧浇筑有一层防水保护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延伸至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之外的遮雨檐底端设置有滴水线(8),所述滴水线(8)沿变形缝延伸方向通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延伸至较高一侧屋面女儿墙(2)之外的遮雨檐宽度为5

10cm,且其延伸至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之外的遮雨檐宽度为10

20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线(8)的中心轴线距盖板(1)端部的距离介于5

10cm之间,其宽度和深度均介于3

5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找平层(6)于屋面板(7)和屋面女儿墙(2)相交位置设置有圆弧倒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2)顶端与盖板(1)底端之间的距离介于10

15cm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和填充材料(9)均采用挤塑聚苯板材料制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屋面防渗漏变形缝结构,包括一体砌筑于屋面板变形缝两侧边缘位置的屋面女儿墙,屋面女儿墙竖直向上延伸,且一侧的屋面女儿墙高于另一侧的屋面女儿墙,较高一侧屋面女儿墙的顶部一体浇筑有盖板,盖板向另一侧屋面女儿墙方向延伸,其两侧端部均延伸至屋面女儿墙顶部边沿之外形成遮雨檐,且其顶面设置有向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倾斜的导雨坡,较低一侧屋面女儿墙顶部与盖板之间留设空隙并通过填充材料和密封胶封堵严密。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通过一体浇筑的盖板,将竖向变形缝朝天缺口改为水平向缺口,并通过填充材料封堵密实,消除了建筑工程等高屋面变形缝防护封闭措施的渗漏隐患,一次浇筑后,可永久解决变形缝渗漏问题。久解决变形缝渗漏问题。久解决变形缝渗漏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白玉 周建伟 董克松 黄招杰 罗达妮 杨乔 赵东 刘庆宇 阮晨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