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土木建筑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在土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吊装装置,现有的吊装装置性能还有待提高,其中平衡、稳定性为一大要素,且传统吊装装置其平衡、稳定性具有上限,超过上限则就会失效,不能够根据不同情况提升平衡、稳定性能,关乎到安全隐患问题,且传统的吊装装置的落地技能过于生硬,导致在其接触地面时容易产生颠簸,从而使吊装装置内的人或物品发生磕碰。
4.因此,发明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吊装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吊装装置,通过设置重力平衡组件和复位弹力组件用以分别优化吊装装置平衡、稳定性,及落地时缓冲功能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吊装装置,包括吊箱、钢丝吊绳和底箱,所述吊箱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设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设有两组,所述固定耳的孔内绕设有钢丝吊绳,所述吊箱的底端设置有底箱,所述吊箱与底箱之间通过复位弹力组件连接,所述底箱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吊箱的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设有u型固定环,所述u型固定环设有两组,所述吊箱内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
7.所述u型固定环通过重力平衡组件铰接设有增重块,所述复位弹力组件包括有每根和u型固定环卷绕连接的加固钢丝绳,每根所述加固钢丝绳的交接处固定卡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通过螺纹孔对称可拆卸螺纹连接有螺栓。
8.优选的,每组所述钢丝吊绳的顶端相互卷绕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吊箱内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一侧通过弹簧活页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两侧的侧壁和吊箱内两侧的侧壁为接触关系。
10.优选的,所述复位弹力组件包括有对称设置在吊箱底端两侧的两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和吊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其数量共四个。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插套设有弹簧、限位环和限位块,所述弹簧的底端和限位环的顶端为接触关系,所述弹簧和限位环位于吊箱的底端和底箱的顶端之间,所述限位块的顶端和底箱内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顶端能够和限位块的底端为接触关系。
12.优选的,所述增重块内开有和铰接球的直径等同大小的球型腔体,所述铰接球外
侧均匀涂抹有润滑油,所述铰接球能够在增重块的球型腔体内转动,所述增重块顶端的侧边设置有倒角处理。
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材质为实心不锈钢,其高度等同于弹簧压缩后的受力极限高度。
14.优选的,所述弹簧活页位于吊箱内的一侧,其数量共两个。
15.优选的,所述螺栓下端螺纹转动穿插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位于连接块下表面和螺栓的螺母上表面之间,所述连接耳底端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设有铰接球,所述铰接球铰接设有增重块。
1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均匀涂抹有润滑油。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设置的重力平衡组件,因加固钢丝绳和铰接球的连接方式具有一定可延伸性,当吊箱一侧侧倾时,则吊箱另一侧的加固钢丝绳和铰接球之间绷紧,铰接球具有一定的重量,能够增加吊箱另一侧的重力,从而使吊箱能够达到平衡、稳定的效果,且能够根据可拆卸连接方式的连接耳,更换不同重量的铰接球和增重块,用以适应吊箱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19.2、利用设置的增重块,能够使铰接球增加重力,增重块整体悬空和铰接球铰接连接,铰接球能够在增重块内转动,从而使增重块不会产生摇动,且其顶端设置有倒角处理,使其重心始终能够处于铰接球中心点;
20.3、通过设置复位弹力组件,能够使吊箱在落地时,具有良好的弹簧弹力缓冲,以解决传统吊装装置落地时因颠簸发生磕碰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位弹力组件结构爆炸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重力平衡组件结构爆炸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组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中:1吊箱、11固定耳、12钢丝吊绳、13u型固定环、2旋转组件、21固定板、22弹簧活页、23转动板、3复位弹力组件、31连接杆、32弹簧、33限位环、34限位块、35卡环、4底箱、41限位板、5重力平衡组件、51加固钢丝绳、52连接块、53螺栓、54连接耳、55固定块、56铰接球、57增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参照附图1
