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坐力减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枪械的后坐力减缓装置,属于枪支领域。
背景技术:
2.枪械后坐力是枪械在射击时真实产生的物理反冲。也就是说枪支在发射时受到火药气体的压力后坐,后坐的枪机撞击和枪托相连的机框,从而产生后坐力,在理想情况下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 枪械的后坐动量变化等于弹丸动量的变化 , 即:m
枪
v
枪
=m
子弹
v
弹子弹
3.枪械射击过程中,后坐的方向是沿枪管轴心线正直向后,由于抵肩的枪托低于枪管的轴心线,这样就产生了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使枪管向上跳动 , 严重影响射击的精度 。
4.理论上枪管的口径越大,撞击越猛,后坐力就会越强。
5.枪支后坐力大,不仅会带来打肩和头晕,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而且会导致枪口发生跳动,会导致下一次射击时难以控制,影响了射击精度和命中率,有些枪采用了消减部分后坐力的设计,比如枪口制退器等,所以有制退器比无制退器的后坐力会明显减小。还有的为了降低后坐力从子弹药方等方面进行研制,以此降低后坐力。
6.在不影响枪械射击力量的情况下,降低枪支的后坐力有利于稳定射击精确度和提高操作手的耐受力。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枪支后坐力会带来射手打肩以及头晕、可导致连续射击的精准度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枪械的后坐力减缓装置,其目的是降低或减缓枪支带来的后坐力,降低打肩力量,缓解射击带来的头晕等现象,降低枪支射击后的跳动,提高枪支的命中率。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枪械的后坐力减缓装置,包括后坐力减缓装置主体,所述后坐力减缓装置包括后坐力的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内设置有后坐力传递的圆弧形通道,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内包括后坐力传递装置和后坐力缓冲装置,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内后坐力传递方向相反,后冲通道内后坐力传递方向与枪机后坐方向相同,后冲通道内的后坐力传递装置与枪械的枪机末端连接;
9.进一步,所述后坐力减缓装置设置在枪械枪机后端,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为金属部件中的钻孔或非金属部件中的钢管加工部件;
10.进一步,所述后坐力减缓装置的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中分别包括主体上对应设置有圆心在一条水平线上三个圆孔,两侧两个圆孔之间设置有连轴通道,连轴通道贯穿三个圆孔,两侧两个圆孔构成两个相对的c字型孔,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中端口相反侧的上下对应的两侧两个圆孔分别利用圆弧通道贯通,构成两个u型通道,后坐力缓冲装置为两个中间圆孔内分别设置的弹力弹簧,后坐力传递装置包括贯通的两对u型通道及其内部分别设置的多个钢珠,两个u型通道内的首钢珠和尾钢珠之间分别利用连轴沿水平方向连接,后冲通
道内首钢珠连轴朝向多个钢珠的一侧压在后冲通道中间圆孔内的弹力弹簧上,前冲通道内尾钢珠连轴背向多个钢珠一侧压在前冲通道中间圆孔内的弹力弹簧上,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在枪机一侧设置有端盖,后冲通道内中间圆孔内的弹力弹簧另外一端顶在中间圆孔底端部,前冲通道内中间圆孔内的弹力弹簧另外一端顶在中间圆孔的端盖内侧,后冲通道内中间圆孔的端盖上设置有端口,首钢珠连轴上设置有贯穿端口的连接杆;
11.进一步,所述u型通道内的钢珠总长度小于u型通道内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的总程度;
12.进一步,所述后冲通道内背向后冲通道内多个钢珠的连轴一侧为与枪机连接的一侧;
13.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枪机端部连接;
14.进一步,所述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的两端连接在一个或两个钢珠上。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后坐力的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并在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之间设置后坐力传递的圆弧形通道,可利用弹力弹簧减小或降低后坐力,并能够改变后坐力的方向,达到后坐力的减小或减缓目的,降低对持枪人的冲击,特别是将弹簧设置区和钢珠设置区分开,利用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中两侧两个圆孔中一对首钢珠和一对尾钢珠之间通过连轴压制弹力弹簧,可通过弹力弹簧减缓后坐力,利用钢珠可沿着圆弧通道改变后坐力的传递方向,从而降低或消除后坐力;通过将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的两端连接在一个或两个钢珠上,目的是可根据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对后坐力的承受力而定,确保连轴的强度;进一步降低射击枪口的跳动,减少对射击者身体方面的影响和射击效果的影响,提高射击命中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7]
