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
背景技术:
2.光学镜片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冷却后的玻璃块,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是否合规格,而检测时用于光学镜片支撑的锥形治具都是采用平放在检测装置的底座之上,其稳定性较差,其在操作人员的重复操作过程中其容易出现位置偏移,从而需要工作人员重复对其位置进行调整,非常的麻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包括锥形治具主体和支撑块,其锥形治具主体实际使用时为摆放在检测装置的底座上,所述锥形治具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锥形治具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其第一槽口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走线槽,所述第二槽口中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为通过支撑座进行定位支撑。
5.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硅胶铸造而成,且支撑块的下端为圆柱,其上端为圆台,且其圆柱部分的截面直径与锥形治具主体上插槽的直径相吻合,且支撑块为活动插接安装在插槽之中。
6.优选的,所述锥形治具主体整体由铸铜铸造而成。
7.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由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组合构成,且第一座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且第一槽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结构,且支撑座为螺纹连接在第一槽口中,且第一座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内六角螺栓孔。
8.优选的,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为一体成型,且其两者均为铁磁材料铸造而成,且电磁铁为通过导线、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且电磁铁为放置设置在第二座体上。
9.优选的,所述第一座体的下表面与锥形治具主体的下表面为相平齐设置,且用以锥形治具主体摆放的底座为铁磁材料铸造而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设置由锥形治具主体和支撑块组合构成的锥形治具,并在锥形治具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并将支撑块插接安装在锥形治具主体的插槽之中,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支撑块进行拆卸清洁,以避免其一体式安装而造成其难以完全清理的问题;
12.2.并通过在支撑块的下表面开设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并通过在第二槽口中设置电磁铁,并将支撑座由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组合构成,并将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均采用铁磁材料铸造而成,从而方便工作人员通过电磁铁的吸附作用对锥形治具主体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锥形治具主体半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铁安装示意图。
16.图中:锥形治具主体1、支撑块2、插槽3、第一槽口4、第二槽口5、电磁铁6、支撑座7、第一座体8、第二座体9、导线10、走线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包括锥形治具主体1和支撑块2,其锥形治具主体1实际使用时为摆放在检测装置的底座上,锥形治具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锥形治具主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4,其第一槽口4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槽口5,第二槽口5的侧壁上开设有走线槽11,第二槽口5中设置有电磁铁6,电磁铁6为通过支撑座7进行定位支撑。
19.支撑块2为硅胶铸造而成,且支撑块2的下端为圆柱,其上端为圆台,且其圆柱部分的截面直径与锥形治具主体1上插槽3的直径相吻合,且支撑块2 为活动插接安装在插槽3之中,通过设置由锥形治具主体1和支撑块2组合构成的锥形治具,并在锥形治具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并将支撑块2插接安装在锥形治具主体1的插槽3之中,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支撑块2进行拆卸清洁,以避免其一体式安装而造成其难以完全清理的问题;
20.锥形治具主体1整体由铸铜铸造而成;
21.支撑座7由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组合构成,且第一座体8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且第一槽口4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结构,且支撑座7为螺纹连接在第一槽口4中,且第一座体8的下表面开设有内六角螺栓孔;
22.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之间为一体成型,且其两者均为铁磁材料铸造而成,且电磁铁6为通过导线10、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且电磁铁6为放置设置在第二座体9上,通过在支撑块2的下表面开设第一槽口4和第二槽口5,并通过在第二槽口5中设置电磁铁6,并将支撑座7由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组合构成,并将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均采用铁磁材料铸造而成,从而方便工作人员通过电磁铁的吸附作用对锥形治具主体1进行定位;
23.第一座体8的下表面与锥形治具主体1的下表面为相平齐设置,且用以锥形治具主体1摆放的底座为铁磁材料铸造而成;
24.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由锥形治具主体1和支撑块2组合构成的锥形治具,并在锥形治具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并将支撑块2插接安装在锥形治具主体1的插槽3之中,从
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支撑块2进行拆卸清洁,以避免其一体式安装而造成其难以完全清理的问题,并通过在支撑块2的下表面开设第一槽口4和第二槽口5,并通过在第二槽口5中设置电磁铁6,并将支撑座7由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组合构成,并将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均采用铁磁材料铸造而成,从而方便工作人员通过电磁铁的吸附作用对锥形治具主体1进行定位,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将锥形治具主体1在检测装置的底座上移动至对应位置处,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接通电磁铁6的电源,从而通过电磁铁6 的作用将支撑座7磁化,从而让其与底座实现吸附定位,而当需要对锥形治具主体1再次调整位置时,工作人员通过将电磁铁6的电源断开,然后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吸附力过大而导致其调节不便现象的发生。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包括锥形治具主体(1)和支撑块(2),其锥形治具主体(1)实际使用时为摆放在检测装置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治具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所述锥形治具主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4),其第一槽口(4)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槽口(5),所述第二槽口(5)的侧壁上开设有走线槽(11),所述第二槽口(5)中设置有电磁铁(6),所述电磁铁(6)为通过支撑座(7)进行定位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为硅胶铸造而成,且支撑块(2)的下端为圆柱,其上端为圆台,且其圆柱部分的截面直径与锥形治具主体(1)上插槽(3)的直径相吻合,且支撑块(2)为活动插接安装在插槽(3)之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治具主体(1)整体由铸铜铸造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由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组合构成,且第一座体(8)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且第一槽口(4)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结构,且支撑座(7)为螺纹连接在第一槽口(4)中,且第一座体(8)的下表面开设有内六角螺栓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8)和第二座体(9)之间为一体成型,且其两者均为铁磁材料铸造而成,且电磁铁(6)为通过导线(10)、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且电磁铁(6)为放置设置在第二座体(9)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8)的下表面与锥形治具主体(1)的下表面为相平齐设置,且用以锥形治具主体(1)摆放的底座为铁磁材料铸造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锥形治具,包括锥形治具主体和支撑块,其锥形治具主体实际使用时为摆放在检测装置的底座上,锥形治具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锥形治具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其第一槽口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走线槽,第二槽口中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为通过支撑座进行定位支撑;通过在支撑块的下表面开设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并通过在第二槽口中设置电磁铁,并将支撑座由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组合构成,并将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均采用铁磁材料铸造而成,从而方便工作人员通过电磁铁的吸附作用对锥形治具主体进行定位。治具主体进行定位。治具主体进行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邹鸳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佳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