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化实验室。
背景技术:
2.目前,实验室作为科学实验的场所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各类实验时,尤其是生化实验,对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实验条件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3.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实验室内的温度达到既定的要求,通常会在实验室内设置净化空调机组;净化空调机组一般包括用于对空气温度进行调节的冷凝机组和与冷凝机组连通用于对调温后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处理机组;经过空气处理机组净化后的空气在实验室内进行吹扫从而对实验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使实验室内大致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净化空调机组需要间歇性进行运转,净化空调机组在运转过程中,经过调温和净化后的空气吹入实验室内时会在实验室内产生无规则的气流,改变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速,从而对实验室内的实验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净化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吹扫对实验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生化实验室。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化实验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生化实验室,包括保温室,设置于保温室内由导热性良好材料制成的内胆间和用于对保温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的净化空调机组;所述净化空调机组包括压缩冷凝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在所述空气处理机组中设置有与压缩冷凝机组配合的蒸发器、电加热器和风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实验环境调节至设定的温度时,首先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压缩冷凝机组与蒸发器和风机相互配合从而对保温室内进行降温,当温度过低时电加热器和风机相互配合对室内进行升温,通过压缩冷凝机组和蒸发器与电加热器相互配合,使保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由于内胆间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通过内胆间墙壁的辐射对内胆间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对风机吹扫的风进行隔绝;通过设置内胆间可以降低净化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吹扫对实验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9.可选的,在所述内胆间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与内胆间和保温室底面固接,在所述内胆间底面和保温室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通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可以使内胆间处于架空的状态,从而使内胆间的六个面均可以作为辐射面对内胆间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对内胆间内温度进行调节的效率。
11.可选的,在所述内胆间和保温室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一端与内胆间连接且另一端穿出保温室,在所述内胆间穿出保温室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连接通道进行封闭的第一封闭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人员在进出内胆间进行实验时,可以打开第一封闭门从连接通道进入内胆间内,保温室始终处于密封的状态,从而降低工作人员进出内胆间的过程中对保温室内的温度产生扰动,提高保温室内温度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内胆间内温度的稳定性。
13.可选的,在所述内胆间上设置有与内胆间连通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与排风系统连通,在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风管开闭的电动调节阀,在所述内胆间上设置有进风口,在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风口开闭的余压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实验完成后,开启电动调节阀使排风管打开,内胆间内产生负压从而将内胆间内的有害气体抽走,余压阀检测到内胆间内处于负压状态后打开,外部空气进入内胆间对内胆间进行补压;通过设置排风管、电动调节阀和余压阀,提高对内胆间内有害气体排出的便捷性。
15.可选的,在所述排风管和内胆间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排风管和内胆间连通的第一吸收罐,在所述第一吸收罐内填充有吸附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胆间内的气体在进出排风管道前,会经过第一吸收罐,第一吸收罐内的吸附剂可以对内胆间内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降低内胆间内的气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17.可选的,在所述进风口内嵌设有第二吸收罐,在所述第二吸收罐内填充有吸附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吸收罐可以降低在余压阀打开的过程中,内胆间内的有害气体通过进风口泄漏的可能,提高安全性。
19.可选的,在所述保温室外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室,所述第一封闭门位于缓冲室内,在所述缓冲室上设置有用于对缓冲室进行封闭的第二封闭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人员在进入内胆间前需要先进入缓冲室,从而降低实验人员进出时将污染物带入内胆间的可能,提高实验的精度。
21.可选的,在所述保温室和缓冲室外设置有控制室。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对实验室内各个电气设备进行控制。
23.可选的,在所述净化空调机组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信号调理器,与信号调理器电连接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和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固态继电器ssr,固态继电器ssr与电加热器电连接;在所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中设置有pid运算模块。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可以对保温室内的温度进行采集,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至信号调理器,经过信号调理器的放大和过滤传输至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将实际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并通过pid运算模块的计算,输出采样周期内固态继电器ssr应导通的时间,固态继电器ssr可以控制电加热器的加热时间,从而对保温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整;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单元,提高对保温室内温度控制的便捷性和精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设置内胆间可以降低净化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吹扫对实验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27.2.通过设置支撑杆,提高对内胆间内温度进行调节的效率;
28.3.通过设置排风管、电动调节阀和余压阀,提高对内胆间内有害气体排出的便捷性;
