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2.压装工装是用来压装机上将工件和衬套定位,依靠压装机将衬套压入工件中,进而完成工件的装配。衬套相对工件机加平面有严格的尺寸要求,尺寸的稳定性需要工装来保证。由于工件压装孔上表面为铸造面,铸造面受模具磨损等影响,会导致压装尺寸不稳定;为防止压装尺寸问题,终检人员需增加检测频次,如此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受工件上端未机加面厚度的影响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保证了压装尺寸的稳定性,提升工作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包括对称固定在底板两侧的两个竖向的侧面支板, 两个所述侧面支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横向的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芯轴套筒,所述芯轴套筒的内侧设置竖向的定位芯轴,所述定位芯轴的下端与滑动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连接板上开设竖向的通孔, 滑动套安装在通孔的内侧, 垂直方向的滑动杆穿设于所述滑动套内侧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面支板之间连接横向的传感器定位板,所述传感器定位板上安装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滑动连接板下移的位移;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端竖直向上,所述定位芯轴与所述气缸的活塞端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工件辅助定位块,所述工件辅助定位块与所述定位芯轴相配合用于固定工件。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面支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手柄。
8.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压装机和plc系统信号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活塞端的下部设置限位机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压入的过程中,滑动连接板不断下移,当滑动连接板把长度传感器压到设定值时,压装机压头自动返回;通过长度传感器以工件下端机加面为准,检测工件下移的位移,进而保证了压装尺寸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不受工件上端未机加面厚度的影响,减少了人工检测频次,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
‑
手柄;2
‑
底板;3
‑
侧面支板;4
‑
压板;5
‑
芯轴套筒;6
‑
定位芯轴;7
‑
滑动连接板;8
‑
传感器定位板;9
‑
电磁阀;10
‑
辅助锁紧定位块;11
‑
工件辅助定位块;12
‑
滑动杆a;13
‑
滑动套;14
‑
长度传感器;15
‑
滑动杆b;16
‑
限位螺栓;17
‑
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包括对称固定在底板2两侧的两个竖向的侧面支板3, 两个侧面支板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横向的压板4, 压板4为矩形形状,压板4的前侧中心处设置芯轴套筒5,芯轴套筒5的内侧设置竖向的定位芯轴6,定位芯轴6的下端与横向的滑动连接板7固定连接,滑动连接板7上开设竖向的通孔, 滑动套13安装在通孔的内侧, 垂直方向的滑动杆穿设于滑动套13内侧并且两端分别与压板4和底板2固定连接;使用时,工件的待压装孔固定在定位芯轴6处,压装机通过压头将衬套压入工件的待压装孔中,定位芯轴6在压装机压力下带动滑动连接板7沿滑动杆向下移动;可选的,滑动杆设置为平行的两条,滑动杆a12和滑动杆b15;两个侧面支板3的后侧之间连接横向的传感器定位板8,传感器定位板8上安装长度传感器14,滑动连接板7不断下移的过程中会与长度传感器14接触,长度传感器14检测滑动连接板7下移的位移,当滑动连接板7把14长度传感器压到设定值时,压装机压头自动返回;长度传感器以工件下端机加面为准,检测工件下移的位移,进而保证了压装尺寸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不受工件上端未机加面厚度的影响,减少了人工检测频次,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底板2上固定有气缸17,气缸17的活塞端竖直向上,定位芯轴6与气缸17的活塞端连接;气缸17通过气把定位芯轴6顶起实现定位芯轴的复位。
16.本实施例中,底板2上位于芯轴套筒5的下侧还设置有工件辅助定位块11,工件辅助定位块11与定位芯轴6相配合用于固定支撑转向节工件;两个侧面支板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手柄1,有助于工装的搬运;优选地,手柄1为可拆卸结构,侧面支板3的后侧安装有辅助安装定位手柄1的辅助锁紧定位块10;压板4上设置有电磁阀9,电磁阀9与压装机和plc系统信号连接,通过plc系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压装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同时长度传感器14与plc系统信号连接,当长度传感器14压到设定值时,压装机压头自动返回;气缸17的活塞端的下部设置限位机构,防止压装机压力过大损害气缸,起到保护气缸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机构为限位螺栓16,限位机构也可以为其他适合的结构,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其在工作时,工装与压装机连接后,气缸17通过气把定位芯轴6顶起,工件转向节的待压装孔放在工装定位芯轴6处定位后,压装机通过压头将衬套压入工件的待压装孔中,在压入的过程中,滑动连接板7不断下移,当滑动连接板7把长度传感器14压到设定值时,压装机压头自动返回。
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固定在底板(2)两侧的两个竖向的侧面支板(3), 两个所述侧面支板(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横向的压板(4),所述压板(4)上设置芯轴套筒(5),所述芯轴套筒(5)的内侧设置竖向的定位芯轴(6),所述定位芯轴(6)的下端与横向的滑动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连接板(7)上开设竖向的通孔, 滑动套(13)安装在通孔的内侧, 垂直方向的滑动杆穿设于所述滑动套(13)内侧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4)和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面支板(3)之间连接横向的传感器定位板(8),所述传感器定位板(8)上安装长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滑动连接板(7)下移的位移;所述底板(2)上固定有气缸(17),气缸(17)的活塞端竖直向上,所述定位芯轴(6)与所述气缸(17)的活塞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还设置有工件辅助定位块(11),所述工件辅助定位块(11)与所述定位芯轴(6)相配合用于固定工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面支板(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手柄(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上设置有电磁阀(9),所述电磁阀(9)与压装机和plc系统信号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7)的活塞端的下部设置限位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节的位移控制式压装工装,其不受工件上端未机加面厚度的影响,保证了压装尺寸的稳定性,提升工作效率;包括对称固定在底板两侧的两个竖向的侧面支板,两个侧面支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横向的压板,压板上设置芯轴套筒,芯轴套筒的内侧设置竖向的定位芯轴,定位芯轴的下端与滑动连接板固定连接,滑动连接板上开设竖向的通孔,滑动套安装在通孔的内侧,垂直方向的滑动杆穿设于滑动套内侧并且两端分别与压板和底板固定连接;两个侧面支板之间连接横向的传感器定位板,传感器定位板上安装长度传感器,底板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端竖直向上,定位芯轴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定位芯轴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定位芯轴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成 陈雪 王宇航 张殿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