图2 沿u型通道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18]
图3 沿中间圆孔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19]
图4 后坐力减缓装置主体沿前后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0]
图5 前冲通道内一对尾钢珠及其连轴的端面示意图。
[0021]
图6后冲通道内一对首钢珠及其连轴的端面示意图。
[0022]
图7 沿后冲通道三个圆孔中心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3]
图8沿前冲通道三个圆孔中心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4]
标号说明:10
‑
主体、11a
‑
前冲通道端盖、11b
‑
后冲通道端盖、12
‑
端口、13a
‑
上部中间圆孔、13b
‑
下部中间圆孔、13c
‑
上部中间圆孔端部、13d
‑
下部中间圆孔端部、14a
‑
前冲通道两侧圆孔、14b
‑
后冲通道两侧圆孔、14c
‑
前冲通道两侧圆孔端部、14d
‑
后冲通道两侧圆孔端部、15
‑
钢珠、16a
‑
上部弹力弹簧、16b
‑
下部弹力弹簧、17a
‑
尾钢珠连轴、17b
‑
首钢珠连轴、18
‑
圆弧通道、19
‑
固定螺栓、20
‑
端盖螺丝、21
‑
连接杆、22a
‑
上连轴通道、22b
‑
下连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
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枪械的后坐力减缓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后坐力减缓装置包括后坐力减缓装置的主体10,所述后坐力减缓装置包括后坐力的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内设置有后坐力传递的圆弧形通道,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内包括后坐力传递装置和后坐力缓冲装置,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内后坐力传递方向相反,后冲通道内后坐力传递方向与枪机后坐方向相同,后冲通道内的后坐力传递装置与枪械的枪机末端连接,后坐力减缓装置的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利用固定螺栓19固定在枪机后侧的枪托上,固定孔可根据枪托实际情况现配设置。
[0027]
所述后坐力减缓装置设置在枪械枪机后端,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为金属部件中的钻孔或非金属部件中的钢管加工部件,固定螺栓19也可根据不同枪支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位置。
[0028]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两个u型通道高度一致,上部中间圆孔和下部中间圆孔的轴心连线在垂直方向上,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中的三个圆孔的轴心在一个水平线上。
[0029]
所述后坐力减缓装置的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中分别包括主体10内对应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两排三个圆孔,其中上排或下排的三个圆孔的圆心在一条水平线上,三个圆孔中,两侧两个圆孔之间设置有连轴通道,连轴通道贯穿三个圆孔,两侧两个圆孔构成两个相对的c字型孔,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中,端口相反侧的上下对应的两侧两个圆孔分别利用圆弧通道贯通,构成两个u型通道。
[0030]
图2 是沿u型通道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 是沿中间圆孔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 是后坐力减缓装置主体10沿前后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 是前冲通道内一对尾钢珠及其连轴的端面示意图、图6是后冲通道内一对首钢珠及其连轴的端面示意图、图7 是沿后冲通道三个圆孔中心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沿前冲通道三个圆孔中心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图。