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属于护理风险标示牌领域。
背景技术:
2.护理风险标识牌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警示方法之一,它能直观地提醒临床护理工作者对当前患者潜在的或现存的护理问题的了解,从而避免一些护理差错的发生。现在临床上一些护理风险标识牌都是单个独立的,有的利用磁铁原理吸附在床头墙上的铁片上,这些标识牌需要反复取挂,长时间使用造成磁铁掉落或吸附力下降,包括护理人员反复取挂的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造成标识牌掉落,损伤卧床患者的头部,引发不良事件。这些标识牌一般都会放在护士站,护士要反复拿取,增加工作量,也存在忘拿等问题。有的需要反复插设标识牌,也存在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目的在于:该标识牌不需要反复拿取,下拉挡板可弯曲至壳体后方,大大减少了护理标识牌的体积,减少耗材,护士在使用中更简单,不易出错。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包括板状的壳体、挡板;壳体内厚度方向上设有供挡板滑动的u形滑道,滑道将壳体分为三层,壳体最前面一层贯穿开设标识显示窗口,壳体第二层露出部分为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滑动至壳体正面位置,挡板遮挡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沿滑道滑动至壳体背面,护理风险标识区露出;挡板至少设置一个,壳体和挡板材质为软质可弯曲塑料。
5.进一步的是,为了适应护理标识牌的多样性,壳体内横向并排设置五个挡板,滑道设置五个,一个滑道内设置一个挡板,五个挡板和相对应的护理风险标识图颜色统一,根据颜色醒目的原理分别设为:防静脉液体外渗为蓝色、防跌倒为黄色、防坠床为橙色、防过敏为红色、防管道滑脱为粉色。
6.进一步的是,为了方便固定该标识牌,壳体两侧均设置用于将该标示牌固定在工位上的挂耳。
7.进一步的是,为了更加牢固地固定该标示牌,壳体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挂耳。
8.进一步的是,为了使挡板能够方便地进行推拉,在壳体正面的挡板上端设置方便推拉挡板的把手。
9.进一步的是,为了使该标示牌在使用中,挡板能够停留固定在标识牌上,避免因为挡板的意外滑动造成该标示牌错误显示,把手上设置卡扣a,壳体正面上下部分别设置一个与卡扣a相匹配卡合的卡扣b。
10.进一步的是,为了使卡扣结构简单易用,所述卡扣a为向把手侧面伸展的弹性臂,所述卡扣b为与所述卡扣a相配合的缺口。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标识牌不需要反复拿取,下拉挡板可弯曲至长方形壳体后方,大大减少了护理标识牌的体积,减少耗材,护士在使用中更简单,不易出错。
13.2.壳体内横向并排设置五个挡板,滑道设置五个,一个滑道内设置一个挡板,适应临床标识牌标识的多样性。
14.3.壳体两侧均设置用于将该标示牌固定在工位上的挂耳,方便固定该标识牌。
15.4.壳体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挂耳,更加牢固地固定该标示牌。
16.5.在壳体正面的挡板上端设置方便推拉挡板的把手,使挡板能够方便地进行推拉。
17.6.把手上设置卡扣a,壳体正面上下部分别设置一个与卡扣a相匹配卡合的卡扣b,使该标示牌在使用中,挡板能够停留固定在标识牌上,避免因为挡板的意外滑动造成该标示牌错误显示。
18.7.所述卡扣a为向把手侧面伸展的弹性臂,所述卡扣b为与所述卡扣a相配合的缺口,使卡扣结构简单易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未安装挡板左上45
°
视图的竖向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安装挡板左上45
°
视图的竖向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挡板左上45
°
视图。
23.图中:1、壳体;11、标识显示窗口;12、卡扣b;13、挂耳;14、滑道;2、挡板;21、把手;211、卡扣a。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5.如图1
‑