29.4.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单元,提高对保温室内温度控制的便捷性和精度。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生化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胆间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身实施例中生化实验室的剖面图;
33.图4是本身实施例中温度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保温室;10、第二封闭门;2、内胆间;20、进风口;21、余压阀;22、第二吸收罐;3、净化空调机组;30、压缩冷凝机组;31、空气处理机组;4、支撑板;5、连接通道;50、第一封闭门;6、排风管;60、第一吸收罐;61、电动调节阀;7、缓冲室;70、第三封闭门;8、控制室;9、温度控制单元;90、温度传感器;91、信号调理器;92、数据采集控制系统;93、固态继电器ssr;94、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生化实验室。参照图1和图2,生化实验室包括保温室1,设置于保温室1内由导热性良好材料制成的内胆间2和用于对保温室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的净化空调机组3。
37.参照图2和图3,为了提高保温室1的保温性能和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室1采用聚氨酯板搭建,内胆间2采用不锈钢板围成;为了提高对内胆间2内温度调节的效果,在内胆间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4,具体的支撑板4可以采用316l厚不锈钢板,支撑板4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保温室1的底面和内胆间2的底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内胆间2处于架空的状态,在内胆间2的底面和保温室1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通道,从而提高对内胆间2温度调节的效果;为了提高保温室1的密封性,降低实验人员进出内胆间2的过程中对保温室1内温度产生的扰动,在内胆间2和保温室1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5,连接通道5一端与内胆间2连通且另一端穿出保温室1,在连接通道5穿出保温室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内胆间2进行封闭的第一封闭门50;为了便于对净化空调机组3进行维修,在保温室1上设置有第二封闭门10。
38.参照图2和图3,为了在试验完成后便于将内胆间2内的气体进行排出,在内胆间2上设置有与内胆间2连通的排风管6,在保温室1外设置有排风系统,排风系统内处于负压状态,排风管6的出气口与排风系统连通,从而逐渐将内胆间2内抽至负压状态,对内胆间2内的空气进行置换,将内胆间2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在内胆间2与排风管6之间设置有第一吸收罐60,第一吸收罐60的两端分别与内胆间2和排风管6连通,在第一吸收罐60内填充有用于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的吸附剂,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剂采用活性炭;在排风管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风管6开闭的电动调节阀61;在内胆间2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20,在进风口
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风口20开闭的余压阀21,当排风管6工作时,余压阀21开启为内胆间2补充压力;为了降低在补压过程中内胆间2内气体的泄漏,在进风口20内嵌设有第二吸收罐22,第二吸收罐22一端与内胆间2连通且另一端穿出保温室1,在第二吸收罐22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剂。
39.为了提高内胆间2内的洁净度,降低实验人员将污染物带入内胆间2内的可能,在保温室1外位于第一封闭门50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室7,第一封闭门50位于缓冲室7内,在缓冲室7上设置有第三封闭门70;为了便于对实验室内设施进行控制,在保温室1和缓冲室7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室8,第二封闭门10和第三封闭门70位于控制室8内。
40.为了便于对保温室1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参照图1和图4,净化空调机组3包括设置于保温室1外的压缩冷凝机组30和设置于保温室1内与压缩冷凝机组30配合使用的空气处理机组31;在空气处理机组31中设置有蒸发器组件、电加热器94和风机,与压缩冷凝机组30配合的蒸发器、电加热器94均与风机连锁启动,从而达到对保温室1内温度进行调节的目的;在净化空调机组3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单元9,温度控制单元9包括用于对保温室1内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90,与温度传感器90电连接用于对温度传感器90传递的信号进行放大和过滤的信号调理器91,与信号调理器91连通用于对数据进行采集和运算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92和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92电连接的固态继电器ssr93,固态继电器ssr93与电加热器94电连接;在数据采集控制系统92中设置有pid运算模块,通过将温度传感器90测出的温度与设定值相比较,从而输出采样周期内固态继电器ssr93应导通的时间。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生化实验室的实施原理为: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将温度调节至设定值,开启净化空调机组3,压缩冷凝机组30与蒸发器和风机相互配合从而对保温室1内进行降温,温度传感器90可以对保温室1内的温度进行采集,温度传感器90将电信号传递至信号调理器91,经过信号调理器91的放大和过滤传输至数据采集控制系统92,数据采集控制系统92将实际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并通过pid运算模块的计算,输出采样周期内固态继电器ssr93应导通的时间,固态继电器ssr93可以控制电加热器94的加热时间,当实际温度远低于设定温度时,固态继电器ssr93完全导通从而对保温室1内进行加热,随着实际温度逐渐接近设定温度,固态继电器ssr93导通时间会逐渐减小,从而将保温室1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值附近;由于内胆间2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通过内胆间2墙壁的辐射对内胆间2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支撑板4可以使内胆间2处于架空的状态,从而使内胆间2的六个面均可以作为辐射提高对内胆间2内温度进行调节的效率。
42.当内胆间2内的温度处于设定值后,实验人员进入缓冲室7并通过连接通道5进入内胆间2中,缓冲室7可以降低实验人员进出内胆间2时将污染物带入内胆间2的可能;实验人员在从连接通道5进入内胆间2内时,保温室1始终处于密封的状态,从而降低工作人员进出内胆间2的过程中对保温室1内的温度产生扰动,提高保温室1内温度的稳定性;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内胆间2内的温度发生改变需要将实验室内的环境调节至设定的温度时,压缩冷凝机组30与蒸发器、电加热器94和风机配合对保温室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对内胆间2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内胆间2可以对风机吹扫的风进行隔绝,从而降低对实验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43.当实验完成后,开启电动调节阀61使排风管6打开,内胆间2内产生负压,内胆间2内的有害气体经过第一吸收罐60内吸附剂的吸附后排入排风管6道,吸附剂可以降低内胆
间2内的气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余压阀21检测到内胆间2内处于负压状态后打开,外部空气进入内胆间2对内胆间2进行补压,第二吸收罐22可以降低在余压阀21打开的过程中,内胆间2内的有害气体通过进风口20泄漏的可能,提高安全性。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内胆间2可以降低净化空调机组3处理后的空气吹扫对实验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