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塑料模具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其中需要通过冷却机构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冷却机构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注塑模具的冷却机构在使用时冷却效果较差,接触面积比较少,不利于使用,还有冷却机构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或者清除,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机构,包括型芯固定板和型腔固定板,所述型芯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模具型芯,所述型芯固定板的内部位于模具型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却装置,所述型芯固定板的内部位于第一冷却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进水管、连接管接头、上导热板、中间管、蛇形管、下导热板、出水管和连接螺栓,所述型芯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置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通过连接管接头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中间管之间设置有蛇形管,所述中间管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块、配合条、提手、收纳槽、配合槽和放置槽,所述型芯固定板的内部位于第一冷却装置的上方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设置有配合条,所述固定块的中间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提手。
6.优选的,所述上导热板通过连接螺栓与下导热板相固定,所述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覆盖在蛇形管的表面,所述下导热板与模具型芯的表面相接触,所述进水管、中间管、蛇形管和出水管之间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提手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销,所述提手绕着连接销转动,所述配合条与配合槽相对齐,所述固定块覆盖在辅助装置的上方。
8.优选的,所述型腔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冷却装置相同的第二冷却装置。
9.优选的,所述型腔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模具型腔。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模具型芯的表面相接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冷却装置,通过将中间管和蛇形管来加强冷却效果,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不仅可以进行导热还可以进行防止上导热板进行防护,比较方便,设置有辅助装置,通过在型芯固定板上设置有辅助装置,使得第一冷却装置方便被拆卸清洗,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开模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座拆分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冷却装置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示意图。
17.图中:1、型芯固定板;2、第一冷却装置;201、进水管;202、连接管接头;203、上导热板;204、中间管;205、蛇形管;206、下导热板;207、出水管;208、连接螺栓;3、型腔固定板;4、辅助装置;401、固定块;402、配合条;403、提手;404、收纳槽;405、配合槽;406、放置槽;5、第二冷却装置;6、模具型腔;7、模具型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

4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机构,包括型芯固定板1和型腔固定板3,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设置有模具型芯7,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位于模具型芯7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却装置2,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位于第一冷却装置2的上方设置有辅助装置4,第一冷却装置2包括进水管201、连接管接头202、上导热板203、中间管204、蛇形管205、下导热板206、出水管207和连接螺栓208,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201和出水管207,进水管201和出水管207之间设置有中间管204,中间管204通过连接管接头202与进水管201相连接,中间管204之间设置有蛇形管205,中间管204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上导热板203和下导热板206,上导热板203和下导热板206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208,辅助装置4包括固定块401、配合条402、提手403、收纳槽404、配合槽405和放置槽406,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位于第一冷却装置2的上方开设有放置槽406,放置槽406的侧壁开设有配合槽405,配合槽40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401,固定块401的侧壁设置有配合条402,固定块401的中间设置有收纳槽404,收纳槽404的内部设置有提手403。
20.本实施例中,上导热板203通过连接螺栓208与下导热板206相固定,上导热板203和下导热板206覆盖在蛇形管205的表面,下导热板206与模具型芯7的表面相接触,进水管201、中间管204、蛇形管205和出水管207之间相连通,通过将中间管204和蛇形管205来加强冷却效果,上导热板203和下导热板206不仅可以进行导热还可以进行防止上导热板203进行防护,比较方便。
21.本实施例中,提手403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销,提手403绕着连接销转动,配合条402与配合槽405相对齐,固定块401覆盖在辅助装置4的上方,通过在型芯固定板1上设置有辅
助装置4,使得第一冷却装置2方便被拆卸清洗,比较方便。
22.此外,型腔固定板3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冷却装置2相同的第二冷却装置5;型腔固定板3的内部设置有模具型腔6;第一冷却装置2与模具型芯7的表面相接触。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机构,将型芯固定板1和型腔固定板3进行加工,此时在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安装第一冷却装置2和辅助装置4,具体为,将进水管201和出水管207安装在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将中间管204和蛇形管205安装在放置槽406的内部,此时可以通过上导热板203和下导热板206进行防护,然后将固定块401的配合条402沿着配合槽405的内部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块401安装在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型腔固定板3的内部结构与型芯固定板1的内部结构相同,使用时,将型芯固定板1和型腔固定板3进行合模,同时在模具成型时,通过进水管201注水到中间管204和蛇形管205中,然后通过蛇形管205将模具型芯7和模具型腔6的热量带走,从而使得模具型腔6和模具型芯7的热量较小,成型速度较快,成型完成后,分开模具即可,还有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第一冷却装置2内部的堵塞物或者水垢进行拆卸清理,具体为,通过将收纳槽404中的提手403进行提起,然后将固定块401沿着放置槽406进行移动,然后将第一冷却装置2的中间管204和蛇形管205进行拆卸,比较方便,将第一冷却装置2安装好后再将配合条402与配合槽405对齐,从而将辅助装置4和上,同样可以将型腔固定板3中的第二冷却装置5进行清理,比较方便。
24.虽然本文已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