主体10端面上方一排的三个圆孔为前冲通道,下方一排的三个圆孔为后冲通道,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均包括设置在一条水平线上的三个圆孔,前冲通道两侧圆孔14a和后冲通道两侧圆孔14b之间设置有贯穿中间圆孔的上连轴通道22a、下连轴通道22b,其中,14c为前冲通道端部、14d为后冲通道端部,上连轴通道22a、下连轴通道22b分别贯穿前冲通道和后冲通道上的三个圆孔,使两侧两个圆孔构成两个相对的c字型孔,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中端口12相反侧上下对应的两侧两个圆孔分别利用圆弧通道18贯通,构成两个u型通道,后坐力缓冲装置为上部中间圆孔13a和下部中间圆孔13b内分别设置的是上部弹力弹簧16a和下部弹力弹簧16b,13c为上部中间圆孔端部、13d为下部中间圆孔端部,后坐力传递装置包括贯通的两对u型通道及其内部分别设置的多个钢珠15,两个u型通道内的首钢珠和尾钢珠之间分别利用首钢珠连轴17b和尾钢珠连轴17a沿水平方向连接,后冲通道的下部中间圆孔13b内设置有下部弹力弹簧16b,下部弹力弹簧16b的一端顶在下部中间圆孔13b底端(图7中左端)一侧,下部弹力弹簧16b的另外一端(图7中右端)顶在首钢珠连轴17b朝向多个钢珠15的一侧的中间位置上,前冲通道的上部中间圆孔13a内设置有上部弹力弹簧16a,上部弹力弹簧16a的一端(图8中左端)顶在背向多个钢珠15的一侧的首钢珠连轴17a中间位置上,上部弹力弹簧16a的另外一端(图8中右端)顶在上部中间圆孔13a相对的前冲通道端盖11a上,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在枪机一侧设置有端盖,其中11a为前冲通道端盖、11b为后冲通道端盖,
前冲通道端盖11a、后冲通道端盖11b均利用端盖螺丝20固定在主体端部与前冲通道端盖11a、后冲通道端盖11b厚度吻合的凹陷部,下部中间圆孔端部13d一侧的后冲通道端盖11b上设置有端口12,所述后冲通道中,下部中间圆孔端部13d侧弹簧端部的首钢珠连轴17b朝向端口12方向上设置有与枪机连为一体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贯穿端口12,延伸至端口12外,并与枪机末端连接。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的两端连接在一个,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的宽度与钢珠的直径相当,为了保证钢珠间连轴的强度,也可以将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连接在两端的两个钢珠上。
[0032]
所述u型通道内的钢珠15总长度小于u型通道内后冲通道与前冲通道的总长度。
[0033]
所述后冲通道内背向后冲通道内多个钢珠15的首钢珠连轴17b一侧为与枪机连接的一侧。
[0034]
所述连接杆21与枪机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利用螺母、连接件等进行连接。
[0035]
当枪械射击时,枪机向后高速移动,与枪机末端连接的连接杆21退入端口12内,进入下部中间圆孔端部13d,使首钢珠连轴17b在后冲通道的下连轴通道22b内朝向射击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首钢珠连轴17b带动多个钢珠15移动的同时,在下部中间圆孔13b内的下部弹力弹簧16b被压缩,同时下部弹力弹簧16b消耗掉一部分后坐力,相互接触的多个钢珠15,沿着圆弧通道18运动,改变运动方向,与此同时,位于前冲通道两侧圆孔14a中相互接触的多个钢珠15同时向子弹射击方向移动,将后坐力传递到尾钢珠连轴17a,尾钢珠连轴17a沿着上连轴通道22a移动,尾钢珠在前冲通道移动,挤压上部中间圆孔13a中的上部弹力弹簧16a,这样,在下部弹力弹簧16b和上部弹力弹簧16a的两次弹力作用下,将后坐力消耗殆尽,直到后坐力与反弹力达到平衡。
[0036]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u型通道呈垂直方向设置,如果将两个u型通道呈水平方向设置的也属于本技术方案的范畴。
[0037]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圆孔,分别将两侧作为钢珠通道、中间作为弹力弹簧设置通道,其实,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u型通道和多个弹力弹簧设置通道,设置一个或多个u型通道和多个弹力弹簧设置通道也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畴。
[0038]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叙述的是钢珠,其实也可以使用钢珠以外的高强度金属球或高强度非金属球,使用钢珠以外的高强度金属球或高强度非金属球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畴。
[0039]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后坐力的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并在后冲通道和前冲通道之间设置后坐力传递的圆弧形通道,可利用弹力弹簧减小或降低后坐力,并能够改变后坐力的方向,达到后坐力的减小或减缓目的,降低对持枪人的后坐力,特别是将弹簧设置区和钢珠15设置区分开,利用后冲通道两侧圆孔14b中一对首钢珠和前冲通道两侧圆孔14a中一对尾钢珠之间通过首钢珠连轴17b、尾钢珠连轴17a分别压制下部弹力弹簧16b和上部弹力弹簧16a,可通过弹力弹簧减缓后坐力,利用钢珠15可沿着圆弧通道18改变后坐力的传递方向,从而降低或消除后坐力,通过将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的两端连接在一个或两个钢珠上,目的是可根据首钢珠连轴17b或尾钢珠连轴17a对后坐力的承受力而定,确保首钢珠连轴或尾钢珠连轴的强度,进一步降低射击枪口的跳动,减少对射击
者身体方面的影响和射击效果的影响,提高射击命中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