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2.供居民住宅楼使用的电梯,主要运送乘客,也可运送家用物件或生活用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他们从独门小院搬进了新型城镇社区及社区楼房,从而推动了住宅楼房建设楼层的不断增多也使得新型城镇社区住宅电梯使用量增长,电梯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那么如何保证电梯安全,使其更有效的为大家服务,越来越成为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居民住宅使用的为封闭电梯,因此,若不能保障电梯内部的空气流通性,使得居民再乘坐电梯时,会感到不适,为了保障空气的流通性,通常会再电梯内配备换气装置。
3.但是,现有的电梯用换气装置再使用时,多数不能根据季节对换气装置的排气口大小进行调节,使得居民再乘坐电梯时,会感到不适,且现有的电梯用换气装置在安装后的抗震效果一般,使得在电梯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导致换气装置故障,给使用带来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包括安装架板,所述安装架板的一侧面设置换气装置主体,且换气装置主体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有缓冲压板,所述缓冲压板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导向柱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换气装置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进气隔板,所述进气隔板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外表面位于进气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的外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个调节挡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板的前表面位于与换气装置主体相对应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换气装置主体与安装槽相适配,所述换气装置主体与安装架板为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气装置主体的两侧面位于与缓冲压板相对应处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压板与缓冲槽相适配,所述缓冲压板与换气装置主体为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压板的一侧面位于与导向柱相对应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导向柱的外径小于圆孔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外
径大于圆孔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气装置主体的内部位于进气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进气隔板的前表面位于与调节挡板相对应处开设有出风槽,所述调节挡板与出风槽均为扇形,所述调节挡板的尺寸小于出风槽的尺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隔板的前表面位于与固定螺钉相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钉与螺纹孔相适配,所述固定螺钉与进气隔板为螺纹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根据所需,在不同季节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调节挡板与出风槽之间的夹角,进而对电梯运行的进风量进行调节,使得使用更加方便,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对缓冲压板震荡时的震力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震力导致风机损坏,影响电梯的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14.图3为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中a处放大示意图。
15.图中:1、安装架板;2、换气装置主体;3、安装槽;4、进气隔板;5、调节转盘;6、调节挡板;7、固定螺钉;8、缓冲压板;9、出风槽;10、螺纹孔;11、缓冲槽;12、导向柱;13、第一缓冲弹簧;14、第二缓冲弹簧;1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包括安装架板1,安装架板1的一侧面设置换气装置主体2,且换气装置主体2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有缓冲压板8,缓冲压板8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导向柱12,导向柱12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13,导向柱12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8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4,换气装置主体2的一侧面设置有进气隔板4,进气隔板4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固定螺钉7,固定螺钉7的外表面位于进气隔板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转盘5,调节转盘5的外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个调节挡板6。
17.安装架板1的前表面位于与换气装置主体2相对应处开设有安装槽3,换气装置主体2与安装槽3相适配,换气装置主体2与安装架板1为滑动连接,在使用时,可以使得换气装置主体2在滑动时,结构更加稳定。
18.换气装置主体2的两侧面位于与缓冲压板8相对应处均开设有缓冲槽11,缓冲压板8与缓冲槽11相适配,缓冲压板8与换气装置主体2为滑动连接,在使用时,使得缓冲压板8在滑动时结构更加稳定。
19.缓冲压板8的一侧面位于与导向柱12相对应处开设有圆孔,导向柱12的外径小于圆孔的内径,第一缓冲弹簧13和第二缓冲弹簧14的外径大于圆孔的内径,第一缓冲弹簧13和第二缓冲弹簧14的劲度系数不同,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3和第二缓冲弹簧14对缓冲压板8震荡时的震力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震力导致风机15损坏,影响电梯的使用。
20.换气装置主体2的内部位于进气隔板4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5,进气隔板4的前表面位于与调节挡板6相对应处开设有出风槽9,调节挡板6与出风槽9均为扇形,调节挡板6的尺寸小于出风槽9的尺寸,根据所需,在不同季节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调节挡板6与出风槽9之间的夹角,进而对电梯运行的进风量进行调节。
21.进气隔板4的前表面位于与固定螺钉7相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10,固定螺钉7与螺纹孔10相适配,固定螺钉7与进气隔板4为螺纹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螺钉7与进气隔板4螺纹转动,进而快速将调节后的调节挡板6进行固定。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设计在使用时,只需将本设计安装于电梯的顶部,同时,将本设计与控制端相连接,通过控制端,使得风机15工作,进而快速的带动电梯内的空气流通,在电梯运行产生震动时,通过缓冲压板8沿导向柱12进行震荡,进而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3和第二缓冲弹簧14对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荡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震荡,导致风机15故障,根据所需,通过通过拧松固定螺钉7,再转动调节转盘5,进而带动调节挡板6沿出风槽9形成一个所需大小的夹角,进而对电梯运行时,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使得再使用电梯时,更加的舒适。
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包括安装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板(1)的一侧面设置换气装置主体(2),且换气装置主体(2)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有缓冲压板(8),所述缓冲压板(8)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导向柱(12),所述导向柱(12)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13),所述导向柱(12)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8)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4),所述换气装置主体(2)的一侧面设置有进气隔板(4),所述进气隔板(4)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固定螺钉(7),所述固定螺钉(7)的外表面位于进气隔板(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转盘(5),所述调节转盘(5)的外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个调节挡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板(1)的前表面位于与换气装置主体(2)相对应处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换气装置主体(2)与安装槽(3)相适配,所述换气装置主体(2)与安装架板(1)为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主体(2)的两侧面位于与缓冲压板(8)相对应处均开设有缓冲槽(11),所述缓冲压板(8)与缓冲槽(11)相适配,所述缓冲压板(8)与换气装置主体(2)为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压板(8)的一侧面位于与导向柱(12)相对应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导向柱(12)的外径小于圆孔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3)和第二缓冲弹簧(14)的外径大于圆孔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3)和第二缓冲弹簧(14)的劲度系数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主体(2)的内部位于进气隔板(4)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5),所述进气隔板(4)的前表面位于与调节挡板(6)相对应处开设有出风槽(9),所述调节挡板(6)与出风槽(9)均为扇形,所述调节挡板(6)的尺寸小于出风槽(9)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隔板(4)的前表面位于与固定螺钉(7)相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固定螺钉(7)与螺纹孔(10)相适配,所述固定螺钉(7)与进气隔板(4)为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包括安装架板,所述安装架板的一侧面设置换气装置主体,且换气装置主体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有缓冲压板,所述缓冲压板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导向柱的外表面位于缓冲压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换气装置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进气隔板,所述进气隔板的一侧面中部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外表面位于进气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转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电梯用换气装置,可以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对缓冲压板震荡时的震力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震力导致风机损坏。有效的避免震力导致风机损坏。有效的避免震力导致风机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迪亚森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