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炉渣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高炉炉渣出炉温度约为1450℃左右,通常是断续出渣,所以其热能的回收利用存在很大的难度,常见的高炉水淬处理后的只能回收炉渣10%的热量,其余90%的热量只能白白浪费。
3.现有的炉渣余热回收装置一般不便于对炉渣进行粉碎,大块的炉渣热量传导慢,未燃尽的炭块硬度较大,容易卡住炉渣外排的通道,炉渣的热传导效率较低,热量回收速度较慢,不便于对炉渣进行粉碎的装置吸收的热量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炉渣进行粉碎,大块的炉渣热量传导慢,未燃尽的炭块硬度较大,容易卡住炉渣外排的通道,炉渣的热传导效率较低,热量回收速度较慢,不便于对炉渣进行粉碎的装置吸收的热量进行回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管和排料管,还包括:粉碎仓,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料管接入粉碎仓内;粉碎机构,位于所述粉碎仓内,用于对炉渣进行粉碎;冷却仓,位于所述粉碎仓的下方;搅拌机构,用于对所述冷却仓内的炉渣进行搅拌;螺旋管,缠绕在所述冷却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螺旋管内流动有导热油;空腔,设置在所述粉碎仓的侧壁;其中,所述空腔内设有导热管。
7.为了便于增加炉渣热传导效率,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冷却仓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8.为了便于增加传热效率,优选的,所述冷却仓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散热槽,所述螺旋管位于两组相邻的散热槽内。
9.为了便于对炉渣进行粉碎,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粉碎辊,所述粉碎辊转动连接在粉碎仓内,所述粉碎辊设有多组,相邻粉碎辊之间通过粉碎齿、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粉碎辊固定连接。
10.为了便于根据炉渣温度控制炉渣外排,优选的,所述排料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粉碎仓、粉碎辊的设置便于对为燃尽的碳渣和大块炉渣进行粉碎,搅拌机构的设置便于增加炉渣的冷却效率,螺旋管的设置便于将炉渣的热量吸收、转移、再利用,空腔和导热管的设置便于吸收粉碎辊的热量。
13.2、该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第二电机和搅拌轴的设置便于对炉渣进
行搅拌,增加炉渣热传导效率。
14.3、该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散热槽的设置便于增加传热效率。
15.4、该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粉碎辊的设置便于对炉渣进行粉碎。
16.5、该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控制阀门的设置便于根据炉渣温度控制炉渣外排。
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粉碎仓、粉碎辊的设置便于对为燃尽的碳渣和大块炉渣进行粉碎,搅拌机构的设置便于增加炉渣的冷却效率,螺旋管的设置便于将炉渣的热量吸收、转移、再利用,通过空腔和导热管的设置便于吸收粉碎辊的热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箱体;101、进料管;102、排料管;2、粉碎仓;201、粉碎辊;202、第一电机;3、冷却仓;301、散热槽;4、第二电机;5、搅拌轴;6、螺旋管;7、空腔;701、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1:
24.参照图1

2,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进料管101和排料管102,还包括:粉碎仓2,位于箱体1内,进料管101接入粉碎仓2内;粉碎机构,位于粉碎仓2内,用于对炉渣进行粉碎;冷却仓3,位于粉碎仓2的下方;搅拌机构,用于对冷却仓3内的炉渣进行搅拌;螺旋管6,缠绕在冷却仓3的侧壁上;其中,螺旋管6内流动有导热油;空腔7,设置在粉碎仓2的侧壁;其中,空腔7内设有导热管701。
25.工作人员将进料管101与锅炉炉渣排放管道连接,锅炉燃烧的炉渣沿进料管101进入粉碎仓2内,启动粉碎机构对进入粉碎仓2内的炉渣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炉渣进入冷却仓3内,炉渣的热量沿冷却仓3外壁传导至螺旋管6内,通过外界设备使螺旋管6内的导热油流动,将炉渣的热量吸收、转移、再利用,启动搅拌机构对冷却仓3内的炉渣进行搅拌,加快炉渣的冷却效率,空腔7和导热管701的设置便于吸收粉碎机构的热量。
26.实施例2:
27.参照图1

2,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搅拌轴5,搅拌轴5转动连接在冷却仓3内,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与
搅拌轴5固定连接,第二电机4和搅拌轴5的设置便于对炉渣进行搅拌,增加炉渣热传导效率。
28.实施例3:
29.参照图1

2,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冷却仓3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散热槽301,螺旋管6位于两组相邻的散热槽301内,散热槽301的设置便于增加传热效率。
30.实施例4:
31.参照图1

2,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粉碎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02、粉碎辊201,粉碎辊201转动连接在粉碎仓2内,粉碎辊201设有多组,相邻粉碎辊201之间通过粉碎齿、凹槽相配合,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粉碎辊201固定连接,启动第一电机202,第一电机202带动粉碎辊201同时转动,对炉渣进行粉碎,避免大块炉渣阻塞管道同时增加炉渣的冷却效率。
32.实施例5:
33.参照图1

2,生物质锅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排料管102上设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的设置便于根据炉渣温度控制炉渣外排。
3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粉碎仓2、粉碎辊201的设置便于对为燃尽的碳渣和大块炉渣进行粉碎,搅拌机构的设置便于增加炉渣的冷却效率,螺旋管6的设置便于将炉渣的热量吸收、转移、再利用,通过空腔7和导热管701的设置便于吸收粉碎辊的热量。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6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