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7



1.本技术涉及pe管热熔成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空调管道的保温管通常使用两层保温管进行保温隔热,起到双层保温作用,两层保温管均是pe管。pe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材料,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经高温烘烤会处于热熔状态,此状态与pe材质的材料可粘合连接。
3.相关技术中,对于双层保温管的加工,采用如图3所示的收拢组件实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管之间的粘接固定,其包括承托架1和收拢架2,承托架1上开设有承托槽11,收拢架2上开设有圆形收拢口21。实际加工中,将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11上,并穿过圆形收拢口21,再将内保温管放置在外保温层上,外保温层半包裹内保温管并呈开口向上设置,外保温层开口处与内保温管之间形成有热烘间隙,热烘枪在热烘间隙内对内保温管管壁进行热熔作业,使内保温管管壁处于热熔状态,之后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下,半包裹状的外保温板经过带有圆形收拢口21的收拢架2,将呈半包裹状的外保温层过渡至全包裹状,使得外保温层与内保温管管壁相贴合粘紧,从而使得双层保温管成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外保温层包裹内保温管时,外保温层的开口处两端面高度不同,热烘枪在热烘间隙内对内保温管管壁进行热熔作业,热熔效果不均匀,且在通过收拢架时,不利于外保温层两端面的齐平收拢,进而不利于双层保温管的成型,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外保温层的两端面在同一高度保持平齐,提高双层保温管的成型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放置外保温层和内保温管的承托槽,所述承托槽呈半圆形开口向上设置,所述基架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外保温层的开口处对称设置有与外保温层的两端面相抵接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处于同一高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热烘作业时,先将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内,然后将内保温管放置在外保温层上,由于承托槽呈半圆形开口向上设置,使得外保温层向上弯曲,对内保温管起到半包裹的作用,限位块对外保温层两端面进行限位,使得外保温层两端面的高度平齐,当内保温管和外保温层被牵引到热烘枪下方时,热烘枪经过热烘间隙对内保温管管壁进行热烘作业,外保温层两端面平齐,使得热烘作业中,热烘效果更均匀,且使得外保温层在通过收拢架时,外保温层两端面与内保温管管壁粘合齐缝的效果更好,有助于促进双层保温管的成型。
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基架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滑移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工管径不一的外保温管时,外保温层的宽度不一,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内时,外保温层两端面相对于承托槽的高度存在差异,通过滑移限位板,改变限位块的抵接高度,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外保温层的限位。
11.优选的,所述基架上位于限位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端部穿过第一固定板并与限位板抵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对外保温层限位后,第一螺栓与通过螺纹与第一固定板连接,且第一螺栓的端部与限位板抵紧,实现对限位板的固定作用。
13.优选的,所述放置板沿竖直方向可调节设置在基架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置板沿竖直方向可调节设置在基架上,进而调节放置板的高度,改变外保温层的放置高度,使得外保温层在前后工序中均处于平齐状态,有利于热烘作业和收拢作业。
15.优选的,所述基架上位于放置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沿竖直方向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且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与放置板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滑移调整完放置板的高度时,第二螺栓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螺栓的头部与放置板下底面抵接,使得放置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固定在第二螺栓的上方,第二螺栓对放置板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
17.优选的,所述基架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滑移槽滑移配合的第一滑轮,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与第二滑移槽形成滑移配合的第二滑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轮与第二滑移槽之间的滑移配合,使得放置板和限位板在基架上的滑移效果更好。
19.优选的,所述承托槽的槽口上设置有光滑的第一滑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内时,牵引外保温层在承托槽槽口移动时,利用光滑的第一滑套,使得外保温层移动更顺畅,且减少因为摩擦出现的损坏。
2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下端设置有第二滑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内,内保温管放置在外保温层上时,限位板对外保温层的两个端面进行抵接限位,当保温板受牵引力移动时,利用光滑的第二滑套,使得外保温层移动更顺畅,且减少了因为摩擦出现的损坏。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放置板将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内,然后将保温管放置在外保温层上,利用限位板上的限位块使得外保温层两端面高度平齐,当通过收拢架时,有助于增强外保温层两端与内保温管管壁之间的粘合齐缝效果,进而有助于提高双层保温管的成型;
