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排液领域,具体是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石油开采量和开采效率的提升,现有的柱塞泵已经无法满足开采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带有更多柱塞缸的泵体结构,以保证足够的泵送能力,但是多个柱塞缸的出现使泵体排液管结构的体积更大,在安装和运输时都非常不便,且随着缸体数量的增加,现有的排液管的结构在进行排液时,内部排液通道的尺寸固定,随着越来越多来自缸体内的液体汇聚,使排液口处的液体流量和流速过大,造成排液口处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缸体内液体朝向排液通道流通的流速过快,降低了排液管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它的结构便于安装和运输,且使排液通道内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包括排液座,所述排液座上设有阀座排液孔,所述排液座的内部设有排液通道,所述阀座排液孔与排液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液座的一端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排液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液座为多个,多个排液座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配合排液座使用的密封圈,所述排液通道为多个,多个排液通道相连通且越靠近排液口的排液通道的直径越大。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两个排液座上的排液通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圈为o型,所述密封圈位于凹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阀座排液孔位于排液座的侧面,每个排液座上设有多个阀座排液孔,多个阀座排液孔均与排液通道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座上与阀座排液孔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蓄能器,所述排液座上与排液口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安全阀座。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铸铁材质,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质。
10.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管将多个排液座连接到一起,便于多个排液座的拆装使用,方便了排液座的安装和运输,适用于缸数较多的柱塞泵使用,且在连接管上设置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将多个排液座之间密封连接,保证了液体通过时装置的密封性;
12.将排液座内部的排液通道设置为多个,来自缸体的液体从阀座排液孔进入排液通道内,随着缸体数量的增加,越靠近排液口的液体流量逐渐增大,因此将越靠近排液口的排液通道的直径设置的越大,就能使排液通道内部各个位置的流速保持均衡,便于缸体内的液体向排液通道内流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16.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17.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4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18.附图中所示标号:
19.1、排液座;2、阀座排液孔;3、排液通道;4、排液口;5、连接管;6、密封圈;7、凹槽;8、蓄能器;9、安全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主体结构包括排液座1,所述排液座1通过螺栓与泵体的柱塞缸连接,从缸内流出的液体进入排液座1内部,所述排液座1上设有阀座排液孔2,阀座排液孔2与缸体连通,所述排液座1的内部设有排液通道3,所述阀座排液孔2与排液通道3相连通,所述排液通道3用于汇聚多个缸体内流入的液体,阀座排液孔2的数量与缸体的数量保持一致,所述排液座1的一端设有排液口4,排液口4位液体排出的出口,所述排液口4与排液通道3相连通,排液通道3将液体汇聚后统一从排液口4排出,所述排液座1为多个,多个排液座1的设置能够使缸体数量众多的排液管结构形成分体式设置,便于排液管结构的安装和运输,有的泵体会使用七个或八个缸,这样大大方便了体积较大的排液座1的分体运输和安装,多个排液座1之间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用于连接多个排液座1,所述连接管5上设有配合排液座1使用的密封圈6,密封圈6设置在连接管5与排液座1的连接间隙内,用于起到密封作用,使液体在多个排液座1之间流通时保证了密封性,有效避免漏液现象的产生,所述排液通道3为多个,多个排液通道3相连通且越靠近排液口4的排液通道3的直径越大,越靠近排液口4的位置汇聚的来自缸体的液体的流量越大,因此越靠近排液口4的排液通道3的直径越大,这样就能使液体流动时在排液通道3各个位置的流速保持均衡,保证液体从缸体朝向排液通道3的流动,避免排液通道3内的流速过大,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22.优选的,所述连接管5与两个排液座1上的排液通道3相连通,利用连接管5使相邻两个排液通道3的连接更加通畅,所述连接管5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7,所述密封圈6为o型,所述密封圈6位于凹槽7内,这样的设置能够使连接管5的外径与排液座1之间的间隙设计的尽可能小,利用密封圈6及时填补空隙,能够使密封性能更好,更不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
23.优选的,所述阀座排液孔2位于排液座1的侧面,每个排液座1上设有多个阀座排液孔2,多个阀座排液孔2均与排液通道3连通,这样能够在保证运输和安装便捷性的前提下降低排液座1分体的数量,减少连接管5的数量,从而避免液体渗透和压力损耗,保证泵送的流量和效率。
24.优选的,所述排液座1上与阀座排液孔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蓄能器8,蓄能器8能够稳定排液座1处的压力,使从缸体内排出的液体压力保持稳定,提高了液体泵送的稳定性,所述排液座1上与排液口4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安全阀座9,其上安装安全阀,安全阀为泄压结构,在泵体内由于堵塞等原因造成压力过大时,安全阀打开将压力及时排出,有效避免泵体的损坏。
25.优选的,所述连接管5为铸铁材质,保证相邻排液座1之间连接结构的牢固性,所述密封圈6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密封效果好,安装比较便捷。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管5将多个排液座1连接到一起,便于多个排液座1的拆装使用,方便了排液座1的安装和运输,适用于缸数较多的柱塞泵使用,且在连接管5上设置密封圈6,利用密封圈6将多个排液座1之间密封连接,保证了液体通过时装置的密封性;将排液座1内部的排液通道3设置为多个,来自缸体的液体从阀座排液孔2进入排液通道3内,随着缸体数量的增加,越靠近排液口4的液体流量逐渐增大,因此将越靠近排液口4的排液通道3的直径设置的越大,就能使排液通道3内部各个位置的流速保持均衡,便于缸体内的液体在排液通道3内的流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包括排液座(1),所述排液座(1)上设有阀座排液孔(2),所述排液座(1)的内部设有排液通道(3),所述阀座排液孔(2)与排液通道(3)相连通,所述排液座(1)的一端设有排液口(4),所述排液口(4)与排液通道(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座(1)为多个,多个排液座(1)之间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上设有配合排液座(1)使用的密封圈(6),所述排液通道(3)为多个,多个排液通道(3)相连通且越靠近排液口(4)的排液通道(3)的直径越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与两个排液座(1)上的排液通道(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5)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7),所述密封圈(6)为o型,所述密封圈(6)位于凹槽(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排液孔(2)位于排液座(1)的侧面,每个排液座(1)上设有多个阀座排液孔(2),多个阀座排液孔(2)均与排液通道(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座(1)上与阀座排液孔(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蓄能器(8),所述排液座(1)上与排液口(4)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安全阀座(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为铸铁材质,所述密封圈(6)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塞泵排液管结构,主要涉及柱塞泵排液领域。包括排液座,所述排液座上设有阀座排液孔,所述排液座的内部设有排液通道,所述阀座排液孔与排液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液座的一端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排液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液座为多个,多个排液座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配合排液座使用的密封圈,所述排液通道为多个,多个排液通道相连通且越靠近排液口的排液通道的直径越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的结构便于安装和运输,且使排液通道内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昊 崔鑫杨 魏东太 黄汝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金鹏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7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