4所示的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包括板状的壳体1、挡板2;壳体1内厚度方向上设有供挡板2滑动的u形滑道14,滑道14将壳体1分为三层,壳体1最前面一层贯穿开设标识显示窗口11,壳体1第二层露出部分为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2滑动至壳体1正面位置,挡板2遮挡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2沿滑道14滑动至壳体1背面,护理风险标识区露出;挡板2至少设置一个,壳体1和挡板2材质为软质可弯曲塑料。
26.基于以上实施方式,壳体1内横向并排设置五个挡板2,滑道14设置五个,一个滑道14内设置一个挡板2。
27.基于以上实施方式,壳体1两侧均设置用于将该标示牌固定在工位上的挂耳13。
28.基于以上实施方式,壳体1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挂耳13。
29.基于以上实施方式,在壳体1正面的挡板2上端设置方便推拉挡板2的把手21。
30.基于以上实施方式,把手21上设置卡扣a211,壳体1正面上下部分别设置一个与卡扣a211相匹配卡合的卡扣b12。
31.基于以上实施方式,所述卡扣a211为向把手21侧面伸展的弹性臂,所述卡扣b12为与所述卡扣a211相配合的缺口。
32.基于以上实施方式,为了镶嵌在墙上美观和与风险标识图颜色呈鲜明对比,整体外观为白色;五个挡板和相对应的护理风险标识图颜色统一,根据颜色醒目的原理分别设为:防静脉液体外渗为蓝色、防跌倒为黄色、防坠床为橙色、防过敏为红色、防管道滑脱为粉色,上下推拉挡板,使用时操作方便,可以轻松关闭和显示内容,减轻了护理临床工作量。
33.壳体1和挡板2材质为软质可弯曲塑料,这种塑料可塑性高,下拉可弯曲至长方形壳体后方,大大减少了护理标识牌的体积。挡板上设有小把手及小卡扣,方便上下推拉和固定。挡板与长方形壳体的连接为卡扣式连接,向上推拉挡板与壳体卡扣连接即为关闭标示图内容,下按推拉即为打开标示图内容。因临床上存在护理风险的患者,床头风险标识内容需长时间显示,挡板需长时间保持打开状态。这种下按推拉打开的方式减少了卡扣的使用频率,延长了卡扣的使用寿命。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状的壳体(1)、挡板(2);壳体(1)内厚度方向上设有供挡板(2)滑动的u形滑道(14),滑道(14)将壳体(1)分为三层,壳体(1)最前面一层贯穿开设标识显示窗口(11),壳体(1)第二层露出部分为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2)滑动至壳体(1)正面位置,挡板(2)遮挡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2)沿滑道(14)滑动至壳体(1)背面,护理风险标识区露出;挡板(2)至少设置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横向并排设置五个挡板(2),滑道(14)设置五个,一个滑道(14)内设置一个挡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其特征在于:壳体(1)两侧均设置用于将该标示牌固定在工位上的挂耳(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其特征在于:壳体(1)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挂耳(13)。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正面的挡板(2)上端设置方便推拉挡板(2)的把手(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把手(21)上设置卡扣a(211),壳体(1)正面上下部分别设置一个与卡扣a(211)相匹配卡合的卡扣b(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a(211)为向把手(21)侧面伸展的弹性臂,所述卡扣b(12)为与所述卡扣a(211)相配合的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护理风险标识牌,包括板状的壳体、挡板;壳体内厚度方向上设有供挡板滑动的U形滑道,滑道将壳体分为三层,壳体最前面一层贯穿开设标识显示窗口,壳体第二层露出部分为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滑动至壳体正面位置,挡板遮挡护理风险标识区;挡板沿滑道滑动至壳体背面,护理风险标识区露出;挡板至少设置一个。该标识牌不需要反复拿取,下拉挡板可弯曲至壳体后方,大大减少了护理标识牌的体积,减少耗材,护士在使用中更简单,不易出错。不易出错。不易出错。
技术研发人员:田甜 田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4.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