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管套设方法以及空调用管组件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2-05-11  18


保温管套设方法以及空调用管组件
1.技术领域
2.本申请属于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保温管。


背景技术:

3.为了防止空调经排水管排放到室外的水结冰破坏管体或者降低冷媒对外热量交换造成无谓的能量损失,业内一般会在相关管路外套设保温管。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强推或者强拉基管的方式来实现,或者通过在所述保温管壁的长度方向上开设一条侧切口,然后从侧向卡入并用扎带固定。然而,随着长度的增加,强推或者强拉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而侧切口也因为破坏了保温管的封闭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温的效果。
4.因此,有必要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要解决的主要是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阻力大、效率低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管套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基管,所述基管具有基管外径;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具有保温管内径;所述保温管内径不小于所述基管外径的70%;二、将所述保温管的第一开口堵住;将所述基管的第一管口插入所述保温管的第二开口并保持;三、用高压气体对所述基管的第二管口充气,使所述基管具有等于所述基管外径或者不大于所述基管外径10%的基管膨胀外径,所述保温管具有不小于所述基管膨胀外径的保温管膨胀内径;四、将所述基管插入所述保温管至需要的深度;五、停止对所述第二管口充气;解堵所述保温管的第一开口。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是在持续用高压气体对所述第二管口充气的条件下将所述基管插入所述保温管。
8.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管内径不大于所述基管外径的95%。
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管内径不小于所述基管外径的8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管不小于4米。
1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管为橡塑棉,所述基管为铜管、橡胶管或塑料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基管为光管或波纹管。
12.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管具有无切口的管壁。
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用管组件,其通过上述方法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管紧配合地套设于所述基管。
15.本申请通过基管和保温管预插接、然后堵住第一开口并自第二管口充气的方案,使得保温管内径膨胀至不小于基管膨胀外径,从而更方便套设工序的实施。
附图说明
16.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其中:图1显示本申请基管和保温管套设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本申请保温管的第一开口堵住,且基管的第一管口插入保温管的第二开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图2中基管的第二管口接充气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本申请保温管完全套设于基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详细描述本申请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成的空调用管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附图,本申请提供一种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管口101和第二管口102的基管10,所述基管10具有基管外径d1;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202的保温管20,所述保温管20具有保温管内径d2;所述保温管内径d2不小于所述基管外径d1的70%(在其他一些实施中,所述保温管内径d2不小于所述基管外径d1的80%);二、将所述保温管20的第一开口201堵住(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端盖203);将所述基管10的第一管口101插入所述保温管20的第二开口202并保持;三、用高压气体对所述基管10的第二管口102充气(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充气嘴103对接第二管口102),使所述基管10具有等于所述基管外径d1或者不大于所述基管外径10%的基管膨胀外径d1’,所述保温管20具有不小于所述基管膨胀外径d1’的保温管膨胀内径d2’;四、将所述基管10插入所述保温管20至需要的深度。这里提及的所需要的深度也可以叫截断长度,具体值取决于实际的加工要求,例如需要加工一个5米的管组件,则将基管10插入所述保温管20形成一个5米的深度再截断即可;五、停止对所述第二管口102充气;解堵所述保温管20的第一开口201。所述基管10和保温管20预插接、然后堵住第一开口201并自第二管口102充气的方案,使得保温管内径d2膨胀至不小于基管膨胀外径d1’,从而更方便套设工序的实施。同时,充气方案也使得保温管20处于相对笔直的状态,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套设工序中壁与壁之间可能的摩擦,这对套设较长保温管20(例如,所述保温管不小于4米)时,效果尤为明显。
19.所述步骤四是在持续用高压气体对所述第二管口102充气的条件下将所述基管10插入所述保温管20,持续充气这一环境条件可以稳定地保持保温管20内部的高压,从而使其保持便于套设的膨胀状态。当然,在管组件整体密封性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以间断地充气甚至也有不需要补气的情况。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高压气体的进气速度来控制保温管20的膨胀程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的方法并不涉及精密的参数和压力控制,因而对气压值并没有特别要求,具体实施该方法时,操作者跟日常为自行车胎、篮球打气一样进行一般控制和压力把握即可。所述保温管20为橡塑棉,所述基管10为铜管、橡胶管或塑料管。基管为铜管主要用于冷媒管路,基管为橡胶管或塑料管主要用于水管路。需要强调的是,未充气状态下,所述保温管内径d2不大于所述基管外径d1的95%,从而可以保证保温管20和基管10常态下是紧配合的,即所述保温管20紧配合地套设于所述基管10。所述基管10为光管或波纹管,在波纹管的条件下,所述紧配合的效果进一步加强。不同于市面上一些将
保温管轴向切开再包住基管的设计,本申请的保温管具有无切口的管壁,因而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2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制。例如本实施例中通过一个端盖封闭第一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用堵头或者其他堵塞物,而且本申请对所述第一开口的密封性没有严格要求,只要基本实现封堵功能,使得整体充气速度大于排气速度,能够实现保温管的膨胀效果即可。此外,本申请除了保护保温管的套设方法外,也保护由所述方法制成空调用管组件。综上,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的范畴,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温管套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基管,所述基管具有基管外径;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具有保温管内径;所述保温管内径不小于所述基管外径的70%;二、将所述保温管的第一开口堵住;将所述基管的第一管口插入所述保温管的第二开口并保持;三、用高压气体对所述基管的第二管口充气,使所述基管具有等于所述基管外径或者不大于所述基管外径10%的基管膨胀外径,所述保温管具有不小于所述基管膨胀外径的保温管膨胀内径;四、将所述基管插入所述保温管至需要的深度;五、停止对所述第二管口充气;解堵所述保温管的第一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是在持续用高压气体对所述第二管口充气的条件下将所述基管插入所述保温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内径不大于所述基管外径的9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内径不小于所述基管外径的8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不小于4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为橡塑棉,所述基管为铜管、橡胶管或塑料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为光管或波纹管。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保温管套设于基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具有无切口的管壁。9.一种空调用管组件,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用基管保温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紧配合地套设于所述基管。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将保温管套设方法及空调用管组件,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基管,所述基管具有基管外径;取一段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具有保温管内径;所述保温管内径不小于所述基管外径的70%;二、将所述保温管的第一开口堵住;将所述基管的第一管口插入所述保温管的第二开口并保持;三、用高压气体对所述基管的第二管口充气,使所述基管具有等于所述基管外径或者不大于所述基管外径10%的基管膨胀外径,所述保温管具有不小于所述基管膨胀外径的保温管膨胀内径;四、将所述基管插入所述保温管至需要的深度;五、停止对所述第二管口充气;解堵所述保温管的第一开口。一开口。一开口。


技术研发人员:苗磊磊 王恒 胡孟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京和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1/1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8791.html

最新回复(0)