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泄漏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烟雾泄漏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高效空气过滤器主要用于捕集0.3μ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广泛用于光学电子、生物医药、精密仪器、饮料食品,pcb印刷等行业无尘净化车间的空调末端送风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效过滤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高效空气过滤器也逐步用于新风机及各类空气净化器中。高效过滤器主要由滤芯和壳体两部分组成。为确保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往往需要对整个过滤器进行效率测试。过滤器的效率不达标主要原因是过滤材料本身的破损以及过滤材料与边框的密封不到位。
3.高效过滤器还需要采用扫描测试台进扫描测试。现有技术中测试台测试方法复杂,测试时间长且测试效率低,若过滤器发生泄漏即过滤器与测试夹具间未完全密封,使烟雾由贴合面漏出,测试显示的泄漏区域比较大,不利于过滤器的修补作业,从而干扰测试。因此,为确保过滤器与测试夹具间完全密封,多采用水封或者加压压紧的方式。但水封会导致过滤器边框沾水,在测试之后需要将过滤器擦干,并且也会产生滤芯沾水等问题;采用压紧的方式需要底部夹具的平整,同时加压力大,还需要在过滤器与夹具之间增加密封垫进行密封。但是以上两种方式多使用于金属框或塑料框等硬质边框,对于采用纸框的过滤器都不可行。除此之外,现有烟雾泄露多采用普通灯光加黑色背景板观察的方式,以通过烟雾与黑色背景的颜色差来观察烟雾泄露,在实际测试时观察费力,也易遗漏细小泄露处。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测试观察费力和现有密封方式不适用于纸框过滤器的缺陷,从而提供烟雾泄漏测试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烟雾泄漏测试系统,包括暗房、激光发射器和烟雾测试台,所述暗房包括支架和设在支架上的幕布,所述激光发射器和烟雾测试台均设在暗房内,所述烟雾测试台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箱体和上盖密封连接,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导风盖,所述导风盖两相邻侧边分别与上盖和箱体侧壁贴合设置,所述过滤器嵌设在导风盖内且底部与上盖贴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发射器开启,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在过滤器表面形成一个平行于被测过滤器表面的激光覆盖面,观察过滤器上部,若存在部位泄漏,随气流漏出的烟雾颗粒被激光照射后会发生散射,从而在泄漏点上方形成明显亮点,人员可直接观测判断漏点位置,此时可以进行标记便于之后修补;若无明显亮点则过滤器合格。导风盖的存在减少过滤器四周烟雾泄漏的影响,减少烟雾泄漏对泄漏测试的干扰。
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与导风盖接触的侧边设有进气口,所述上盖中心开设有出烟孔,所述出烟孔尺寸小于过滤器尺寸。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孔用于回流混有烟雾的空气,出烟孔的存在实现出
烟测试。
10.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盖呈l型,所述导风盖水平边与上盖顶面贴合设置,所述导风盖竖直边与箱体侧壁贴合设置,所述导风盖水平边对应出烟孔处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大于过滤器尺寸,所述放置孔内侧壁四周均设有密封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孔便于安装过滤器,密封垫减少保证过滤器安装的稳定,同时也减少过大的泄漏区域,避免干扰泄漏测试。
12.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盖一侧阵列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沿箱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风盖对应进气口处还设有导气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从导风盖左侧进入,通过过滤器后由导风盖的导气槽进入烟雾测试台内部,在这过程中也将过滤器与上盖间由于未完全密封而泄漏的烟雾导入进气孔,从而由进气孔进入烟雾测试台内部。同时,烟雾测试台内部的气压低于外部气压,从而保证过滤器与导风盖间隙内不会有烟雾泄漏,从而避免了过滤器四周烟雾泄漏对观测的影响。
14.进一步的,所述出烟孔的长宽尺寸均比过滤器中滤芯尺寸小20mm,所述放置孔的长宽尺寸比过滤器中滤芯尺寸大5mm。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烟孔的尺寸根据滤芯选定,能够保证泄漏测试的接触面积充足,放置孔尺寸大于滤芯尺寸便于过滤的放置,减少放置盖侧壁对过滤器纸框的挤压,而造成边框破损泄漏。
