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引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高原环境条件下,低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低海拔的实验室,通过采用高强度的耐压力试验槽,来模拟高海拔环境条件,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方案。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电源系统(包含试验电压、试验电流、试验电源等),通过引入装置引入到试验槽,以此对电气产品在模拟高原低气压的环境中进行绝缘性能(冲击耐压、工频耐压)、温升试验、寿命试验等。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其实现外部电源与试验槽内的试品连接,将外部测试设备产生的试验电压、试验电流、试验电源引入到试验槽,在模拟高原低气压的环境中,实现对电气产品进行绝缘性能(冲击耐压、工频耐压)、温升试验、寿命试验等。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用于将电源引入到试验槽,包括接线柱、法兰、钢管、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其中:
6.所述法兰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连接孔的个数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所述法兰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螺栓)与上述试验槽固定连接;
7.所述钢管部分内置于所述法兰并且所述钢管和所述法兰固定连接;
8.所述接线柱贯穿所述钢管的内部,并且所述接线柱和所述钢管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定位件(环氧板)、所述第二定位件(环氧板)和灌封胶(接线柱通过定位件、灌封胶(树脂)与钢管粘接成一体)。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法兰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法兰朝向第一延伸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法兰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法兰的距离。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法兰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的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的部分)内置于上述试验槽,所述法兰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的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的部分)外置于上述试验槽。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柱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端与放置于上述试验槽内部的电气试品电性连接,所述接线柱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端与放置于上述试验槽外部的测试设备(如:耐压仪、冲击耐压仪、稳流电源等)电性连接
(用于实现外部电源与试验槽内的试品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法兰与上述试验槽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的剖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16.附图标记包括:10、接线柱;20、法兰;21、第一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23、第一延伸部;30、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灌封胶;60、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1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1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试验槽、试验电源、电气试品和测试设备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20.优选实施例。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用于将电源引入到试验槽,包括接线柱10、法兰20、钢管、第一定位件30和第二定位件40,其中:
22.所述法兰20设有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22(连接孔的个数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所述法兰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21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2(配合螺栓)与上述试验槽固定连接;
23.所述钢管60部分内置于所述法兰20并且所述钢管60和所述法兰20固定连接;
24.所述接线柱10贯穿所述钢管60的内部,并且所述接线柱10和所述钢管60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定位件30(环氧板)、所述第二定位件40(环氧板)和灌封胶50(接线柱通过定位件、灌封胶(树脂)与钢管粘接成一体)。
25.具体的是,所述法兰20设有第一延伸部23,所述第一延伸部2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2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2之间。
26.更具体的是,所述法兰20朝向第一延伸部2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定位件30和所述第二定位件40,所述第一定位件30与所述法兰2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定位件40与所述法兰20的距离。
27.进一步的是,所述法兰20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23的一侧(的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的部分)内置于上述试验槽,所述法兰20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23的一侧(的模拟高原环境试验用的电源引入装置的部分)外置于上述试验槽。
28.更进一步的是,所述接线柱10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40的一端与放置于上述试验槽内部的电气试品电性连接,所述接线柱10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30的一端与放置于上述试验
槽外部的测试设备(如:耐压仪、冲击耐压仪、稳流电源等)电性连接(用于实现外部电源与试验槽内的试品连接)。
29.优选地,所述法兰20与上述试验槽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未示出)。
30.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性能为:绝缘强度:耐受冲击耐压12kv;工频耐压:6kv/1min;最大通电电流:1000a。
31.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单相和三相(同结构引入装置共3个)电源的引入。
32.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的最高海拔试验环境:10000m。
3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试验槽的内部压力控制为:主要包括真空机组和电气控制箱。a)采用真空机组方式,最大抽率:300l/s,最大真空压力:<1pa。以罗茨泵为主泵,以双级旋片真空泵为前级泵串联而成的真空抽气机组。采用电机直联真空泵,且两泵上下对接,结构紧凑,配置250l/s抽气速率旋片泵,配置200l/s抽气速率的罗茨泵。b)电气控制箱可以根据海拔高度对应的压力,进行低气压力的恒定控制。
34.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试验槽、试验电源、电气试品和测试设备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35.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