‑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吊装装置: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吊装装置,包括吊箱1、钢丝吊绳12和底箱4,所述吊箱1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设有固定耳11,所述固定耳11设有两组,其数量共四个,分别固定在吊箱1顶端比较坚固的四角处,所述固定耳11的孔内绕设有钢丝吊绳12,所述吊箱1的底端设置有底箱4,所述吊箱1与底箱4之间
通过复位弹力组件3连接,当吊箱1落地时底箱4接触地面,通过复位弹力组件3使用弹力消减缓冲,使吊箱1能够更平稳落地,所述底箱4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设有限位板41,所述吊箱1的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设有u型固定环13,所述u型固定环13设有两组,其数量共四个,所述吊箱1内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2,方便工人进出或搬运货物;
29.所述u型固定环13通过重力平衡组件5铰接设有增重块57,重力平衡组件5能够使增重块57的重力中心点集中在u型固定环13的中心处,所述复位弹力组件3包括有每根和u型固定环13卷绕连接的加固钢丝绳51,每根所述加固钢丝绳51的交接处固定卡设有连接块52,每根加固钢丝绳51其顶端向外延伸与u型固定环13连接,其底端则在u型固定环13的中心处交汇,且每根加固钢丝绳51均有一定延伸性,所述连接块52两侧通过螺纹孔对称可拆卸螺纹连接有螺栓53,通过螺栓53螺纹连接的可拆卸方式,方便根据不同需求,更换不同型号重量的铰接球56和增重块57,增重块57整体悬空和铰接球56铰接连接,方便将增重块57自身全部的重力增加在铰接球56中心点处。
30.进一步地,其数量共四个,每组所述钢丝吊绳12的顶端相互卷绕固定连接,方便通过连接钢丝吊绳12带动吊箱1进行移动。
3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有固定在吊箱1内一侧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两侧和底端固定在吊箱1内,所述固定板21的顶端一侧通过弹簧活页22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3,弹簧活页22具有一定弹力,能够帮助转动板23转动过后自动复位,所述转动板23两侧的侧壁和吊箱1内两侧的侧壁为接触关系。
32.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力组件3包括有对称设置在吊箱1底端两侧的两组连接杆31,连接杆31其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连接杆31的顶端和吊箱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1其数量共四个。
3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31的一端穿插套设有弹簧32、限位环33和限位块34,所述弹簧32的底端和限位环33的顶端为接触关系,所述弹簧32和限位环33位于吊箱1的底端和底箱4的顶端之间,所述限位块34的顶端和底箱4内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块34内设置有圆形孔,其半径大小有精密要求,需和连接杆31相同,所述连接杆31的底端固定设有卡环35,卡环35其作用是对连接杆31进行限位,所述卡环35的顶端能够和限位块34的底端为接触关系,卡环35和限位块34接触即对连接杆31进行限位。
34.进一步地,所述增重块57内开有和铰接球56的直径等同大小的球型腔体,所述铰接球56外侧均匀涂抹有润滑油,减小铰接球56转动时产生的阻力,所述铰接球56能够在增重块57的球型腔体内转动,所述增重块57顶端的侧边设置有倒角处理,使其重心始终能够处于铰接球56的中心点。
3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41的材质为实心不锈钢,因吊箱1落地后限位板41需接替复位弹力组件3最终承受其重力,所以其材质需要较为坚固,其高度等同于弹簧32压缩后的受力极限高度,方便有效保护弹簧32的使用寿命。
36.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活页22位于吊箱1内的一侧,其数量共两个,根据弹力需求,选择弹力大小适合的弹簧活页22。
37.进一步地,所述螺栓53下端螺纹转动穿插有连接耳54,所述连接耳54位于连接块52下表面和螺栓53的螺母上表面之间,所述连接耳54底端固定设有固定块55,所述固定块55的底端固定设有铰接球56,所述铰接球56铰接设有增重块57,能够通过可拆卸螺纹连接
的连接耳54,更换不同重量的铰接球56和增重块57,用以适应吊箱1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3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31的外侧均匀涂抹有润滑油,减小连接杆31移动时在限位块34内壁产生的摩擦阻力。
3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使用前根据所需运输材料的重量,从而通过可拆卸螺纹连接的连接耳54,更换合适的铰接球56及增重块57,然后将钢丝吊绳12的顶端和吊臂的挂钩连接,当向吊箱1内搬运货物时,如搬运的货物较重,不方便抬高,推动转动板23通过弹簧活页22实现转动,从而方便搬运货物,当吊箱1在空中因货物重心不稳侧倾时,则侧倾反向的加固钢丝绳51和铰接球56绷紧,铰接球56和增重块57铰接连接,增重块57及铰接球56通过将重力作用在吊箱1的中心处,从而使空中的吊箱1保持平衡、稳定性,当吊箱1需要落地时,底箱4首先接触地面,底箱4和吊箱1之间的弹簧32受到挤压,从而能够为吊箱1提供缓冲,使吊箱1落地时更加平稳。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