16.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盖厚度不小于20mm,且导风盖厚度小于过滤器厚度10m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风盖厚度不小于20mm,即导风盖厚度大于等于20mm,该规格的导风盖便于拿取操作同时也为过滤器提供足够支撑,导风盖厚度小于过滤器厚度,便于过滤器与导风盖间的整体拆卸,同时也能够充分对滤芯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18.进一步的,所述烟雾测试台还包括离心风机、烟雾发生器和滚轮底座,所述离心风机对称设在烟雾发生器两侧,所述离心风机和烟雾发生器均设在箱体内,所述滚轮底座设在箱体底部四角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烟雾产生和负压吸附贴合面处烟雾,减少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0.进一步的,所述烟雾发生器为dehs烟雾发生器或烟油类发生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dehs烟雾发生器或者烟油类发生器均能实现泄漏试验,适配性高,降低了检测设备的要求。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雾泄漏测试系统,采用暗房和激光光幕的检测漏电的方法,漏点处更加明显直观,本实用新型检测方便、高效,能够人机集中化控制,操作简单、方便。
2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雾泄漏测试系统,增设导风盖能够对过滤器四周泄漏的烟雾进行引导回流处理,避免干扰泄漏测试结果。
2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雾泄漏测试系统,通过放置孔和密封垫对纸框过滤器四周进行密封,减少水封导致过滤器边框沾水或滤芯沾水的情况;也避免加压力过大,造成纸框
破损等情况。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烟雾泄漏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烟雾测试台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导风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暗房;11、支架;12、幕布;2、激光发射器;3、烟雾测试台;31、箱体;311、进气口;32、上盖;321、出烟孔;33、导风盖;331、放置孔;332、密封垫;333、进气孔;334、导气槽;34、离心风机;35、烟雾发生器;36、滚轮底座;4、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烟雾泄漏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暗房1、激光发射器2和烟雾测试台3,暗房1包括四根支架11和设在支架11上的幕布12,激光发射器2和烟雾测试台3均设在暗房1内,过滤器4设在烟雾测试台3上,激光发生器采用一字型激光发生器,激光光幕水平面能够完全覆盖到测试过滤器4测试位置,同时激光光幕在垂直高度上距离过滤器4上表面5

10mm位置,激光发射器2开启后,激光发射器2发出的光在过滤器4表面形成一个平行于被测过滤器4表面的激光覆盖面(激光光幕),观察过滤器4上部,若存在部位泄漏,随气流漏出的烟雾颗粒被激光照射后会发生散射,从而在泄漏点上方形成明显亮点,人员可直接观测判断漏点位置,此时可以进行标记便于之后修补;若无明显亮点则过滤器4合格。导风盖33的存在减少过滤器4四周烟雾泄漏的影响,减少烟雾泄漏对泄漏测试的干扰。
34.如图2所示,烟雾测试台3包括箱体31和上盖32,箱体31和上盖32密封连接,箱体31上还设有l型导风盖33,导风盖33水平边与上盖32顶面贴合设置,所述导风盖33竖直边与箱体31侧壁贴合设置,过滤器4嵌设在导风盖33内且底部与上盖32贴合。箱体31与导风盖33接触的右侧边开设有进气口311,上盖32中心开设有出烟孔321,出烟孔321的长宽尺寸均比过滤器4中滤芯尺寸小20mm,出烟孔321的尺寸根据滤芯选定,能够保证泄漏测试的接触面积充足。
35.如图2所示,烟雾测试台3还包括离心风机34、烟雾发生器35和滚轮底座36,离心风机34对称设在烟雾发生器35两侧,离心风机34和烟雾发生器35均设在箱体31内,滚轮底座36设在箱体31底部四角处,通过离心风机34和烟雾发生器35实现烟雾产生和负压吸附贴合面处烟雾,减少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烟雾发生器35可采用dehs烟雾发生器或烟油类发生器,使用dehs烟雾发生器或者烟油类发生器均能实现泄漏试验,适配性高,降低了检测设备的
要求。
36.如图2和图3所示,导风盖33厚度大于等于20mm且导风盖33厚度小于过滤器4厚度10mm,该规格的导风盖33便于拿取操作的同时也为过滤器4提供足够支撑,导风盖33厚度小于过滤器4厚度,便于过滤器4与导风盖33间的整体拆卸,同时也能够充分对滤芯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导风盖33对应出烟孔321处开设有放置孔331,放置孔331的长宽尺寸比过滤器4中滤芯尺寸大5mm,放置孔331内侧壁四周均设有3mm密封垫332,导风盖33一侧还阵列设有多个进气孔333,进气孔333沿箱体31长度方向设置,导风盖33对应进气口311处还设有导气槽334,空气从导风盖33左侧进入,通过过滤器4后由导风盖33的导气槽334进入烟雾测试台3内部,在这过程中也将过滤器4与上盖32间由于未完全密封而泄漏的烟雾导入进气孔333,从而由进气孔333进入烟雾测试台3内部。同时,由于烟雾测试台3内存在离心风机34不断进行抽气操作,从而烟雾测试台3内部的气压低于外部气压,保证了过滤器4与导风盖33间隙内不会有烟雾泄漏,避免了过滤器4四周烟雾泄漏对观测的影响。
37.本烟雾泄漏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将过滤器4放入放置孔331中,打开激光发生器并调节激光发生器高度,确保激光光幕位于过滤器4上部5

10mm之间。再开启风机和烟雾发生器35,烟雾发生器35开启10s后关闭。通过观察过滤器4上部,由存在的明显烟雾亮点确定漏点。过滤器4与导风盖33间隙中泄漏的少量烟雾,有进气孔333带入导气槽334最终进入烟雾测试台3内部,不会影响泄漏测试。
3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6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