25.2.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分别与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滑移配合,使得限位板和放置板在基架上的滑移效果更佳,有助于增强限位效果;
26.3.利用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使得外保温层在牵引移动时,外保温层的缘边及两端面的磨损现象减少,且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均表面光滑,有利于外保温层的移动。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基架的局部剖视图,主要体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相关技术中收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基架;2、限位板;21、限位块;22、第二滑套;23、第一滑轮;3、放置板;31、承托槽;32、第一滑套;33、第二滑轮;4、第一固定板;41、第一螺栓;5、第二固定板;51、第二螺栓;6、第一滑移槽;7、第二滑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
33.参照图1,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包括基架1,基架1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限位板2和放置板3,限位板2位于外保温层的开口处对称设置有与外保温层的两端面相抵接的限位块21,两个限位块21处于同一高度,放置板3位于限位板2的下方,且放置板3上开设有承托外保温层的承托槽31,承托槽31呈半圆形开口向上设置。
34.实际运用中,在进行热烘作业时,先将外保温层放置在半圆形的承托槽31内,然后将内保温管放置在外保温层上,使外保温层沿承托槽31内壁的弯曲方向而弯曲,从而对内保温管起到半包裹作用,然后滑移限位板2,使两个限位块21对外保温层两侧端面进行抵接限位,使得外保温层两端面在同一高度平齐,限位板2在基架1上滑移,改变抵接高度,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外保温层的限位,放置板3在基架1上滑移,改变外保温层的放置高度,使得外保温层整个板体前后齐平,当内保温管和外保温层牵引到热烘枪下方时,热烘枪经过热烘间隙对内保温管管壁进行热烘作业,由于外保温层两端面在同一高度平齐,使得热烘作业中,热烘效果更均匀,当通过收拢架时,在圆形收拢口的作用下,外保温层两端面逐渐相贴合,以达到齐缝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外保温层两端与内保温管贴合粘紧的效果,进而有助于促进双层保温管的成型。
35.参照图1和图2,基架1位于限位板2水平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为长方体板,第一固定板4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螺栓41,两个第一螺栓41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背离限位板2的侧面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第一螺栓41的端部均穿过第一固定板4并均与限位板2抵紧,当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31内,内保温管放置在外保温层上时,拧松两个第一螺栓41,滑移限位板2,使得两个限位块21下端面与外保温层的两个端面相抵接,再拧紧第一螺栓41,使第一螺栓41的端部与限位板2抵紧,对限位板2起到固定作用。
36.参照图1和图2,基架1上位于放置板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5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螺栓51,第二螺栓51沿竖直方向与第二固定板5通过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栓51头部与放置板3下端面抵接,在竖直方向上对放置板3起到限位固定作用。
37.参照图1和图2,基架1沿放置板3的厚度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滑移槽6和第二滑移槽7,且第一滑移槽6和第二滑移槽7在基架1上均对称有两个,限位板2沿承托槽31水平径向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移槽6对应的第一滑轮23,放置板3沿承托槽31水平径向的两
侧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滑移槽7对应的第二滑轮33,两个第一滑轮23分别与两个第一滑移槽6滑移配合,两个第二滑轮33分别与两个第二滑移槽7滑移配合。实际运用中,通过第一滑轮23与第一滑移槽6和第二滑轮33与第二滑移槽7之间的滑移配合,使得放置板3和限位板2在基架1上的滑移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限位效果。
38.参照图1和图2,承托槽31的槽口上卡嵌有光滑的第一滑套32,两个限位块21下端面卡嵌有第二滑套22,实际运用中,当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31内,两个限位块21对外保温层两端的高度限位齐平后,在牵引作用下,外保温层发生移动,第一滑套32和第二滑套22使得外保温层在移动过程中,更加顺畅,且减少了由于摩擦出现得损坏情况。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有助双层保温管成型的限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0.实际运用中,在进行热烘作业时,将外保温层放置在承托槽31内,通过滑移放置板3的高度,调节外保温层的高度,之后用第二螺栓51对放置板3进行限位固定,使得外保温层整个板体前后平整,有利于牵引时外保温层的移动,再滑移限位板2,使得限位块21的下端面与外保温层的两个端面相抵接,使外保温层的两个端面平齐,拧紧两个第一螺栓41,使得两个第一螺栓41穿过第一固定板4与限位板2相抵紧,对限位板2进行固定限位,当牵引外保温层时,热烘枪通过热烘间隙时,对内保温管管壁的热烘效果更均匀,且有助于提高外保温层与内保温管管壁的贴合粘紧效果,限位板2和放置板3均采用滑轮的方式在基架1上滑移,使限位板2和放置板3的滑移过程更顺畅,承托槽31槽口卡嵌有第一滑套32,两个限位块21下端面卡嵌有第二滑套22,当牵引外保温层发生移动时,第一滑套32和第二滑套22使得外保温层在移动过程中,更加顺畅,且减少了由于摩擦出现得损坏情况。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6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